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中學生培養批判性思維,網友補充:還有敢於批判的勇氣

“批判性”源自希臘文“kritikos”,

在哲學中也叫“鬥爭性”

即對現實保持一種質疑的態度。

例如:法蘭克福學派代表之一馬爾庫塞(3M之一)提出單向度的人的概念,指出他們是由單向度的生活,單向度的思維決定的。並鼓勵要從單向度(無批判性)的人到批判性的人。在20世紀60年代歐洲學潮與美國性解放中起領導作用。

專家建議:中學生培養批判性思維,網友補充:還有敢於批判的勇氣


人都需要有批判性思維,這是不盲從、有個人思考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有專家建議:我們應該從中學,例如考慮從普通高中開始,培養學生們的批判性思維。

高中學生不僅處於學業的關鍵階段,更是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因此,不僅需要掌握學校教授的各類文化知識,更應該開始注重開始培養個人的批判性思維,並慢慢培養獨立思考的精神。

專家建議:中學生培養批判性思維,網友補充:還有敢於批判的勇氣


對此,相關專家給出了具體的建議。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指出,普通高中教育“為學生適應社會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來職業發展打好基礎,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當今社會,創新是時代主題,社會生活體現出鮮明的創新特點,培養普通高中學生創新思維是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重要目標。批判性思維是一個人形成客觀理性的關鍵,更是創新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今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作為教育專家,提出中學生尤其是高中時代開始,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還是非常具有意義的。這種意義,不僅僅是針對每一個高中學生個體,當這些學生不斷成長,進入大學、走向社會,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將變得愈發重要,而批判性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自然不是一朝一夕培養出來,需要別人的引導以及自己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而一旦有了這兩種能力,對一個人來說,說是終生受益也不為過。這種無形的能力和資產,雖然不像一些明確技能一樣,可以展現於人前,但對於個人成長將一直有重要的作用。

專家建議:中學生培養批判性思維,網友補充:還有敢於批判的勇氣


當然,也有不少網友雖然認同所謂批判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但同時也表達了一種觀點,一個群體的真正進步,不僅僅是批判思維的培養,還包括敢於表達的勇氣和技巧。如果沒有沒有敢於表達的勇氣,即便有批判性思維,有獨立思考思考的能力,依然無法成為更加進步的群體。

對此,大家怎麼看呢?你希望自己活或者自己的孩子有批判性思維嗎?歡迎大家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