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孩子说谎!别慌,父母巧用TRUTH沟通法则,赶走"戏精"宝宝

女儿这几天总喜欢咬衣服的领子,下午我在监控里看到她又揪着裙子的娃娃领在咬。放学接到她,我摸了摸领子,问她:"这里怎么湿了呢?是不是你咬的啊?"女儿一开始没回答,我又问了一遍,她说:"我今天喝汤不小心洒的,就湿了。"

3岁孩子说谎!别慌,父母巧用TRUTH沟通法则,赶走

孩子不知不觉咬衣服

我一听,这还了得,才刚三岁就学会撒谎了,还说的一本正经,活脱脱一个小"戏精"。

原本父母心目中的乖宝宝突然会说假话了,这让家长们倍感焦虑:话还没说利索就学会了撒谎骗大人,这以后还怎么管教?心理学研究显示,孩子的说谎行为并非家长眼中的洪水猛兽。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孩子说谎无关乎品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

加拿大多伦多儿童研究所开展过一项测试,该测试有1200名年龄在2-16岁的孩子参加。研究人员将较小年龄段的孩子带到一个房间里坐下,之后,研究人员在他们身后放置一个玩具。随后,研究人员找借口离开,并告诉孩子们在这期间不可以回头偷看。结果,隐藏摄像头捕捉到90%的孩子犯规。同样,研究人员发给年龄稍大的孩子每人一张背面印字的试卷,告诉他们不能翻看,结果,摄像头捕捉到96%的孩子犯规。

研究结果显示:2岁时,20%的孩子会说谎;3岁时,比例达到50%;4岁时基本是90%;12岁时,几乎每个孩子都说谎;16岁时,这一比例又跌落至70%。

3岁孩子说谎!别慌,父母巧用TRUTH沟通法则,赶走

孩子说谎不能代表孩子品行有问题,更不能说明孩子长大以后会是个不诚实的人

心理学专家指出,孩子小时候说谎不能代表孩子品行有问题,更不能说明孩子长大以后会是个满嘴跑马车的人。通过对孩子们的观察发现,说谎能力较强的孩子,通常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好的表达能力,这使得他们的谎言更加的真实可信。

随着孩子心智的成熟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他们有了正确的是非观念,开始懂得规范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清楚自己什么时候可以说些"善意的谎言"。在这之前,家长要做的就是做好监管工作,正面引导孩子的行为。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说谎的行为呢?

1、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一点:说谎是孩子逃避惩罚的一种方式

著名家庭治疗师、心理学家苏珊·施蒂费尔曼说:

当孩子告诉我们一些令人不想听到的事情时,我们所做出的反应,会教导孩子与我们相处时可以多诚实。

3岁孩子说谎!别慌,父母巧用TRUTH沟通法则,赶走

当孩子告诉父母实话时,往往会得到惩罚

当孩子犯了错告诉你实话时,你发火了吗?你是不是对他表示非常失望?他是不是感到无比羞愧和尴尬,甚至丢脸?所有这些体验让孩子得出一个结论:说实话更糟。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上,父母往往制定了一系列孩子所要遵循的规则,并且孩子清楚地知道规则和后果之间的关系。当孩子自知违反了规则,却害怕承担后果时,选择撒谎来隐瞒其行为就是逃避惩罚最行之有效的方式。

2、说谎可以迎合父母的要求,讨好对方,从而获得奖励或赞扬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指出,如果一个人在完成某个行为后,得到了奖励、快乐或是其他好处,行为便会得到强化。

3岁孩子说谎!别慌,父母巧用TRUTH沟通法则,赶走

父母给予孩子物质或金钱奖励的做法,容易让孩子一味追求讨好对方

很多时候,为了让孩子乖乖听话,或者刺激孩子好好写作业,不少父母会用一些物质奖励或其他承诺来引导孩子。比如考到90分,就带孩子去旅游;八点前完成作业就可以买新玩具;乖乖洗刷就可以吃冰淇淋等等。

3、父母说谎的行为被孩子看到,并进行模仿

孩子尚小,分辨能力有限,对于不符合事实的说辞,孩子统统会认为是在说谎。所以,如果父母需要说一些"善意的谎言",要尽量避开孩子。否则,孩子会认为大人可以说谎,自己也可以。

今年端午节的时候,我打算带孩子去动物园玩,就跟老公说:"明天你别去上班了,正好我也放假,带孩子出去转转。"结果,第二天,女儿听到爸爸跟主管领导打电话:"我今天需要请假,昨晚上病了,现在还没好。"

3岁孩子说谎!别慌,父母巧用TRUTH沟通法则,赶走

孩子对父母的行为不由分说地进行模仿

后来,女儿有样学样,不想起床去幼儿园的时候就说自己生病了,还没好。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指出:

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而习得新的相似的反应,就是模仿。

孩子价值观尚未形成,一切都在学习阶段,父母是他们最常模仿的对象。正如詹姆斯·A鲍德温所说:孩子们从来不会好好听从长辈的教导,但他们永远都在模仿长辈。不得不说,孩子往往就是父母行为的一面镜子,映射出父母习惯上的缺点和不足。

当父母发现孩子说谎后,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完成有效沟通呢?

