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永無寧日:滴滴、美團與哈囉戰火再起

共享單車永無寧日:滴滴、美團與哈囉戰火再起

在「藍洞商業」的追問下,楊磊對哈囉出行的新一輪融資金額和投資方依然三緘其口,只是透露,“2019年年底的融資總體還是財務投資人出資佔大部分,老股東都有參與,螞蟻金服也在其中。”

撰文 | 藍洞商業 焦麗莎

採訪中談到融資,楊磊不願多說。

三年前,那個“融資接力賽”的時代已成過去式;這個共享單車市場曾經的高頻詞,如今在這位哈囉出行CEO的眼中,並不性感。

在「藍洞商業」的追問下,他對新一輪融資金額和投資方依然三緘其口,只是透露,“2019年年底的融資總體還是財務投資人出資佔大部分,老股東都有參與,螞蟻金服也在其中。”

2020年一開年,看似沉寂已久的共享單車市場,再起漣漪。可謂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美團CEO王興表示,共享單車在2020年是核心投資領域;青桔單車在4月完成兩輪融資,總計10.5億美元;楊磊喊出“現在是哈囉賬上錢最多的時候”,並官宣預計在2020年實現整體盈利。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代言人之戰,哈囉單車、青桔單車和美團單車背後站著阿里巴巴、滴滴和美團,資本早已無法左右戰局,下半場比拼的是技術和效率。

流量入口,成了共享單車的新標籤。而如何實現從工具到平臺的蛻變,是每一個玩家都必須回答的問題。

佔領高地

按照慣例,春節後是單車投放的高峰期。

但是,疫情打破了既定的規律,哈囉出行聯合創始人、執行總裁李開逐稱,“目前的業務呈現階梯式復甦,訂單量恢復到去年同期的八成左右。”而在此之前,哈囉發佈的兩款新車,也因供應鏈尚未完全恢復,使得投放進度延期。

疫情並未阻止資本進場的腳步。

幸運的是,哈囉出行在去年年底完成一輪融資;哈囉出行與寧德時代、螞蟻金服合資成立的“寧德智享”獲上市公司中恆電氣2億元投資。

共享單車永無寧日:滴滴、美團與哈囉戰火再起

今年4月21日,據The Information消息,滴滴的共享單車部門完成由軟銀和聯想控股旗下君聯資本投資的1.5億美元新一輪融資。

就在前一天(4月16日)的戰略會上,滴滴出行CEO程維公佈未來3年的“0188”戰略目標,即安全是滴滴發展的基石,沒有安全一切歸0;3年內實現全球每天服務1億單;國內全出行滲透率8%;全球服務用戶MAU超8億。

而在其中,兩輪車在“最後三公里”擔當了重任。

第三家美團單車雖未有獨立融資的動向,但王興在去年年底的財報會上稱,共享單車是2020年核心的一個投資的領域。已經大幅度的提升單車的設計,包括供應鏈、價值的準繩也做到了提升。在下幾個季度更換一些老的單車,提升用戶基礎和用戶黏性。

美團點評公佈的2019年年報裡表示,將逐步用美團單車來取代之前收購的摩拜單車,並預計該項業務將為美團整體帶來更多新用戶。

單車之外,電單車也是關鍵的角力場。

政策的利好已經釋放。2019年4月落地《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提出多條規範化條款,超過90%的電動車將被劃歸為電動摩托車,需要按照機動車進行管理。

入場門檻提高了,大廠們的機會也就來了。

2017年9月,哈囉出行推出哈囉助力車。相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底,哈囉助力車已進入320座城市,佔據七成以上市場份額。

而對於其2019年6月上線的換電業務進展,李開逐告訴「藍洞商業」,“換電業務是一個基礎設施的服務,相對偏重,需要一個長時間構建的過程,不是短期能夠花錢把用戶拉進來的,不像純C端的消費互聯網那麼迅速。”

而滴滴旗下的街兔電單車於2018年1月上線,並在2019年電單車事業部與滴滴出行單車事業部整合升級為兩輪車事業部。今年的4月23日,有地方媒體曝出,滴滴在淄博對過冬車輛集中檢修後,部分街兔電單車升級為青桔電單車。

在今年4月滴滴公佈的未來三年戰略中顯示,電單車是今年青桔的重點方向之一。

無獨有偶,根據36氪4月28日報道稱,美團已經下單超百萬輛共享電單車訂單,且美團獨家買斷富士達一款Q8車型,這批電單車將先在成都上線。

早在2017年7月,摩拜發佈摩拜助力車;被美團收購整合後,其研發的新款美團助力車先後在長沙、泉州、汕頭等地完成投放。

相較於單車,電單車在擴大活動半徑的同時,也提供了更大的商業空間。當糧草備足,新一輪“核戰爭”的爆發只是時間問題。

效率為王

冗餘堆積、報障不準、運維成本高、效率低……曾是共享單車頭上的達摩之劍。

所有人都很清楚,得效率者得天下。

正如楊磊所說,“行業已經過了早期的粗放野蠻的打法,進入到依賴技術和效率,把這個生意做細、做精的良性循環中。”

當年拿著最少的錢、最少的資源,在夾縫中成長的哈囉,很早就意識到了效率的重要性。

“資源是有限的,不能長期以一種純消耗的方式去佔領市場。我們很早就意識到,後期是一個非常重線下的工作,運營效率一定要高,同時控制運營成本,才是長期的競爭力所在。”李開逐說。

效率從哪裡來?人員和組織的優化提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用技術的手。截至2019年年底,哈囉上海總部2000多工作人員中,50%以上是技術研發人員。

