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題詩《賈生》,西漢賈誼在李商隱和王安石眼裡,形象截然不同

每個人眼中都有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同在一片藍天下,有些人看到長空萬里,有人卻只看到前路坎坷;有人看到繁花似錦,有人卻只看到百花凋零;有人看到傲雪寒梅,有人卻只埋怨寒風凜冽;有人慣看春花秋月,有人卻只感傷流水無情……

同一個人,在不同人的眼中,也可能是截然相反的形象,比如西漢賈誼。李商隱和王安石分別寫了一首《賈生》,都回憶了賈誼和漢孝文帝的往事,但是在他們詩中,我們卻看到兩個不同版本的“賈誼”。

同題詩《賈生》,西漢賈誼在李商隱和王安石眼裡,形象截然不同

賈誼

賈誼謁見孝文帝

話說有一天,賈誼應召去面見孝文帝。這時候孝文帝剛求神結束,就拉著賈誼一起研究鬼神。賈誼呢,也不能剝孝文帝面子啊,在你問我答之間,孝文帝聽得是津津有味。

夜深人靜的時候,孝文帝作總結髮言:“賈誼啊,我很久沒見到你了。之前我還以為我的才學在你之上,今天看來,我真不如你啊。”

同題詩《賈生》,西漢賈誼在李商隱和王安石眼裡,形象截然不同

賈誼

李商隱《賈生》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前兩句】宣室——就是他倆會面的地方;逐臣——被貶的臣子,賈誼謁見孝文帝之前被貶長沙。前兩句是說:被貶的賈誼應召去見孝文帝,他旁徵博引、侃侃而談,展現了自己的博學多才,簡直是無與倫比。這兩句好像是讚揚賈誼的才能吧,果真如此嗎?往下看。

【第三句】兩人相談甚歡,聊得都忘了時間,夜半三更了也不睡覺。這句是前兩句的遞進,也沒有什麼新奇之處,只是用“可憐”二字提示了一下:重點在後面。

【第四句】兩人忙活半天,沒幹什麼正事——令讀者恍然大悟。兩人徹夜長談,根本沒談社稷、也沒聊百姓,而是一直在研究鬼神之事,這不是扯淡嗎?這諷刺讓人猝不及防。

同題詩《賈生》,西漢賈誼在李商隱和王安石眼裡,形象截然不同

【全詩解析】前兩句以揚為抑,彷彿要歌頌賈誼的博學多才和孝文帝的禮賢下士;第三句仍不露聲色,只是用“可憐”二字以示轉折。直到尾句才一破玄機,原來大晚上不睡覺是在研究鬼神,荒唐不?無聊不?

最後一句是點睛之筆,通過這一句來回味前面三句,諷刺調侃的意味不言而喻。所以說前兩句詩明褒實貶,貶得如此委婉含蓄,貶得如此不露痕跡,為最後一句做足了強有力的鋪墊。

全詩既諷刺孝文帝不務正業,又借古諷今、指責當朝,歸根到底是表達自己懷才不遇。

同題詩《賈生》,西漢賈誼在李商隱和王安石眼裡,形象截然不同

王安石《賈生》

一時謀議略施行,誰道君王薄賈生。

爵位自高言盡廢,古來何啻萬公卿。

【前兩句】賈誼的建議總體上都得到了施行,誰說孝文帝看不起賈誼,站出來我看看!這語氣,明顯是要勾勒一個不一樣的賈誼,果然是宰相,霸氣。他實際上是明知故問,看這陣勢,明擺著就是衝著李商隱來的。

【後兩句】何啻——何止的意思。自古以來,多少身居高位的人,他們的建議都石沉大海了,這樣的例子何止千萬。言外之意,賈誼是比較幸運的了,他的大部分建議都得到施行,閒雜人等就別亂說他懷才不遇了。

【全詩解析】全詩四句兩個反問,語氣強烈,褒貶分明。一方面讚揚賈誼的博學多才,另一方面讚揚孝文帝知人善任,當然也不排除順便拍一下宋神宗的馬屁。

同題詩《賈生》,西漢賈誼在李商隱和王安石眼裡,形象截然不同

同一個賈誼,為何有截然不同的形象?

這跟李商隱和王安石的身世密不可分。

我們知道,李商隱出身貧寒,靠自己的才學得到當朝權貴令狐楚的賞識,然而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他娶了王茂元女兒為妻。王茂元是誰?也是達官貴人,但跟令狐楚處於不同陣營。兩個陣營針鋒相對,斗的不可開交,所謂“牛李之爭”。

李商隱夾在中間,兩邊都對他有所顧慮,都不提拔他,最終鬱郁不得志。所以,提到賈誼,李商隱自然要往自己身上聯想,想到自己空有一身才華卻得不到賞識、無處發揮,於是以賈誼自喻,發洩一下懷才不遇之感。

而王安石呢,官至宰相,他搞變革,宋神宗又全力支持。自己春風得意、呼風喚雨,哪還有什麼懷才不遇!宋神宗是他的堅強後盾,哪會說宋神宗不務正業!於是,一對賢臣明君的形象就在他的筆下出現了。

同題詩《賈生》,西漢賈誼在李商隱和王安石眼裡,形象截然不同

賈誼故居

結束語

歷史上的賈誼是春風得意還是懷才不遇,也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宋神宗是知人善任還是不務正業,我們無法探究,也探究不了。

斯人已逝,一切都不重要。今天我們讀到李商隱和王安石的《賈生》,唯有感慨:每個人眼中的世界都不一樣,同一個人在不同人眼中的形象也大相徑庭。

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世界,或絢麗多彩,或黯然失色。我們不必去追尋別人的世界,也不必去計較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活在當下,活出自己的精彩,此生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