廈門地鐵2號線開通後交通發生了什麼,大數據分析告訴你?

廈門地鐵2號線,已經開通20多天了,廈門交通發生的變化,您感受到了嗎?

  廈門地鐵2號線開通後,1號線和2號線實現換乘新格局。藉助文灶、呂厝和蔡塘換乘站,軌道及BRT網絡覆蓋全市的範圍不斷擴大,五緣灣“城市新客廳”與中山路歷史風貌區空間聯繫更加緊密。2號線的開通,意味著地鐵三向出島已實現兩個方向,有效落實跨島發展戰略。

廈門地鐵2號線開通後交通發生了什麼,大數據分析告訴你?

  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廈門市交通運輸局,從城市空間和運行分析入手,為大家展現雙地鐵時代的新變化。一起來看市交通研究中心、市交通運行監測指揮中心、公交集團、軌道集團、BRT場站公司等,聯合梳理的數據及分析。

  地鐵客流明顯增長

  根據軌道集團提供的數據,地鐵2號線開通後,1號線日均客流由16萬人次增長至22.8萬人次,增長43%,客流強度達到0.75萬人次/公里。

  地鐵2號線日均客流在15萬人次左右,其中1月1日元旦客流達到22萬人次/日。

廈門地鐵2號線開通後交通發生了什麼,大數據分析告訴你?

  換乘樞紐作用顯著

  呂厝站換乘客流持續穩步增長,日均客流達到6萬人次/日,最高峰達到10萬人次/日。

  其中,1號線換乘2號線,上客人數最多的站點為鎮海路、廈門北站以及呂厝周邊站點,目的地主要是嶺兜、蔡塘、軟件園和海滄灣公園。


廈門地鐵2號線開通後交通發生了什麼,大數據分析告訴你?

  2號線換乘1號線,上客人數最多的站點為嶺兜、海滄南部新城和軟件園二期,換乘的主要目的地為蓮坂、湖濱東路和鎮海路站。


廈門地鐵2號線開通後交通發生了什麼,大數據分析告訴你?

  公交系統整體提升

  根據公交集團經營管理部和信息中心分析,在換乘政策的促進下,地鐵2號線開通後軌道交通換乘公交客流從原先的0.84萬人次/日增長到1.15萬人次/日,增長37%,高峰日達到1.4萬人次/日。

  按照《廈門地鐵2號線公交調整方案》,公交集團通過線路新增、調整等措施,提升島內及海滄區接駁地鐵2號線的便利性,有力支撐了軌道線網客流增長。


廈門地鐵2號線開通後交通發生了什麼,大數據分析告訴你?

  從全市公共交通系統出行角度分析,2號線開通後公共交通系統客流總量增加3%。數據顯示,城市道路運行狀況尤其是海滄大橋及軟件園周邊改善明顯。


廈門地鐵2號線開通後交通發生了什麼,大數據分析告訴你?

  1號線開通後,BRT新建文灶站,首次實現軌道和BRT銜接換乘,並增設雙向扶梯與風雨連廊,提升兩個骨幹快速系統間的接駁品質。


廈門地鐵2號線開通後交通發生了什麼,大數據分析告訴你?

  2號線開通後,蔡塘站實現明顯的換乘客流。參照文灶站,蔡塘換乘站正在進行換乘設施提升工程。

  未來交通空間詳細規劃將致力於進一步縮短換乘距離,預留充分的換乘空間,努力提升換乘的便捷性和換乘空間的舒適性。

  海滄大橋車流下降

  根據廈門市交通運行監測指揮中心監測,地鐵2號線開通後,海滄大橋車流量從開通前約15.5萬輛/日,減少至15.0萬輛/日。

  2號線跨島客流開始保持穩定,全日跨島客流保持在5萬人次,節假日達10萬人次。

  2號線跨島客流明顯,海滄大橋運行狀況有明顯好轉,再次驗證交通流“臨界點”理論,即當交通流量接近最優臨界點,車速和大橋通行效率最佳;超過最優臨界點,車流速度顯著下降。


廈門地鐵2號線開通後交通發生了什麼,大數據分析告訴你?

  未來將通過加強跨島兩端區域重要客流點接駁規劃,進一步提升地鐵2號線的吸引和覆蓋能力。

  重點區域出行改善

  地鐵2號線對重點產業和相關居住區的交通出行改善明顯,有力支撐廈門市經濟產業發展。

  以軟件園站為例,早高峰出行距離主要為4~8公里和16~20公里兩個峰值,分別對應蔡塘嶺兜區域和海滄南部新城的出行需求。


廈門地鐵2號線開通後交通發生了什麼,大數據分析告訴你?

  以火炬園站為例,地鐵2號線開通後新增海滄南部新城的出行需求。


廈門地鐵2號線開通後交通發生了什麼,大數據分析告訴你?

  支撐發展未來可期

  根據數據分析,地鐵2號線廈門島內段出行約佔60%,跨島客流穩定在35%以上,海滄區內出行約佔5%。目前2號線海滄區段內的客流較少,雙向運能有較大的客流空間支撐城市發展。


廈門地鐵2號線開通後交通發生了什麼,大數據分析告訴你?

  未來,2號線將充分發揮交通先行的作用,進一步支撐總規劃面積45平方公里的廈門灣“兩高兩化”新極點——馬鑾灣新城的規劃實施和大發展。


廈門地鐵2號線開通後交通發生了什麼,大數據分析告訴你?

  馬鑾灣新城效果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