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尽所有养儿却成为恨你的理由!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远离“恨你”

昨晚带麸小弟玩儿了回家,在电梯里碰见一个小哥哥,8,9岁的样子,我妈妈就顺口夸奖到:“孩子带到这么大就好了吧,可以自己管自己了!”

孩子的奶奶听了立刻否认道:“好带啥,天天写作业都要守着!”

孩子在一旁不乐意了:“今天的作业是我主动做的,而且都做完了!”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在你们家也经常出现呢?

倾尽所有养儿却成为恨你的理由!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远离“恨你”

我为你倾尽所有,而这却成了你恨我的理由

你恨不恨你的父母呢?

前两天看到一个成年人的提问,他说他在外地工作,别人每次接到妈妈的电话都笑容满面,温馨无限,而他只要看到是妈妈的电话就犯恶心,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从他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他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妈妈,但是在爱的同时他的内心又充满了对妈妈的各种不认同,潜意识里的反感造成了现实意识层面的恶心!

我很同情他的妈妈,我也很同情这个倾诉的人。

我朋友前几天跟我讲,孩子跟她讲她恨她,恨她只知道每天让她做作业,恨她只要没考好就碎碎念,恨她从来都不为她想。

我朋友听完一晚上没睡着觉,一个才10岁的孩子说出来的话让她伤心无比。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她放弃了所有属于她的时间,交际圈子越来越小,晚上要辅导作业,下午要接孩子,周末还要带孩子上各种兴趣班,她整个人疲惫不堪,最后换来的是孩子的一句“我恨你”!

她说的一句话我记忆犹新,她说:“我为她倾尽所有,却成了她恨我的理由!”

都是为你好,为什么你却不知

“为你好”这句话是不是特别耳熟?

我们从小都是听着这句话长大的吧!

“赶紧穿上衣服,这都是为你好。”

“好好学习,不要看什么课外书籍,这些都是为你好”

“等你长大了就知道,我这都是为你好”

我们小时候是不是很不喜欢听到这样的话,也永远不理解为什么都是为我好,结果当我们有了孩子,我们终于还是回归到了父母一样的角色,不停的跟孩子重复着这一切我们都是为你好。

我们为你好搬家,我们为你好帮你交高价换学校,我们为你好天天逼着你写作业,我们为你好给你报各种补习班,我们为你好不允许你看电视打游戏,而这一切为什么你都不能理解呢!

当你发出灵魂深处的拷问的时候,你是否想过,你什么时候理解过孩子呢!

倾尽所有养儿却成为恨你的理由!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远离“恨你”

学霸也有学霸的苦恼!

樊登老师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他们公司的员工,工作努力,干的非常的出色,就是有焦虑症,很严重。整个人头发都要掉完了,干的好与不好他都很焦虑。后来才知道,这个学霸员工小时候在家经常被家人用不能吃饭做惩罚!

考不到第一名就不能吃饭!

这真的是我们这些学渣不能理解的理由!事实上焦虑不是工作带来,是从小埋藏在潜意识层面里的焦虑带来的,他从来就是绷着一根弦,生怕出错一分,然而是人又怎能不出错呢!

央视主持人王小骞老师说她有一个同学学习成绩特别好,但是每次在发成绩单的时候她就会特别紧张全身冒汗,哪怕考了97分也很害怕,原来她回家就一定会被逼问,那3分是怎么丢的。最后学霸的她高考失利只上了大专。

我小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考试考差了,老师让家长签字,回家家里人一定不会签字还会批评一通说这么简单的题怎么都错。我用我的事实告诉大家,批评以及家人说的拒绝签字并不会激励我下一次考更好的成绩,只让我学会了“歪门邪道”。交上去的卷子老师是会一个一个看的,没签字是会挨批评的,所以与其拿回家挨了批评也没签字不如我自己模仿笔迹签字蒙混过关,让三方都满意。

越大的压力越让孩子只想逃离!

倾尽所有养儿却成为恨你的理由!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远离“恨你”

事实上长大以后的我们慢慢的懂得家长是真的为了我们好,但是那些存在于潜意识里的伤害却让我们一步一步让孩子又走上了当初我们的道路!

有一句话如是说“我们终于活成了当初我们最讨厌的样子!”我们开始懂得父母的心酸,我们开始懂得生活的不易,我们开始懂得养儿的艰难,但是我们一样没懂得育儿的方法!让我们以为如果当初我们按照父母规划的路线走可能会过的更畅快,于是周而复始,一步一步把孩子逼成了当初的我们,甚至还不如当初的我们!

