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禪宗直指與教理深造之間的辯證關係

佛教的發源地是印度,佛經上說賢劫千佛都會在印度菩提迦耶的金剛座下成佛。後來佛法東漸首先傳入了漢地,後來也傳入了西藏等地方。

反思禪宗直指與教理深造之間的辯證關係

漢地的佛法與中華文化融合後發展出許多宗門,其中猶以禪宗最具中國文化特色,其“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風格深受漢地修行者喜愛。

反思禪宗直指與教理深造之間的辯證關係

西藏的赤松德贊王迎請印度僧人寂護和蓮花生入藏,西藏的佛教發展成教理學習和實際修行都很完整的的體系,一個僧人要學習完佛法教理的課程有的要用幾十年時間,期間要經過多輪的考試、辯論還有學歷升級,最高學歷是拉然巴格西。

反思禪宗直指與教理深造之間的辯證關係

既然有立斷法門,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去長時間學習教理知識呢?芋頭哥最初就是反對多學的人。我當時認為:一切分別心的思維都是二元對立的,而實相沒有二元對立,所以怎麼學知識都無法證悟。況且學習十幾二十年這麼累,有捷徑為何不走呢?雖說禪門需要利根人才可以頓悟,但是沒準自己就是這樣的根器呢。

反思禪宗直指與教理深造之間的辯證關係

但是杯子也摔過了,也吃茶去了,也修過舍念無想,甚至沾沾自喜地以為一片空白的大腦就是“佛性顯現”了。但是這些除了能讓自己玩玩小資,對實際的解脫並沒有什麼作用。達摩大師的血脈論裡說“若不見性,一切時中擬作無作想,是大罪人,是痴人,落無記空中;昏昏如醉人,不辨好惡。”看來見性並不是不分別、不思維這樣子的啊!自己捫心自問可能不是禪門利根,不如索性好好地分別、努力地從ABC開始學習,到底要弄明白什麼是見性。

反思禪宗直指與教理深造之間的辯證關係

好象一個懵懂少年經過多年生活的磨鍊,學習教理是一個辛苦的過程,讓一個幼稚的學佛人內心清晰了,也冷靜了。雖然我還沒有學太多知識,但是我已經明白了理論的重要性。學佛是多麼嚴謹的一件事情啊,面對內心的困惑不去想辦法解決,而是呆呆地放棄思維,就象澳洲的駝鳥一樣,面對危險時把頭扎進沙子裡,這樣只能自欺欺人。這個時期的芋頭哥,甚至有點排斥禪宗裡的某些開示,比如:“道本無言,言說是妄。”、“若見本性不用讀經唸佛,廣學多知無益,神識轉昏。”

反思禪宗直指與教理深造之間的辯證關係

可是,同樣是佛法,為什麼要有兩種截然不同的修行方式?一個要不思維、不分別,另一個卻要求老老實實的用大腦學習N多的知識。誰對誰錯?原來,它們都沒有錯,是我錯了。經過多年的沉澱,我現在終於明白了系統學習教理的苦心所在——它是讓我們成為禪門所需利根的一條捷徑,原來深入教理和禪門頓悟是這樣相輔相成緊密的關係,沒有搞清楚一大問題,如何修禪都不得法。下面我就談一下自己對這個問題的淺見。

反思禪宗直指與教理深造之間的辯證關係

我們每個人都有佛性,只因妄想分別未能證得。很多人粗略地學過一些佛法的知識,就執著這一句話去修“去掉分別”。將原來大腦裡的思維放空,以為思想念頭都是妄想執著,是障礙佛性證得的東西。殊不知放空的心仍然屬於“妄想分別”,這一點很多人不會理解。

就如同皎潔的月光被滾動的烏雲遮擋,月亮本身並沒有失去光明,只是光明被遮不能顯現。可是如果我們把滾動的烏雲靜止下來,它還是擋在月亮前面,光明仍不得見。這就是我們為什麼令心念頭不起時,仍然不能讓佛性顯現的原因。

我們的分別心一念一念生生滅滅,就象滾動的烏雲,而無念的清淨心就象是安靜的烏雲。一般人覺得二元的分別就是好與壞、是與非、黑與白這種對立的分別。 並沒有發現還有更細的分別。

當你離開了語言文字,粗分的分別的確是沒有了,但是因為思維的力量沒有了,也沒辦法破除掉細分的分別,比如能取與所取的分別。佛性與我們粗分的意識如同冰與水的關係,當水結成冰的時候,無論冰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它渾身遍滿著水分子。我們只是力求讓冰從運動中靜止下來,也沒辦法把水認出來。相反對真正能認出來的人來說冰是運動還是靜止都不是問題。

那麼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必須是用理智思維分析,找到問題所在,什麼是障礙佛性現起的因。然後在實修中遮掉這個因,慢慢佛性才能顯現。

就如同我們想要去羅馬,羅馬本來在那裡,它如果不過來,我們就要走過去。佛性沒有主動顯現出來,就需要我們去掉遮住它的東西。如果我們不去做這件事,只是一切不思維不分別,就會卡在那裡動彈不得。必須藉助清晰的理路,精準地找到內心裡的障礙,這並不是一個很容易的過程,需要經過系統完整的學習,才能瞭解我們一直未解的疑問。

六祖慧能大師之所以是利根人,就是因為前世學習了這些基礎,所以他能一聞便悟。

學習教理讓我對禪宗越來越有信心,之前很多看不懂的或者自已依文解義的地方,現在有了清楚的認知。原來禪宗的頓超是這麼合理的,佛所說的各種法並沒有矛盾,只是在沒有深學的人那裡才會有衝突。真正想要了解佛法的人就請腳踏實地從教理入門,並堅持下去吧。

自己思維的一點拙見,不一定是正確的,歡迎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