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書法不得不過的,“唐楷”關卡

書法藝術伴隨著中國文字的誕生而出現,在其數千年的發展史中,最濃厚而輝煌的一刻,正是大唐。

這個時期,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帝王崇尚書法藝術,文人墨客競相習書,書法研習得到空前發展,這個時候的唐楷,以歐顏柳薛為代表,法度森嚴,多為平正之美;但也因缺乏變化,而失去藝術生動之活性。

學書法不得不過的,“唐楷”關卡

對於書法學習來說,唐楷是其必通的一關,瞭解唐楷,知曉發展,學習精華,才能學古不泥古。

一、何謂唐楷

唐楷,指的是唐代楷書的總稱,類似唐詩,是對一個時代的書法標誌的統稱。

楷書源自魏,發展在晉,新高度在唐:

《宣和書譜》說:“楷法今之正書也,鍾繇《賀克捷表》備盡法度,為正書之祖。”

在漢末曹魏時期,鍾繇對隸書進行改進,變隸為楷,從此開啟了書法史上的新篇章,影響了後世幾千年的發展。

學書法不得不過的,“唐楷”關卡

鍾繇-淳化閣帖

楷書出現後,在魏晉得以創新和發展,唐代時社會、經濟、文化空前發展,楷書進入了一個新高度。這時候,不僅誕生了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的初唐四大家,在楷書四大家中,唐代更是攬下三個名額。

學書法不得不過的,“唐楷”關卡

圖中僅趙孟頫為元代,其餘均為唐代

他們的楷書,有繼承也有創新,如歐體的挺勁峭拔、顏體的雄渾端莊、柳體的剛勁嚴謹。但他們的書體都有一個相同的特點,即字體嚴肅端莊,筆劃平穩凝重,結構嚴謹,法度森嚴,所以才有了“唐尚法”的說法。

學書法不得不過的,“唐楷”關卡

二、學習書法,須得看透“唐楷”

唐楷有兩面性,它因法度森嚴而聞名,也因缺乏生動靈性的變化而飽受爭議。

一方面,對於初學書法,唐楷是友好的。發展成熟的唐楷無疑是貼近現在生活的,且實用性高、易於辨識,初學書法須得從規矩做起,從這方面來看,唐楷是最適合的。

另一方面,唐楷又是拘泥的。它過度追求法度,而缺乏靈動變化,容易阻礙書法學習的藝術創新能力。

所以對於從唐楷入手的初學者來說,瞭解唐楷的兩面性以及歷史成因和發展,有利於防止陷入固步自封的泥坑。

三、儒學、帝王推崇、科舉考試,將唐楷束縛在法度之上

唐楷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因為過分追求法度,而丟失了自然、質樸、爛漫、奇崛的氣息,從而趨向於整飭化,即過度的整齊有序,難免千篇一律。究其原因,無外乎離不開唐代這個時代的特徵:

1. 倡導儒學,崇尚典正之美:

學書法不得不過的,“唐楷”關卡

孔子

反對儒學失敗的隋代,給與了唐高祖十足的經驗,治國離不開儒學。儒學的政治觀是藝術服務於政治,崇尚典正之美,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而儒家信奉中庸原則,《論語註疏》雲:“中庸之為德也,其至乎也”,所以張揚的道德觀基本被儒學抹殺在襁褓之中。

如唐代的書法紅人歐陽詢《八訣》中要求結字要“字欲其排疊疏密停勻,不可或闊或狹”、“四面停勻,八邊具備,短長合度,粗細折中”,在這些思想中足以反映,歐陽詢反對疏密、短長、粗細、大小等對比因素的兩極化。儒學的影響尚不止體現在書法,比如在唐代乃至宋初的學者治經,都是墨守成規,不敢雷池一步。

儒學在思想中,摒棄了張揚之風。

2. 帝王的喜好與政治統治,樹立潛在規範

學書法不得不過的,“唐楷”關卡

李世民

事實證明,帝王的喜好往往是一個時代的風向標。如乾隆帝喜歡董其昌,故而導致清朝前期的書風都籠罩在董其昌之下。

唐代李世民喜歡書法,個人崇尚法度,更是推王羲之書法為至善至美,樹立崇王之風;再者,擅長以文治國唐代君王,更懂得如何樹立文人規範,所以帝王崇尚的結果是,臣民對某一現象趨之若鶩。

崇尚法度本是書法學習的正途,但過度追求則物極必反,呆板,缺乏靈動的缺點隨之而來。

3. 科舉制度確立,重在培養實用型人才

學書法不得不過的,“唐楷”關卡

唐代注重教育,在中央和地方建立多個教育機構,也專門設立了培養書法人才的機構,但後者多是為了皇帝安排的秘籍繕寫需要。 當時書法人才的培養多以實用為目的,而摒棄藝術的開發式教育,故而也是唐楷整飭化的一個因素。

朱關田先生在《中國書法史》隋唐五代卷中說:“鑑於這些學習內容和書學曾隸屬於蘭臺的史實,當時培養書法專門人才或許就是為了秘籍繕寫的需要。” 蘭臺就是負責秘籍整理、繕寫的專門機構。

