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社會“畸形”心理的剖析


對社會“畸形”心理的剖析


我在看《告白》這本書時,覺得很熟悉,這才想起原來是曾經看了這部小說的電影。這部拍攝於六年前的驚悚、推理、懸疑片,還引發了我和朋友的激烈討論。對於朋友說這是日本畸形社會造成的唯一現象,我表示反對。那個追求女孩兒不成,用汽油毀了女孩兒的學生;那個撞了環衛工,又殺人滅口的“富二代”,又和影片裡的小孩有什麼區別呢?
為了更深入地讀懂這部小說,我很認真地將小說讀了兩遍,雖然這部小說並不是很長,卻是很難讀懂。漸漸深入後,感覺以前的電影看得還是很膚淺啊!其實我們爭論的壓根就沒進入核心。雖然此番討論我依然不敢說如何如何,終歸是又多想了幾層罷了。總的感覺已經很接近譯者後記所描述的評論了,所以建議大家讀這本書的時候,先去看一下後記,再從頭翻起。
這本小說總共出現五位主人公,分別以他們的自述講述了一起案件的前因後果。在他們的自述中,一點點揭示了一個讓人心寒的案件發生過程。直到結局我才意識到,這是一個被殺了三個人,卻沒有法律意義上“兇手”的案件。
讓人揪心的是,森口悠子的復仇究竟做的是對還是錯?一段刻骨銘心的戀愛,即將走入婚禮殿堂的她,被戀人查出身患艾滋病將美夢打得稀碎。萬幸,她和肚子裡的愛美沒有被傳染。萬般辛苦將相依為命的孩子帶到4歲,卻被班上的兩個同學合謀殺害,而殺人者因未成年,在法律的保護下,居然毫無苛責。在這種情況下,森口悠子的復仇從人情上無可厚非。她的復仇,更像是對日本社會環境造成的人與人之間冷漠、隔閡、人格扭曲的一種報復,這種報復是警醒還是抑制?我認為都不是,譯者也並不贊同如此。因為這種以暴制暴的做法本身也是一種社會缺陷的表現。而且不為人齒的是,她以一種更陰毒的表現手法,造成兩死、一瘋,一個生無可戀。更可怕的是利用了對工作熱心,心地善良的寺田良輝老師和班內學生盲目衝動,使數十人都無意中陷入謀殺而不自知。從大層面來說,她所復仇的理由,恰恰帶來了更大的惡化。在電影裡森口悠子,在夜裡街道上行走時突然崩潰;書中在結局時候,通過講述櫻宮的成長,作者將這個內心獨白表達出來,然後再明確表示,作為母親無法原諒如此冷漠的謀殺,無論原因是否可以憐憫,都不能終止復仇。


這部小說,除去班長——同樣受到壓抑,甚至嚮往投毒者“露娜希”事件的“北原美月”起到銜接整個過程,較為清醒外。另外兩個即是謀殺者又是被害人的“下村直樹”和“渡邊修哉”,他們的所作所為,讓人倍感痛心。兩人分別處在一個是溺愛和家暴的家庭環境。直樹內向,懦弱,偏激,一直在母親的保護之下,沒有人生自由,這樣一個別人眼裡的乖孩子,卻最終成為直接殺死“愛美”的兇手。俢哉是一個聰明,偏激,孤僻,心理陰暗,內心渴望母愛,有戀母情結的孩子,因為他的預謀,不斷地想用殺戮和死亡引起母親關注。當兩個人在森口悠子的設計下,分別殺死了他們內心最重要的母親時,我們無法判斷他們的崩潰是罪有應得還是令人悲哀。
當社會環境和家庭無法帶給他們安全感的時候,他們越來越將自己封閉起來,因為沒有一個正確的心理疏導,這才促使他們將本來正當的需求,卻只能用偏激的手段獲取。這是一個“焦躁”“虛假”的和諧帶來的必然結果。
這部《告白》小說,湊佳苗將書中所有人物,安排在這種社會環境中,人們在善與惡中間不斷搖擺,如同高空走鋼絲一樣,讓人觸目驚心。眼看著他們最終走向了一個悲哀的結局,卻無能為力。他們所做,看似出發點是好的,可是,做出的事兒卻都是以傷害別人的生命,來彰顯自己。這種以善為做惡的理由,讓每一個人都在失去。包括被利用的(b)2班所有同學,在失去理性時,都成為幫兇。

日本有很多這種題材的小說和電影,比如動漫大師宮崎駿的漫畫;比如電影《大逃殺》所表現的同學相殺時的心理崩潰;《討人嫌的松子的一生》中,不斷承受挫折卻依舊善良的松子的遭遇;日本在這種人倫情理的片型中,不斷挖掘人內心的陰暗面,表達對社會不良發展的擔憂,也同時引發人類對社會更深層次的思索。
這類小說往往帶給人一種深深的思索,比如我們以“愛”為由,對孩子的囚禁和羈絆,限制和欺騙,都在造成孩子心理的扭曲,這樣的孩子,將來會回饋給社會一個什麼樣的生存態度?感覺在我們的文學裡,這樣深度的探尋,太少了。即使有,也很難引起人們的思考,大家都活在一種只有“利益”和“自私”的世界觀裡,終究會引發和《告白》同樣的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