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啟示: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拘利耶王的公主須波婆沙是一個信心深厚的婦人,懷孕七年之久。一日忽起陣痛,七日間感到劇痛。她雖為此劇痛所苦,心裡仍想著:"佛陀為使人脫離此種痛苦而說法,弟子們為欲脫離此種痛苦而修行,涅槃沒有痛苦,是大安樂之所。"

佛教啟示: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她靠著這個念頭,忍受著苦痛,叫丈夫到佛陀那裡去,傳達自己的消息與致敬之語。佛陀聽了她致敬的傳言,說道:"拘利耶王的公主須波婆沙啊,願你安泰,願你平安產下壯健的兒子!"

佛陀這樣一說,公主果然平安產下了壯健的兒子。丈夫回到家中,見已生一子,便說真不可思議。對於如來的威神力,心中充滿了不可思議的稀有之感。

佛教啟示: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須波婆沙產後,想對佛陀與其弟子們做七日供養,復請丈夫去邀請。那時佛陀與其弟子們,同在大目鍵連長老的信者之家受供。佛陀為了要給須波婆沙以供養的機會,差人至長老的地方,請他答應七日間與比丘眾一同去受她的供養。到了第七日,須波婆沙把兒子悉婆利王子打扮了,使他禮拜佛陀與比丘眾。頂禮後,復帶兒子到舍利弗長老的地方來,長老向他點點頭說道:"悉婆利啊!你好嗎?"

"尊師!我怎麼能好呢?我住在血壺之中有七年之久哩!"

於是,便繼續與長老交談。須波婆沙聽了他的話,覺得我兒生後不過七天,竟能與坐在佛之次席的舍利弗講話了。心中充滿了歡喜之情,佛陀問道:"須波婆沙啊!你還想再有個這樣的孩兒嗎?

佛教啟示: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公主答道:"佛陀,如能再得七個這樣的兒子,則於願已足!"

佛陀致祝賀之辭,表示了隨喜之意而去。

悉婆利王子到了七歲,就皈依佛教。滿二十歲後,受具足戒,在善業者中,為第一人。使大地發聲,證到阿羅漢果。在善業者中,處最上之地位。

一日,比丘眾集合法堂,互相談論道:"各位法友!悉婆利長老是那樣的大善行者,久立誓願,已得入涅槃之身,然而卻住在血壺之中至七年之久,七日間受生產之苦,母子都受盡了大苦惱,這是由於什麼業呢?"

恰巧,佛陀進來,問道:"比丘們啊!你們此刻會集於此論談何事?"

佛教啟示: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比丘們便提出這問題請教佛陀,佛陀道:"比丘們啊!大善行者悉婆利住在血壺中至七年之久,在七日間受生產之苦,都是由於他的夙業。須波婆沙受懷胎之苦至七年之久,在七日間受生產之苦,也是由於自己的夙業。"

佛陀繼續說道:"從前,有一位國王在波羅奈城治國時,菩薩投生於波羅奈國元妃的胎裡。生後到達成年時,在得叉羅修習一切學術。時拘薩國竟率大軍來攻波羅奈城,殺害其王,強佔其元妃為自己的元妃。當時波羅奈王的王子於父死後,從陰溝中逃出,糾集兵馬回到波羅奈城,駐在城的附近,送信給國王說:把王位讓還,否則請戰。"

佛教啟示: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國王送回信去說:"請戰吧。"

"王子的母親聽到了這個消息,送信給王子說:"用不著交戰,可圍住波羅奈城,將四方交通截斷,絕其柴水與糧食,待人民疲睏時,可不戰而把城取得。

"他聽了母教,在七日間斷其交通,將城封鎖起來。城中的人因交通斷絕,於第七日取了國王的首級,獻給王子。王子入城接了王位,後來依其業報,投生於應生之處。

佛教啟示: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他在七日之間斷絕了交通,將都城封鎖而佔領,其業報是住在血壺中七年,七日間受生產之苦。但他曾伏在最勝白蓮如來的足下說他要成為所得第一人者,行大施作祈願,在毗婆屍如來時,與都城住民們一同供養價值千兩的酪丸而作祈願。因此功德之力,得成為所得第一人者。須波婆沙因送信去說"兒啊!可封鎖都城而取之",致胎內懷了七年的身孕,受七日間的生產之苦。"

佛陀說了過去的事後,又說道:"那時,封鎖都城而得王位的王是悉婆利,其母即須波婆沙,父親波羅奈王就是我。"

一言一行,如不慎重,痛苦就跟著而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