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 第188條

聖賢論學,多是隨時就事,雖言若人殊,而要其工夫頭腦,若合符節。緣天地之間,原只有此性,只有此理,只有此良知,只有此一件事耳,故凡就古人論學處說工夫,更不必攙和兼搭而說,自然無不吻合貫通者。才須攙和兼搭而說,即是自己工夫未明徹也。近時有謂“集義”之功,必須兼搭個“致良知”而後備者,則是“集義”之功尚未了徹也。“集義”之功尚未了徹,適足以為“致良知”之累而已矣。謂“致良知”之功,必須兼搭一個“勿忘、勿助”而後明者,則是“致良知”之功尚未了徹也;“致良知”之功尚未了徹也,適足以為“勿忘、勿助”之累而已矣。若此者,皆是就文義上解釋牽附,以求混融湊泊,而不曾就自己實工夫上體驗,是以論之愈精,而去之愈遠。文蔚之論,其於大本達道既已沛然無疑,至於“致知”、“窮理”及“忘、助”等說,時亦有攙和兼搭處,卻是區區所謂康莊大道之中,或時橫斜迂曲者,到得工夫熟後,自將釋然矣。

筆記:只是在文字上解釋、牽強附會,表面上是求融會貫通,其實這都是不曾在自己實工夫上體驗用功,是以論之愈精,而去之愈遠。

現在為學之人恐怕都是如此,論之愈精,而去之愈遠。因為聖賢論學時都是因時因事而發,如果你非要把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時間下講的話,摻合到一起,來證明前後矛盾或者是證明一以貫之,那就大錯特錯了。

我們可以看到說孔子前後矛盾的文章,我們也能看到為了證明孔子是一以貫之而東拉西扯牽強附會的文章,這些人並非是為了聖學如此!這些人都只是故意如此,所謂矯行以幹譽,詭辭以阿俗者也。這些人都只在文字上爭長短,不在自己的身心上切實用功,這也都是陽明所說的煮空鍋的人!

傳習錄  第188條
傳習錄  第188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