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解讀眾方之首:桂枝湯

肖相如按:一起看看張海峰是怎麼解讀“桂枝湯”的,相信你一定會深受啟發!

桂枝湯為仲景醫聖第一方。

為什麼是第一方?

怎樣打開這個第一方的秘密?

這是擺在每一個學《傷寒論》人面前的首要問題。

本著悟其道,明其理,揭其迷的願望,我從跟著師父學《傷寒論》開始就一直不斷思索領悟,隨著對《傷寒論》、《內經》學習的不斷深入,隨著在臨床運用的感悟,神秘而充滿魅力的“桂枝湯”漸漸在我腦海裡由隱而顯,現出了真容......

01

《靈樞·營衛生會篇第十八》:

黃帝問於岐伯曰:人焉受氣?陰陽焉會?何氣為營?何氣為衛?營安從生?衛與焉會?老壯不同氣,陰陽異位,願聞其會。

岐伯答曰: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與肺,五臟六腑皆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

黃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氣使然?少壯之人晝不暝者,何氣使然?

岐伯答曰:壯者之氣血盛,其肌肉滑,氣道通,營衛之氣,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瞑。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搏,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暝。

這兩段話告訴我們,營衛的來源生成、分佈運行、作用及其盛衰變化。

可以理解為:營衛之氣都是水谷之氣化生,清者為營,濁者為衛,是一種物質的兩種形態。

營衛運行於五臟六腑、十二經絡及各個部位,且體表有營衛二氣,每個臟器,每個細胞其表也有營衛二氣,無限可分。

營衛運行過程中營中有衛,衛中有營,和諧共生。

人的生命運行就是營衛之氣運行,人老營衛之氣衰,反之人營衛之氣衰則人亦衰老。

營衛不和,不僅僅是太陽經不和,而是六經都可有營衛不和,任何疾病都是營衛的不和,陰陽的失調。

所以,從範圍上講,桂枝湯運用範圍可謂是適用一切疾病中(禁忌證除外),或用於疾病後恢復體質,強壯體質。

因為桂枝湯解肌,和營,調和營衛。

02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素問·生氣通天論篇第三》: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

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急並乃狂,陽不勝其陰,則五臟氣靜,九竅不通。是以聖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聰明,氣立如故。

這兩段話告訴我們,陰陽是自然界、人體千變萬化的根源,陰陽平衡、陰平陽秘,是風調雨順、身心健康的根本。

而人體最體現陰陽生成、變化、運行的,就是營衛二氣。

所以本質上,桂枝湯又是調人體陰陽的,是治病求於本的方藥。

03

《素問·六微旨大論》:

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矣,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

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則分之,生化息矣,故無不出入,無不升降,化有大小,期有近遠,四者之有,而貴常守,反常則災害至矣。故曰:無形無患,此之謂也。

這段話告訴我們,升降出入在人體中是不能停息的,氣化無器沒有。

具體可理解為:當氣進入到器官內,氣在其內部依然繼續著升降出入的運動變化,並且也是無限可分。

升降出入的作用是溝通調節人體每個部位,並維持自身和外部的協調平衡,貫穿於生命全過程。

各部位氣化的量和時間,有大小和長短的不同;氣化失去平衡,則疾病來襲,氣化正常則無形無患,生命運行才能正常。

桂枝湯中的桂枝最重要的功效就是氣化作用,並且是作用於人體氣的升降出入。

而桂枝又只有適當的配伍才可充分發揮作用,桂枝湯就是最經典的配伍。

所以從作用上講,使用桂枝湯是有利於人體內外氣的升降出入,促進營衛正常運行,促進陰陽和諧。

04

師父的《肖相如傷寒論講義》:

師父的《肖相如傷寒論講義》講述第53條(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時告訴我們:

關於營衛不調的病機,可見於外感表證,也可見於內傷雜病。

兩者病因不同,屬於不同疾病類型,但病機相同,故可採用相同的治法、方藥,也就是說桂枝湯適用於一切營衛不和之證,而不拘於太陽中風表虛一證。

師父講第16條下(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對桂枝湯證和麻黃湯證分析比較時,對桂枝湯證有詳細精闢論述,摘要如下:

從組方分析,桂枝湯屬於辛甘溫之劑,除具有解肌祛風作用外,還可調補中焦,強壯胃氣。

方中桂枝甘溫,除解肌祛風,溫通血脈外,尚可溫補脾胃;生薑辛溫,除可助桂枝散邪外,還可溫中健胃;甘草甘平,益氣健脾;大棗甘平,補益脾胃,滋營養血;芍藥酸苦微寒,養血斂營。

服桂枝湯後要求啜熱稀粥,資谷氣以補脾胃。

可見,桂枝湯解肌祛風源於調和營衛,調和營衛源於補益中焦。

尤在涇在論小建中湯時說:“欲求陰陽之和,必求於中氣,求中氣之立者,必以建中也”,這一精闢論述也適於桂枝湯。

章楠在《傷寒論本旨》中論桂枝湯時說:“此方立法,從脾胃以達營衛,周行一身,融表裡,調陰陽,和氣血,通經脈”,明確了以上道理,我們就可以廣泛使用桂枝湯了。

綜合《黃帝內經》、師父的《肖相如傷寒論講義》可知,桂枝湯是健脾胃,是調陰陽表裡,調營衛氣血,調氣機升降出入之大小循環的根本之法,這就是“桂枝湯”是仲景醫聖第一方的根本緣由。

因此,我們必須深刻認識“桂枝湯”在《傷寒論》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機理。

學懂學會“桂枝湯”是學好《傷寒論》的一把金鑰匙。

05

附:

1. 感《傷寒論》

正氣追著邪氣走,邪氣向著虛處跑;

陰陽表裡細分清,寒熱虛實需辨明;

六經辨證大法門,主宜與之要熟悉;

無奈之時細辨證,四診合參最為要。

2. 感“桂枝湯”

桂枝湯為第一方,腎氣丸也莫相忘;

脈定陰陽是關鍵,寸定桂芍尺附地;

脾胃不強慎生地,乾薑陳術隨衛護;

營衛二氣運行暢,正氣中和人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