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學寫作業磨磨蹭蹭,媽媽要抓狂,冷靜!先看看這些原因

孩子上小學寫作業磨磨蹭蹭,媽媽要抓狂,冷靜!先看看這些原因

陪娃不孤單,娜娜伴你行,今天說一件另所有家長頭疼的問題——磨蹭。

十個孩子九個磨,磨蹭是孩子最常見的行為,也是最容易爆發家庭戰爭的行為。尤其是剛上小學的孩子,特別容易讓媽媽發脾氣:

早上起床,一叫他不動,二叫他不動,三叫他穿上一隻袖子。吃飯時,磨磨蹭蹭到餐桌旁,吃上兩口,磨蹭兩下,這個不愛吃,那個不想吃,要不就是太燙了、太涼了、太硬了、太爛了各種不滿意。等到寫作業時候更是了,不是鉛筆沒削好就是橡皮找不到,要不就一會兒喝水一會兒吃水果一會兒上廁所,半天寫不了幾個字。

你說氣不氣人,有時候惹急了就吼他一頓,要不就一直盯著他,時間精力都花在跟孩子較量上了,還治標不治本,惡性循環沒完沒了。

孩子上小學寫作業磨磨蹭蹭,媽媽要抓狂,冷靜!先看看這些原因

其實我們應該停下來冷靜地思考一下孩子到底為什麼磨蹭?根源在哪呢?

經過調查研究,我們發現孩子磨蹭的原因其實是可以歸類的,主要有一下四大類,家長們可以參考一下。

一、吸引注意型。

剛上學的孩子,學習內容比較簡單,作業也很輕鬆,自己獨立就能完成,而有的家長工作比較忙,覺得孩子也挺乖巧,不用擔心,所以心思就都放在自己的事情上,表面上彼此相安無事,沒有什麼共同度過的時光。

孩子可不這麼想,不管多大,他還是希望爸爸媽媽能陪伴他,有一天他寫作業時偶然玩了一會兒橡皮,不巧被媽媽看到了,於是媽媽走過來說了他兩句。孩子發現,我好好寫作業都沒人理我,我玩一會兒就來跟我說話了,於是走上了這條不歸路。

雖然這樣的互動並沒有愉快地聊天那麼美好,但是總比沒有強啊,孩子慢慢的就開始注意力不集中了。

孩子上小學寫作業磨磨蹭蹭,媽媽要抓狂,冷靜!先看看這些原因

面對這種情況,爸爸媽媽應該拿出時間來單獨陪孩子一會兒,哪怕是飯後散散步也可以,讓孩子獲得關注。再一點就是要鼓勵和表揚孩子,有了好的行為應該具體地描述出來鼓勵孩子,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看到了你的努力。這樣孩子慢慢地會迴歸到正常的狀態中。

二、期望過高型

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表現:孩子考試考了95,這個成績已經可以了,不低了,然後偏要問孩子:“那5分怎麼丟的?”你其實是好心想要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但是在孩子的心中你就是對他不滿意,他要考到100分你才會高興,才會滿意。父母對孩子評價不高導致孩子自己評價不高,慢慢的沒有了行動的勇氣,對周圍的事情也少了積極性,因此會磨蹭。

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本身能力的問題,巴甫洛夫根據神經過程的強度、平衡性、靈活性的不同,確定了四種高級神經的活動類型,分別是興奮型、活潑型、安靜型和抑制型。前兩種類型的人反應比較快,後兩種類型的人反應比較慢。而我們往往忽略了這樣的差距,總是要求孩子:“別人都能做到,為什麼你不行?”孩子能力確實達不到,家長這樣要求導致孩子很挫敗。

孩子上小學寫作業磨磨蹭蹭,媽媽要抓狂,冷靜!先看看這些原因

所以我們應該認真地觀察瞭解自己的孩子,瞭解孩子的能力、認知水平,在孩子自己的水平和狀態下提出要求,這個要求最好是孩子夠一夠就能夠得到的,要用成功的體驗去激勵孩子進步。

三、父母包辦型

從小父母什麼都替孩子辦了,替他穿衣服,替他整理物品,替他回答別人的問題,替他解決一切,導致孩子過於依賴家長。孩子自己對時間沒有概念,家長著急他就著急,家長不著急他就不著急,甚至作業都沒辦法獨立完成,必須家長在身邊甚至跟他一起寫他才可以。

這樣的孩子獨立性太差,生活習慣不好,就算是自己在學校也處理不好個人的問題,我們在小學裡經常看到有的孩子滿桌子滿地都是他的書,鉛筆、尺子、橡皮更是不翼而飛, 校服、水杯也常常消失。他在學校的時間都花在找東西上了,對學習的積極性那就很定時差很多。

孩子上小學寫作業磨磨蹭蹭,媽媽要抓狂,冷靜!先看看這些原因

如果是這樣的家庭,父母真的該放手了,而且要從基本的生活技能開始練起,不給他想辦法,讓他自己解決,他必須積累獨立處理問題的經驗,不再依靠別人,以後才能順利地學習。

四、雜亂型

有的孩子做事情沒有條理,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因此辦事效率很低,比如寫語文作業,寫著寫著覺得沒意思又去寫數學作業,寫著寫著又卡殼了,返回來再寫語文作業。

還有的孩子注意力很分散,明明幹著這件事,一會兒被別的吸引又去做另一件事了,甚至有的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寫作業,他覺得不影響,其實作業寫得根本沒效果。這也是做事雜亂的一種表現。

孩子上小學寫作業磨磨蹭蹭,媽媽要抓狂,冷靜!先看看這些原因

這樣的孩子首先要訓練他的專注力,就是一段時間內只幹一件事,這個必須每天練習。然後要教會孩子梳理一天要做的事情。尤其是寫作業,我們可以先寫容易完成的作業,把不容易完成的作業留到最後。

瞭解了孩子磨蹭的原因以後,我們就能合情合理地分類,對孩子先天的部分要用於接納,後天的部分要合理地規劃和改善,我們自己的部分要及時反思,改掉自身的問題。

給大家提供一個比較有效的方法。

我國著名的教育專家鍾思嘉教授在培養孩子寫作業時的專注力方面提出了可操作的“三不法”,即:頭不抬(寫作業時頭要保持一定的姿勢,眼睛一直看著正在寫的作業,即使思考也要盯著眼前的書本)、手不停(手要一直寫字)、嘴不動(閉緊嘴巴、不出聲音)。這樣訓練一段時間,孩子寫作業的效率一定會提升。

孩子上小學寫作業磨磨蹭蹭,媽媽要抓狂,冷靜!先看看這些原因

養育就是愛、尊重與陪伴,希望孩子們能克服磨蹭,少一些爭吵,順利地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