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高度狹窄”,但不需要“放支架”,為什麼呢?

昨天剛做的一個病人,這個病人血管有兩處 “高度狹窄”

,但是我們通過一些更為精確的技術確定這兩處“高度狹窄”都沒有達到放支架的標準,現階段病人僅需要接受規範的藥物治療。#心臟英雄#

血管“高度狹窄”,但不需要“放支架”,為什麼呢?

圖1血管狹窄示意圖(紅色代表“血流”,黃色代表“斑塊”)

【血管“高度狹窄“,是怎麼診斷的?】

這個病人是一位61歲的阿叔,一年前曾因“急性心梗”在我院急診手術,在“右冠狀動脈”植入一枚支架,同時發現“左邊”的血管臨界病變。術後規律服用“冠心病”藥物,無明顯不適。本次入院前1天,夜裡突發胸悶,到急診後排除心梗,第二天轉入心內科病房就診。既往有高血壓病史10餘年,糖尿病病史10年。

這次患者入院後,我們給他複查了“心臟血管造影”(怎麼做,詳見我前面的“微頭條” 《心臟血管造影,原來如此簡單!》),提示原來“放支架”的右冠狀動脈未見明顯高度狹窄,“左邊”有兩根血管都“高度狹窄”,預估狹窄不低於70%,也就是已經達到傳統意義上的“放支架”的標準(圖2)。而且,再發胸悶症狀,病人本身對再次放支架也是比較積極的一般來講,這樣的病人就直接再“咔擦”“咔擦”放兩個支架就結束手術了

#心臟英雄#

血管“高度狹窄”,但不需要“放支架”,為什麼呢?

圖2 “心臟血管造影”提示兩根血管最重狹窄達到了70%以上

【“手術適應證”,醫生其實比患者更在乎】

作為三甲醫院的心臟科醫生,尤其是男醫生,做“心臟手術”幾乎是必備的技能。“心臟手術”中最耳熟能詳的就是“放支架”。最近,網上有各種“黑”心臟支架的所謂爆料。作為一個也給病人裝支架、裝起搏器、做射頻消融的一線介入手術醫生,我想說的是我們做這種手術都是需要向國家上報的(衛生部、中國醫師協會、上海申康醫院管理中心等,圖3)。如果“亂放支架”(專業的說法是未達到“手術適應徵”),首先主刀需要把助手、技師、護士整個手術團隊都“拉下水”,然後主刀還需要承擔最重可能毀掉職業生涯的風險。所以,其實主刀醫生比病人所想的還要更加看重“手術適應徵”。#心臟英雄#

血管“高度狹窄”,但不需要“放支架”,為什麼呢?

圖3衛生部和中國醫師協會管理心臟手術的網站,做了手術的需要傳報上去

【病人願意,也達到“放支架”標準,為什麼還要“多此一舉”去評估?】

既然病人不反對裝支架,造影客觀上也達到再次“放支架”標準(造影是傳統上診斷心臟血管狹窄的“金標準”),為什麼我們還需要“多此一舉”去評估?

我們手術醫生不僅要考慮到有沒有達到“手術適應證”,也需要考慮這個治療對於患者緩解他的症狀是否有積極作用。該患者一年前支架植入後,無明顯不適,平素活動未受到影響,僅僅是胸悶一次而已。應該說再次“放支架”對於患者症狀改善無積極幫助。而且,目前造影對於血管狹窄估測為70%左右,至於是65%還是75%呢,沒有辦法這麼準確,因為造影結果是眼睛看的。

【造影提示“血管高度狹窄”,還有哪些辦法?】

對於造影提示70%左右狹窄,是指影像上的靜態狹窄,進一步評估影像狹窄的技術還有血管內超聲,該項技術直接把超聲微探頭放到病變處,不僅可以精確評估狹窄程度(我們稱之為“斑塊負荷”)、病變性質(我們稱之為“斑塊性質”)。有沒有需要必須處理的病變(夾層、易破斑塊)等。該病人行血管內超聲檢查,提示:前降支和迴旋支均為①瀰漫性偏心斑塊浸潤,纖維斑塊為主(斑塊不易破),②沒有夾層等,其中③斑塊負荷最重70%,最小管腔面積僅為4.65 和4.27 mm2。其中第①②條支持可以“不放支架” 其中第③條支持“放支架”

血管“高度狹窄”,但不需要“放支架”,為什麼呢?

圖4血管內超聲檢查,血管最狹窄處的截圖

【血管“高度狹窄”≠血流明顯減少(需要“放支架”)】

但是,影像上的狹窄,並不代表血流上的減少。評估血流減少的技術稱為血流儲備分數檢查。該項檢查的意義是,直接測量狹窄前後的壓力,壓力越大說明血流越快,從而精確評估狹窄是否造成血流減少,①血流儲備分數>0.8,說明血流尚可,不需要“放支架”;②血流儲備分數<0.75,說明血流明顯減少,需要“放支架”解除“狹窄”;③血流儲備分數在0.75-0.8之間,為“灰色地帶”,治療方案尚不統一。本病人迴旋支“70%狹窄”測定的達到了0.90,明顯不需要“放支架”;前降支“70%狹窄”測定為0.81,“正好”可以暫時不用“放支架”。

血管“高度狹窄”,但不需要“放支架”,為什麼呢?

圖5 血流儲備分數檢查,提示目前兩處“高度狹窄”病變暫時不需要“放支架”

【“悖論”為什麼產生:“精準醫療”將改變“傳統觀念”】

我們最後得出結論這個病人血管“高度狹窄”,但是目前不需要“放支架”,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悖論”。

首先,心臟血管造影不能精確評估血管狹窄,比如60-80%之間的狹窄,屬於“灰色地帶”,醫學上屬於 “臨界病變”。傳統上根據病人是否有缺血癥狀來判斷。

其次,根據是否有缺血癥狀來決定“臨界病變”是否需要“放支架”,特異性不高,術者主觀性強。而支架放入後如果症狀改善不明顯的話,是沒有“後悔藥”可吃的。

因此,精確評價病變的狹窄和性質尤為重要。新技術的應用帶來了“精準醫療”,改變了傳統上單一依靠心臟血管造影來決定“放支架”的模式。

這個病人使用了兩項較為新的技術。使用血管內超聲技術明確了病變不是 “易損斑塊”,是相對穩定的存在。使用血流儲備分數技術明確了這個“高度狹窄”並沒有造成“血流明顯減少”,因此,這個病人暫不需要“放支架”。

對於類似病人,也請參考我前面分享的“微頭條”《分享醫學手術正能量》系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