在以上三個因素的影響下,唐楷被將唐楷束縛在了法度之上,而有了整飭化的詬病。

四、唐楷,法度之下也有多樣化的風貌

唐朝,這個讓楷書趨於法度的朝代,卻孕育了許多著名的書法家。他們多為朝廷命官,擔負著政治任務的同時,書寫著不同的風韻。如歐體峻拔剛勁、虞書溫蘊雅緻、褚書清勁舒宕、 顏體端莊雄厚、柳體硬朗勁健。尤其是在抗擊安祿山叛亂時,顏真卿將篆籀筆法和充滿張力的“屋漏痕” 意象融入楷書,創作出鬱勃大氣、雄渾剛健、端莊平正的體現儒家精神正大氣象的端嚴大楷,使楷書走向對稱、平衡、規範、 宏大的巔峰。

虞世南,唐代的書法家、政治家,官至禮部尚書,“初唐四大家”之一。他的書法繼承“二王”(王羲之、王獻之),外柔內剛,筆法圓潤而有遒麗之氣。

學書法不得不過的,“唐楷”關卡

虞世南《陝本虞永興孔子廟堂碑》

歐陽詢,唐代書法家,官至太子率更令,所以後人也稱之為“歐陽率更”,“初唐四大家”之一、“楷書四大家”之一。他的書法

平正中寓險絕,在嚴謹平正中追求險峻變化。

學書法不得不過的,“唐楷”關卡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褚遂良,唐代書法家、政治家,為“初唐四大家”之一。他初學歐陽詢,後學虞世南,最後融匯“二王”之氣。他的書體剛柔並濟,清朗秀勁,英俊瀟灑,力和美、骨與韻趨於一體,推動了“唐尚法”的形成。

學書法不得不過的,“唐楷”關卡

褚遂良《雁塔聖教序》

薛稷,唐代的書畫家,“初唐四大家”之一。他的書法特點是結體遒麗、媚好膚肉,被人形容為“風驚苑花,雪惹山柏”,充滿了詩情畫意。

學書法不得不過的,“唐楷”關卡

薛稷作品

顏真卿,唐代的書法家、政治家,“楷書四大家”之一。他取眾家之長,完全擺脫了初唐後被“二王”籠罩的氣息,他的書體端莊大氣、雄渾遒勁,後世學習者極多,甚至有“學書當學顏”的說法。

學書法不得不過的,“唐楷”關卡

顏真卿《多寶塔碑》

柳公權,唐代書法家,“楷書四大家”之一。他對楷書書體進行了總結和創新,繼承鍾繇、王羲之等人楷書風格,對顏真卿的顏體融入自己的心意,形成自己的書體“柳體”,他的字

取勻衡瘦硬,追魏碑斬釘截鐵勢,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結體嚴緊。和顏體相比,柳體更加均勻瘦硬,所以也有“顏筋柳骨”之稱。

學書法不得不過的,“唐楷”關卡

柳公權《玄秘塔碑》

五、五代一個瘋子的出現,“唐尚法”時代結束

楊凝式,一個誕生於五代時期的才子,因為生不逢時,戰亂不斷,為保全性命,而裝瘋賣傻,因而得名“楊瘋子”。

而他,正是唐尚法的終結者。他先學歐陽詢、顏真卿,後學二王,將自己放蕩不羈的性格特點融匯而入,破方為圓,削繁就簡,加以縱肆,一變唐法,從布白到結體,無不讓人耳目一新,拍手稱妙,成為“唐尚法”到“宋尚意”過程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他的書風直指北宋書壇,“宋四家”(即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無不受其影響,自此唐尚法”的時代徹底結束。

學書法不得不過的,“唐楷”關卡

楊凝式《韭花貼》

六、結語

唐朝,是書法家並出的時代,它使得唐代楷書迅速發展,成為典範字體,唐楷地位之高毋庸置疑。但對於書法學習當從何入手的問題拋出時,有人主張唐楷入門,也有秉持反對態度。主張的人崇尚唐楷的地位,且實用性高;否認的一方認為書法當從晉楷乃至魏碑學起,更有甚者認為應該根據書法起源,從篆書開始。而這些參差不齊的觀點,容易給初學者帶來迷惑,一時迷失方向甚至不知從何學起。

學書法不得不過的,“唐楷”關卡

其實,書法學習從唐楷入手,並非錯事,只要正視其地位,瞭解其發展,懂得其雙面性,規避法度過於嚴謹而缺乏靈動的缺點,再從自己的興趣出發,選一個喜歡的書家之帖進行仔細臨摹、練習,堅持不懈,掌握其精髓,研究筆法,多想多練,持之以恆,定能修成正果。

參考文獻《唐朝社會因素對唐楷整飭化的影響》孟寶躍《淺談鍾繇與楷書》牛播陽《新時代下“唐楷”的現狀分析》傅鵬飛《淺論唐楷法度的困與解》王學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