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老子》別讀錯了,至少要三版同讀(二)!

《道德經》版本有103種之多。古書在上千年的傳抄、刻印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誤,因此,在不斷地出現校訂本,迄今為止,校訂本共三千多種。其中,晉王弼《老子道德經注》,浙江書局重刊華亭張氏原本(簡稱“王弼本”);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老子》帛書甲、乙本(簡稱“帛書本”);湖北荊門郭店一號楚墓出土《老子》甲、乙、丙三組竹簡本(簡稱“竹簡本”),是三個最重要的版本。讀老子至少要三版同讀才能兼聽則明。

解讀,《老子》別讀錯了,至少要三版同讀(二)!

筆者繼續分享三個版本第二章(以王弼本順序為主)

王弼本《道德經》 2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高下相聲相和,前後相。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帛書版《老子》46章【原文】:天下皆知美為美,惡已;皆知善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

也;高下之相也;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也;恆也。是以聲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昔而弗始也,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楚簡版《老子》甲1【原文】:天下皆智(知)美之為美也,亞(惡)已;皆智(知)善,不善已。又(惡)亡之相生也,難惕(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也,高下之相也,音

聖(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墮(隨)也。是以聖人居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勿(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志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也,是以弗去也。(括號裡為可能通假的字)

解讀,《老子》別讀錯了,至少要三版同讀(二)!

這一章三個版本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有些字存在通假,替代。①討論最多的一個字訾,有人認為是此亓寫錯了,筆者不喜歡用古人筆誤來解釋有迥異的地方,古人字少愛用通假字,但不會在這種重要書籍抄寫時頻頻出錯,我更傾向於是古人對於原文理解的漸進,為了便於理解,到了王弼本用斯來代替其意思,並使上下句子看起來更為連貫。聯合上下文筆者認為斯、此亓、訾都可以籠統理解為是因為。②較、刑、型,還是漸進理解,較是對於刑、型的一種便於理解的替換,刑、型通形。傾、盈,筆者認為是為例避諱漢惠帝劉盈,改寫。④隋、墮通隨。⑤聲與聖,聖(聲)因是音聲,聲人等同聖人,或在

帛書版中可能是有聲望的人?⑥亡通無:沒有、不。⑦居:位居;位於;處在、佔據。⑧弗:不的意思。昔而弗始。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同樣是對於勿(物)作而弗始也,這一句的不同理解和便於理解的改寫,昔:過去。⑩作:興起、發生、創造。

解讀,《老子》別讀錯了,至少要三版同讀(二)!

每個人對《老子》的理解不同,筆者只把自己對這一章的理解分享讀者僅供參考:天下人之所以能夠認識和理解美是什麼,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美,是因為醜的存在;之所以理解善含義,是因為不善的的存在,美是在醜的上面定義出來的,善是從不善上面定義來的,同樣醜也是從美的上面定義而來,不善也是從善的上面定義而來,就像當今是瘦為美,而唐朝胖為美,對醜的定義不同,美的定義也相應改變。所以,有無相互定義,難易相互定義,長短,高下,互相定義比較、對照,才能體現和區分出來,就像1釐米對於一米是短的,對於一毫米是長的。音(指代一種聲音)與聲(指代一種聲音)在一起才能分辨出那個高,那個底,那個好聽。前與後由於彼此排列才有順序,這是不變的自然規律的。

後面筆者不是很認可主流解釋:因此聖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始,有所施為,但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正由於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這樣解釋,沒有說清什麼是無為,而且和上文毫無聯繫。

筆者這樣理解這句話:1、所以,聖人用不拘泥於固定的參考定義,動態的、發展的思維來看待事物,不用絕對固定的言語來解釋事物。

2、萬物依道行事而興作,但“天之道”先天不存在有所偏愛去專門謀劃讓萬物中的某一物興作的意識。“天之道”促成了萬物興作並與萬物和諧共生,但並不自居有功。正因為“天之道”促成了萬物興作並與萬物和諧共生而不自居,所以它沒有功成身退的意識,而是一如既往的發揮作用。這後面的幾句筆者總感覺和上文不搭,更像是下一章的起始。讀者還有其他理解可發表評論,共同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