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 送給需要買房人的幾點建議

這兩天,疫情進入了明顯下降期。

相反,樓市進入了政策密集期、明顯升溫期。

多地逐步放開或明確時間啟動房企復工時間,並針對房企的預售、資金、土地、公積金等多方面進行政策放鬆。

甚至交房時間都可以合法推遲。蘇州更是誇張,取消了先前部分房企要求現房出售的政策,幫助前期非理性拿地企業解套,度過艱難期。

很顯然被按下暫停鍵的樓市,已然開始溫潤,逐步的活躍起來。

很多人問這個階段是否是最優秀的入手時期?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從幾個方面來看。

第一:大勢與大經濟

縱觀整個房地產這些年,週期都是一個逃不過的話題。雖然房地產的發展只有二三十年,但已經出現了幾個小週期。平均三到六年是一個較為明顯輪迴。

自2015啟動到2018年收尾,大多數城市已經經歷了超過2-3年的低谷期。不少城市其實在2019年是非常困難,甚至是有10%以上的下跌。

我們再看整個中國的經濟,從數十年前,世界列強都在宣揚中國經濟崩潰論,每年幾乎都可以看到,類似的報道。

但實際上,中國的經濟在增速下滑的大背景下,依然保持了較為可觀的數據。

概括來說,中國的實體經濟下滑,但互聯網經濟增長,中國的傳統行業產業衰落,高新、科技類的產業行業向好。

換個角度來說,大經濟不是買房不買房的決定性因素。

中國的GDP發生1%的漲跌,M2發生1%的變化,這些並不能構成普通人買不買房的決定性因素。

疫情過後  送給需要買房人的幾點建議


無論是房地產行業的走勢進入低谷,還是中國的經濟趨勢向下不明朗。

只要土地財政沒有改革,整體房地產模式和經濟沒有停滯,通貨膨脹仍然繼續,在沒有更好替代品或者人口、需求,城市的城鎮化,大城市的虹吸效應沒有本質的改變。

房地產依舊未能革新,房價的行情必然繼續向上走高,只是增速放緩罷了。

第二:小經濟才是核心

相反,小經濟才是決定買房的核心關鍵。

什麼是小經濟?就如同羅振宇19年元旦那期《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當中提到的—個概念叫:

小趨勢


什麼是“小趨勢”?它不是大趨勢的小時候,它本身也未必能長成一個大趨勢。

小經濟就雷同小趨勢,你的個人小經濟不是中國大經濟的縮影,他也未必將來演變成中國的大經濟形勢,他可能是一個典型案例,但大概率不是,畢竟中國有14億人口。

其實就是說,無論我們在統計局看到的數據如何,他都只是大的經濟趨勢。他不能決定你未來自己那份小經濟賬到底會怎麼走。

哪怕是饑荒年代,都有人吃的飽有人吃不飽,更不用說現在這個機遇萬千的21世紀。

創業者和打工者,數千個行業和崗位,副業、理財的多樣化,決定了每個人的經濟走勢一定都是不同的。

那麼,夜深人靜,拿出紙筆手機,理清楚自己的分期、貸款、借款,出借、可變賣資產、工資、股權等,正負賬目。扣除突發儲備金、日常固定支出,做出合理增長預估。詳細合理的列出來自己的經濟狀況。

結合自己的需求乘以*1.2倍,去匹配後,再決定自己是否要買房。

不要為了買房而買房,不要為了面子而買房,更不要因為別人忽悠,說哪裡好就跑去買房。

鐮刀那麼多,別把自己當韭菜送上門去。

第三, 行業的現狀

前幾天,恆大的廣告大家都已經看到了,75折的促銷噱頭,加上恆房通鋪天蓋地,不少人都在問恆大哪裡能買不能買。這個我們這期不聊。

我們主要是說開發商現在的狀態。前文提到,本身19年就是行情很差的時機,加上疫情影響下,開發商回籠資金越發困難,在2015年以後,其實房企大魚吃小魚已經很明顯,到近兩年大魚吃大魚的慘劇也陸續上演。

疫情過後  送給需要買房人的幾點建議


融資難、地價高、門檻多已經是房地產行業,完全公開的秘密了。恆大員工朋友圈經常發的恆大理財,高達近10%的年化收益率,就是整個房地產行業高息融資的縮影。

所以在這場災難性的疫情之後,房地產行業強勢的折扣和營銷一定會不期而遇。恆大隻是一個開頭,絕對不是個例和結尾。

當新房市場也出現明顯疲軟,則很容易就會倒逼存量房市場做出反應。大多數中介門店、個人房東,作為這個行業的一份子,在疫情過去後,都大概率會配合新房市場調整心理價位、打發和狀態。

第四:2020年的大致走向

毋庸置疑,2020年,整體的形勢一定會走向一個低谷期,幾乎任何城市都難避免。

但這個低谷期,拆分到整個2020年來看,我個人的觀點是,會在徹底復工後,延緩1個月左右進入真正的低谷期。

疫情過後  送給需要買房人的幾點建議


為什麼?因為房企有動作,中介、房東要花時間建設心理,花時間跟進。因為買房人在觀望,賣房人也在觀望,這大概率都需要花一些時間。

這個低谷期可能會根據城市不同,持續2-6個月。

隨後短期內抬頭,恢復到2019年底或者某些城市2018年的水平。

最終恢復慢漲的正軌。

年平均漲8%—12%,這個數字至少還能再保持5-10年。

第五:買房需要注意的點

第一個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單套便宜可以研究研究為什麼,整個小區都便宜,那大概率是有明顯缺陷,別圖便宜買了一個物業很爛的小區。

第二對於剛需來說,看好即可出手,2020年是一個行情變化可能會比較大一年,不需要一定要談到極低,談到心理絕對理想的那個價位,以免行情變化。要知道一平方多個三五百塊,今年看起來好像差很多,但是幾年之後,這點差價可能已微不足道。

多花幾百一平入手,大概率也可以多幾百出手,都是輪迴。

疫情過後  送給需要買房人的幾點建議


第三對於改善群體、換房群體來說,應先買後賣。在資金不是萬般緊張的情況下,不要先出手再尋找合適入手的房源,避免錯過合適的機會。避免產生再等等這種歷史性的通病,一錯再錯的連鎖反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