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要“两管,三不管”,长大后才会更有出息,父母也能更省心

对孩子要“两管,三不管”,长大后才会更有出息,父母也能更省心

李玫瑾教授曾在《圆桌派》中提到过现在父母教育孩子的一些弊端:“他在该管的时候不管,不该管的时候他开始管。”

对孩子要“两管,三不管”,长大后才会更有出息,父母也能更省心

在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也曾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家长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对孩子要“两管,三不管”,长大后才会更有出息,父母也能更省心

李玫瑾教授来自人民公安大学,不过这时很多不了解李玫瑾教授的家长可以能会好奇,一个公安大学的教授,为什么能够谈育儿?

对孩子要“两管,三不管”,长大后才会更有出息,父母也能更省心

李玫瑾教授给出的答案值得让家长们深思:

“犯罪心理问题很多源于人的早期,所以我在犯罪心理研究的过程当中,非常重视研究人早年的一些心理问题,而且,真正要破解人的一些心理问题,你也会发现,它和人的早年的关系密切相关。”

由于长期对犯罪心理以及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让李玫瑾教授总是能够在家庭教育讲座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孩子真正问题的根源所在。

对孩子要“两管,三不管”,长大后才会更有出息,父母也能更省心

李玫瑾教授在讲座时说的育儿观念,总能反映出很多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如果家长没有尽早纠正,等长大后才发现,那么已经晚了。

对孩子要“两管,三不管”,长大后才会更有出息,父母也能更省心

其实家长可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直接实行“两管,三不管”的政策,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长大后才会更有出息,父母也能更省心。

“两管”

  • 没规矩、没礼貌要管

很多小孩子没有规则意识,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例如明知道对父母说脏话不对,却还会明知故犯,见到认识的人也不懂得问好,就当做没有看到,走到哪里都不会招人待见。

对孩子要“两管,三不管”,长大后才会更有出息,父母也能更省心

同时没有规则意识对孩子上学期间以及工作期间都会处处碰壁,这类孩子如果管教不及时,会变自私自利,将来道理社会上很容易“误入歧途”,因此家长一定要进行管教,

对孩子要“两管,三不管”,长大后才会更有出息,父母也能更省心

  • 乱发脾气要管

乱发脾气是现在儿童问题的典范,不过现在很多家长却不以为然,认为孩子现在还小不懂事,等长大之后就好了,尤其是老人,最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同时这也恰恰印证了李玫瑾教授的话“他在该管的时候不管,不该管的时候他开始管。”

对孩子要“两管,三不管”,长大后才会更有出息,父母也能更省心

正是因为家长这种“该管的不管”

,所以才让孩子的将来一片昏暗,而孩子乱发脾气正是因为孩子的情商低所导致的,因此家长一定要进行管教,这样有助于孩子情商的提高,毕竟在当今社会没有情商的人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三不管”

  • 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不管

有些家长为了体现对孩子的爱,或者嫌孩子太小做事慢,总是会去帮孩子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例如穿衣服、穿鞋子、打扫房间等等,甚至有的家长连孩子吃饭都要喂,这样包办孩子只会打击孩子的独立自主的积极性,让孩子将来什么事情都依赖父母,大部分“啃老族”都是这样来的。

对孩子要“两管,三不管”,长大后才会更有出息,父母也能更省心

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锻炼,例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打扫房间等等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还能够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辛苦,长大后也更加容易心存感恩。

对孩子要“两管,三不管”,长大后才会更有出息,父母也能更省心

小爱的这些事情,我从小就不管,最开始都是让她自己尝试,在不断尝试中得到进步,虽然最开始的时候确实让我感到

“心累”,但是现在下班回家后,看到小爱,让我歇着,自己打扫房间的样子,非常欣慰。

对孩子要“两管,三不管”,长大后才会更有出息,父母也能更省心

  • 孩子心理能够承受的事情不管

如果孩子每次遇到一点小小的挫折,都需要父母第一时间来安慰的话,这样只会让孩子的内心更加脆弱,也就是变成我们常说的

“玻璃心”,遇到问题也只会逃避,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也很难有太大的进步空间。

对孩子要“两管,三不管”,长大后才会更有出息,父母也能更省心

因此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只要在孩子的心理承受范围内,家长就不要去管,让孩子独自面对,这样才能够让孩子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家长可以从旁引导孩子,并教会孩子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让孩子变得更加坚强、勇敢。

对孩子要“两管,三不管”,长大后才会更有出息,父母也能更省心

  • 孩子想做的事情不管

虽然因为孩子小,思想不够成熟,想事情和做事情都会有不周到的地方,但是孩子也是具备独立思维的,所以家长应该多尊重孩子说的每一句话,对孩子想要做的事情多给予支持和关注。

对孩子要“两管,三不管”,长大后才会更有出息,父母也能更省心

例如和孩子一起外出的时候,他可能并不想和你一起去逛街、看衣服,可能会要求去玩具展,这就是孩子感兴趣的地方。

毕竟不可能每个孩子都喜欢学习,就连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就不喜欢像别的小朋友那样只知道学习,他就比较喜欢研究一些东西、猜想每件东西的原理,而他的父母就没有中断过他这些奇怪的举动,只是让他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对孩子要“两管,三不管”,长大后才会更有出息,父母也能更省心

虽然不可能每个孩子都成为爱因斯坦,但是家长不要影响孩子的兴趣,毕竟兴趣可是有着孩子“最好的老师”这个称号。

对孩子要“两管,三不管”,长大后才会更有出息,父母也能更省心


在生活中,家长可以多做孩子的旁观者,适当的给予孩子一些建议,但是不要参与到孩子解决问题中,要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出息的孩子背后必定有一对有见识、有眼界的父母

有见识、有眼界的父母≠有钱的父母,例如给孩子买一套绘本并不需要多少钱,但是会让孩子学到很多的知识。3-6岁正是孩子阅读的“敏感期”,这个时候好好培养孩子,能够让他受益终生。

对孩子要“两管,三不管”,长大后才会更有出息,父母也能更省心

小爱小的时候就读过很多绘本,像培养孩子强大内心的《做最好的自己系列桥梁书》,共6册,从尊重不任性、乐观不抱怨、分享不自私、控制情绪不乱发脾气、感恩不冷漠6个方面培养孩子,提高孩子的情商,帮助孩子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对孩子要“两管,三不管”,长大后才会更有出息,父母也能更省心

以及帮助孩子进行自我管理的《德国幼儿自我管理图画书》,不得不说德国的自我管理做的很到位,所以这方面的书,我一直都在用德国引进的来教育小爱,事实证明这种教育方式孩子不仅喜欢,甚至不用家长看着,孩子就会自己主动在书中学习知识。

对孩子要“两管,三不管”,长大后才会更有出息,父母也能更省心

我是小爱妈,6岁女儿的宝妈,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欢迎大家关注、转发、点赞、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育儿干货,关注我,持续为您更新优质育儿秘籍!

对孩子要“两管,三不管”,长大后才会更有出息,父母也能更省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