過去的2019年,運營中臺的建設就是哈囉的重中之重。前線員工只是執行者,其背後的任務(包括車輛從哪裡調、調到哪裡、為什麼這麼調)都由運營後臺的程序、算法來定義。

共享單車永無寧日:滴滴、美團與哈囉戰火再起

這被哈囉內部稱為“哈囉大腦”,就是基於數據發出指令,讓單車、助力車、順風車和換電網絡等業務的設備、人員、工單和訂單,在數據驅動下運轉。

李開逐介紹,“1.0的時候還不叫哈囉大腦,叫哈囉平臺,2.0升級為哈囉大腦。1.0時代側重數據的收集、分析,以及根據這些分析得出結論和參考,簡單來說是根據已經發生的數據統計,從中發現規律和改進措施;2.0則是預測式的,加入大量的人工智能算法。”

基於此,哈囉單車用算法主動探知單車故障,提前預測未來會發生信號丟失的車輛,準確率達70%到80%。通過哈囉大腦2.0系統,可以將報錯準確率提高至90%,每月節約成本數千萬元。

“一個公司的基因,在創業第一天就基本決定了。”GGV執行董事李浩軍回憶起一個細節,2015年第一次見楊磊,展示上一個停車項目的後臺,他就本能的認為要靠技術提升效率。

事實上,這也是李浩軍做科技類項目投資的一個核心:靠技術去提升效率,最終釋放出價值。“我們當時就覺得哈囉的技術積累和技術基因是最強的,這在後來的幾年裡也得到了驗證。”

當然,哈囉的野心並不滿足於此,在李開逐看來,共享單車已經進入3.0時代。1.0時代是2018年哈囉出行率先開啟的信用免押時代,行業不再靠用戶押金“資金池”獲利;2.0時代是從粗放競爭轉向對成本控制和精細化運營,聚焦效率和質量;3.0時代則是共享單車有機融入城市公共交通生態,成為公共交通服務的一部分。

不只是出行

如果再用共享單車來定義哈囉,似乎並不準確。

雖然目前,兩輪業務收入在總收入中佔比超過50%。但是哈囉的業務形態除了單車,已經擴展到順風車、電單車,以及共享換電等業務。

楊磊稱,兩到三年後,兩輪的收入佔比會降至20%-30%。當各項新業務尚處於萌芽階段,兩輪收入佔比壓縮也就意味著四輪業務將在營收中貢獻更多,順風車扮演了關鍵角色。

甚至再用出行平臺來定義哈囉,也無法概括其未來。

就在不久前,哈囉出行App上線“吃喝玩樂”的本地生活消費入口,內容包含酒旅、餐飲到店業務,以及金融、車服、地圖服務。一個出行平臺,搖身變為初具雛形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

不久前的高管會上,楊磊明確了哈囉的最終形態——一個以出行為基礎的生活服務平臺。

普惠,是楊磊口中的高頻詞,“從做共享單車那天開始,公司延續的思考路徑就是希望成為一家普惠的公司,無論是做出行還是本地生活,都希望能圍繞為老百姓提供相對便捷和經濟實惠的產品。”

楊磊衝破邊界的底氣來自哪裡?答案是3億註冊用戶以及盈利狀況,“哈囉在2018年3月份就實現了EBITDA(自由現金流)轉正。目前,哈囉的現金流非常健康,而且是哈囉創業史上現金最多的時間。”

楊磊透露,經過財務的嚴密測算,根據“共享單車和助力車在2019年獲得的毛利,再隨著業務規模持續發展及效率持續提升,哈囉在2020年實現整體盈虧平衡是可預期的。”

對於新業務,李開逐在採訪中說,本地生活是哈囉未來的發展方向而不是具體的業務。目前哈囉在供給側沒有新推出具體的業務,本地生活服務的大部分內容都是由第三方供給。“目前是調整方向階段,沒有形成很大的團隊。”

他強調,“現階段就是做了大量的用戶調研,包括通過改版的方式得到用戶習慣協同效果的反饋。給用戶提供更多的生活類服務是基本認定的發展方向,一些業務也在開展。”

楊磊以中低端的酒旅需求舉例,“哈囉的用戶大部分是下沉市場的老百姓,基於這樣的用戶基礎,哈囉希望做偏中低端的酒店。整個業務還在測試,所以現在還沒有太多數據可以分享。”

李開逐補充說,哈囉聚集了很多順風車車主,增加一個加油的服務,對於車主來說是順其自然的需求演進,所以滲透的速度很快,當然這是導入第三方的業務。

除此之外,哈囉的換電業務也與本地生活不無關聯,除了服務哈囉自己的助力車,還可以對接外賣、快遞等本地生活服務商。或許,這將成為其未來獲取供給端資源的重要入口。

出行與本地生活不可分割,這樣的操作像極了美團整合摩拜的邏輯,當美團APP成為摩拜單車的唯一入口,流量價值顯現。

曾有投資人告訴「藍洞商業」,分析過美團和摩拜的用戶人群后發現,確實存在不小的差異性。比如很多老人和小孩,騎過摩拜單車,但是從來沒有用美團點過外賣、買過電影票。”結果證明,摩拜併入美團之後,後臺的用戶數據有明顯增加。

這個邏輯顛倒過來,在哈囉出行的身上依然成立。不過是美團從本地生活切出行,哈囉則是從出行切入本地生活,殊途同歸。

如今的本地生活戰場,美團的“Food+Platform”佔據絕對優勢,但螞蟻金服高調轉型,從支付工具切入本地生活,給行業增添了幾分變數;加之哈囉出行的入局,讓未來更加可期。

李浩軍坦誠,今天成功的互聯網公司,最後都是超級用戶平臺業務,很難侷限在其中的一環。如果把用戶價值橫向擴大,可做的插件應用有很多。“在出行以外,只要是用戶需要的,理論上都可能成為新興業務,只是時間節點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