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会“吃饭式道歉”的父母,都输掉了孩子的一生

只会“吃饭式道歉”的父母,都输掉了孩子的一生


父母会跟孩子道歉吗?如果你回忆一下自己的父母,吵架过后,为了缓解尴尬,父母是否也对你说过这些话:

“晚上想吃什么?”

“衣服脱下来,我给你洗了。”

“我去趟菜市场,你去不去?”


当家长做错事情后,大部分人因为抹不开面子,都很喜欢用“吃饭式”的道歉方式,向孩子低头。


可是在孩子看来,这并不是父母在认错,而是在给他们自己找一个台阶下。


这种流于形式的道歉,对于孩子来说,不仅是一种来自于父母的变相施压,更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影响着亲子之间的感情。


1

父母常用的

道歉方式


前段时间,在微博上有这样一个话题,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只会“吃饭式道歉”的父母,都输掉了孩子的一生


而在其中,最受网友们认可,几乎所有父母都会采用的一种道歉方式是:“吃饭式道歉”。


@乾小四吗:

重复很多遍出来吃饭,再不吃饭收碗了。


@无敌大梦梦echo:

我爸每次就"给你买车厘子了吃不吃"、 "我去给你买榴莲回来了"、 "快过来喝可乐,带冰碴的"。


@上冬廿肆_

前几天和我妈吵架可凶了,第二天晚饭吃饭都没叫我(我说我不吃),第三天下班回来,“刚买的芒果吃不”。


只会“吃饭式道歉”的父母,都输掉了孩子的一生


除此之外,在评论区,很多网友还列出了他们父母的常用道歉方式:


@高老师的小甜甜:

听说你没生活费了


@可乐水蜜桃w:

“陪我出去买点东西”


@漩涡鸣人n:

掀你被子,问你有没有衣服要洗


@不吃皮的腿子_

哎~ 我淘宝登不上了/手机怎么连不上网了(千百种理由,快点过来看看,快点哒!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和孩子说“对不起”,是一件很掉面子的事情,他们觉得,自己这种“独特”的道歉方式,已经是在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


但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说,父母这种避重就轻的行为更像是在告诉他们:


“我是你爸/妈,我都道歉了,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孩子看似是接受了父母的“道歉”,实际上只是迫于父母压力,暂时翻篇,把这件事情存放在心里罢了。


2

家长会道歉

孩子更优秀


我曾不止一次听身边人抱怨,自家孩子在做错事情后,从来不肯主动承认错误。


在疫情期间,有位朋友就发信息对我说,她家孩子把储物间的隔板踢坏了。


由于朋友一家人不常进储物间,她家孩子就默默把这件事情瞒了下来,直到前几天进去拿东西的时候,她才发现隔板上有一个大洞。


在多番询问下,朋友家孩子才承认自己犯的错。


只会“吃饭式道歉”的父母,都输掉了孩子的一生


朋友不解地问我:


“在他很小的时候,我就告诉他犯了错要勇敢承认,怎么越大怎么越不像话!”


而当我问她,自己做错事情后,是否会立刻和孩子道歉时,她却说:


“几乎没有,我一个成年人实在拉不下脸和孩子说对不起,这多影响我作为家长的威严。”


可实际上,不会道歉,才会影响家长的权威和孩子的行为习惯。


芝加哥大学心理/人类发展系博士艾丽卡·蕾丝切尔曾在《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What great parents do)一书中说过:


“优质父母知道,道歉不会削弱他们作为父母的权威,它是一种自信、正直和有担当的表现。”


那些家长,在做错事情后从不道歉,并且顾左右而言其他时,孩子自然有样学样,缺少担当。


只会“吃饭式道歉”的父母,都输掉了孩子的一生


再反观那些会道歉的家长,都把孩子培养成了最优秀的样子。


娱乐圈中,论有教养的孩子,霍思燕家的嗯哼绝对榜上有名,不仅十分懂事,而且极具同理心,这与霍思燕的教育方式密不可分。


在某个综艺中,霍思燕在不小心砸到嗯哼之后,立刻就向他道歉。


之后当嗯哼告诉霍思燕,因为是妈妈,所以不需要道歉时,霍思燕却说:


“妈妈做错了事情也要说对不起的。”


只会“吃饭式道歉”的父母,都输掉了孩子的一生


因为家长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你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学。


3

孩子需要

会道歉父母


美国心理学家罗达·邓尼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父母错了,或违背自己许下的诺言时,如果能向孩子说一声对不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时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习惯。”


由此可知,家长会道歉对于孩子来说,有多重要。


同时,当家长犯错后,有的情况下,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对不起”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以下两点是家长在道歉时格外需要注意的。


第一:态度要诚恳,学会蹲下和孩子对视


道歉是为了勇于承认的自己的错误,获得孩子的谅解,并不是让家长在给自己台阶下。


有太多家长,习惯于在道歉的时候做别的事情,再配上不耐烦的语气:


“好了好了,是妈妈错了,向你道歉,就这样吧!你也别生气了……”


全程不仅没有眼神接触,说完之后不管孩子有没有接受,就自顾自忙别的去了。


这不是道歉,是敷衍,而且还会让孩子更加受挫。


孩子需要家长的真诚,学会蹲下来和孩子对话,你的肢体语言也是尊重孩子的一部分。


只会“吃饭式道歉”的父母,都输掉了孩子的一生


第二:学会陈述事实,不要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


在向孩子道歉的时候,家长要学会向孩子解释自己犯错的原因,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是在认真地反思自己的错误,而不是流于表面,甚至是在找借口。


有多少家长,向孩子解释解释着,好好地道歉就变成了指责:


“妈妈是忘记带你去游乐园的事情了,但我这不是忙着赚钱给你买玩具嘛。”

“爸爸向你发火确实不对,可你要是做得好一点,我也不会生气。”

……


这种道歉对于孩子来说,与二次伤害没有区别。


每个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即使是孩子眼中高大的家长,也会在某一刻做错事情。


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一次次回避道歉,却逼着自家孩子成为一个会勇于承担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