总结来说,可以参考TRUTH沟通法则。

1、T:trap 诱骗

很多时候,父母的沟通方式不当,反而一步一步引导着孩子说了谎话。就像文章开始说到的,我明明知道女儿的领子就是她咬的,还故意明知故问,孩子心理就会想:"不好,被发现了,妈妈说过咬衣服不对,我承认妈妈肯定会生气的。"在这种想法的推动下,说假话似乎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3岁孩子说谎!别慌,父母巧用TRUTH沟通法则,赶走

其实,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不妨开门见山的直说:"妈妈知道是你咬衣服了,你还记得妈妈说过的咬衣服的坏处吗?"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正面进入关于事件的沟通了。

2、R:respect 尊重

研究显示,孩子天生具有内疚感和羞耻心。说谎带给孩子的感觉并不美好,他们内心也是充满忐忑和恐惧的。

3岁孩子说谎!别慌,父母巧用TRUTH沟通法则,赶走

对于80后、90后来说,好多人小时候都有改成绩的经历。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害怕被父母责罚,索性自己拿笔修改一下,以求蒙混过关。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如果家长发现后只是把孩子暴打一顿,那么下一次,孩子改分数的手段只会更逼真一些,把谎撒的更圆一点。

面对孩子说谎的行为,父母一定要认真对待,并且做出惩罚。这里所谓的惩罚不是采取虐待孩子的方式,家长可以要求孩子做一些他不喜欢的事情,或者收回对他的一些承诺。原则是一定要让孩子意识到自身错误的严重性和带来的后果。

3、U:understanding 理解

说谎的行为发生后,父母要花时间找出孩子撒谎背后的原因和动机,从根源上避免此类行为再次出现。

3岁孩子说谎!别慌,父母巧用TRUTH沟通法则,赶走

父母需要花时间理解孩子说谎背后的原因和动机

同事的儿子一直是大家眼中的模范生。有一次,他跟同事说老师让买辅导书,要交200块钱,同事没多想就给了他。后来无意中提及辅导书的事,才发现根本没有这回事。同事慌了,这可是孩子第一次说谎。经过开诚布公的沟通,原来儿子偶尔会打打游戏放松一下,他的同学频繁地嘲笑他装备差、级别低,他不想总被嘲笑,就说谎骗了妈妈的钱去买装备了。

对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来自同伴的压力是最能激起他们内心波澜的一种情绪。父母如果处置不当,一味指责埋怨,会使孩子内心极度压抑,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父母可以把握时机,引导孩子进行一些"软实力"的较量,比如在学习成绩、良好习惯、手工技能等等方面。

4、T:time to cool 冷却时间

给事情一个冷却的时间,指的是处理事情之前,父母先花点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和"三思而后行"意义差不多。

3岁孩子说谎!别慌,父母巧用TRUTH沟通法则,赶走

面对孩子撒谎,父母需要先冷静下来

很多父母在发现孩子撒谎后,通常都会如临大敌,倍感焦虑,不少父母甚至会火冒三丈、失去理智,第一时间去和孩子求证。

这种做法往往过于鲁莽。此时,父母应该先花上几分钟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把事情捋顺一些,确保自己可以平静理智地完成沟通。

平心静气的交流可以给孩子带来一种安全感,促使孩子愿意打开心扉,对父母讲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这对解决问题才是最宝贵的。

5、H:honoring honesty 尊重诚实

虽然孩子说了谎,看来是做错了事情,但是父母也不要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去审视孩子,他们并不是十恶不赦的罪犯。

3岁孩子说谎!别慌,父母巧用TRUTH沟通法则,赶走

父母犯错,也要积极向孩子道歉

父母应该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相互尊重、彼此坦诚的沟通氛围。对于自身行为不当的地方,父母也要诚实地告诉孩子,真诚地向孩子道歉,而不是找借口推脱。

孩子受到了尊重,也看到了父母的真诚,自然也会反思自身行为的不足,从而主动承认错误,并积极改正。

3岁孩子说谎!别慌,父母巧用TRUTH沟通法则,赶走

父母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倾听孩子的需求

孩子谎言的背后有一个巨大的空间,隐藏着他们不敢明言的要求、希望和恐惧。父母要善于用心倾听孩子的谎言,客观分析,以此为出口,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