麸仔妈今天就告诉大家一些和孩子相处的方法!

  • 明确这件事的主人是谁

相信很多家长在跟孩子谈作业的时候都会说一句话“快去给我做作业!”小一些的孩子我们经常在谈到吃饭问题的时候就会说“快点儿把饭给我吃了!”

从上面的语句里其实我们就可以看出我们都把事情的主人弄错了,吃饭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做作业同样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只有孩子意识到这个是他自己要做的事情才会自己有自觉性去完成。否则所有的事情都是需要大人去推动才能完成的。

  • 不要干预孩子自主做事的权利

孩子穿什么衣服,吃多少饭,这些是完全他们自己可以决定的,请把决定权交给孩子。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很冷,有一种饿叫妈妈一直觉得你饿!

事实上每个人都会有不想吃饭的时候,孩子也不例外。

昨天我看见一个4岁多的孩子婆婆追着喂早餐,从客厅到卧室,不停的追着,这样的状态孩子上学以后应该怎么办呢。 民以食为天,本能的事情,就不要变成一种责任了。也可以让自己轻松一些哦!

再说一下做作业,相对来说目前孩子压力确实很大,很多时候作业是需要大人的指导下去完成的。所以这个时候也需要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是在吃饭前做还是吃饭后做,让孩子自主的做选择,或者两人一起看看今天的作业的多少,来规划时间,一共协作,一定要记住爸爸妈妈是辅助帮忙的,而不是对抗的关系。等于你们两个人在共同完成一个项目,需要多多的帮忙多多协助才能完成的更好哦。

  • 懂得孩子的感受,关注孩子的感受

在很多文章里都有写到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注意跟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让孩子不要把他们的心门关上不愿意再跟咱们说任何的话。所有的结果都不是一次造成的。这个懂得孩子的感受如果您的孩子还小,那恭喜您,做起来会更容易一些,减少青春期的摩擦,这一点非常重要哦!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孩子不想吃饭一直哭,通常我们会怎么说?

相信大部分的家长都会说,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呀!不好好吃饭还有脸哭!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完全没注意到孩子的情绪!

这个时候我们换一种思路,一定要先确认孩子的情绪,很多妈妈说我也不知道他们哭的原因怎么办!

没关系,不用知道原因,表达出他现在的状态就好。

比如这个时候可以说,你现在不想吃饭所以哭吗?你现在是不开心吗?

这样的语句就可以安抚到孩子了,让他的小魔怪附身马上改变,觉得你是理解他的,他就更愿意跟你沟通。

  • 鼓励正向鼓励,少用反向激励

中国的父母特别喜欢擅长的就是反向激励,总是害怕我们鼓励多了,孩子就飘了,事实上从来没有被表扬过的孩子是多么可悲啊。

之前听过一个事情,王小骞老师在一场演讲中,问一个父亲说您最近一次表扬孩子是在什么时候!父亲当时沉默了很久,想了很久,最后说我孩子十几岁了,我好像真的找不出他的优点!王小骞老师说当时她眼泪都快下来了,没有一个人是没有优点的。

就算我们的孩子再差他也会有过人之处,就算没有过人之处也至少有今天做的好的一丝一毫。有一句话说你怎样说孩子,他就会往你说的方向去靠近,然后越来越像。你说孩子你怎么这么懒,他就真的会变成一个懒惰的人。所以正向激励非常有用!

举个简单的例子,做作业,很多家长一做作业就爆炸,这么简单的题怎么都不会,这个字怎么写的这么丑,如果我们在陪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找到一点点孩子的进步并夸张孩子就会慢慢的进步,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倾尽所有养儿却成为恨你的理由!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远离“恨你”

樊登老师说很多小朋友都会拿老师说的来压父母,潜台词其实是我老师都这样说你就闭嘴吧,但是他儿子却总是喜欢告诉他说我们老师是这样说的,爸爸你觉得对吗?

他会觉得爸爸比老师更可靠,什么问题都更愿意跟爸爸来商量!好的亲子关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你改变的不仅仅是你自己的孩子还有孩子的孩子,做好父母,从我们自己做起,让孩子信任我们,同样也会治愈我们的童年!

我不是专家,我是爱研究育儿的麸仔妈!关注我,跟我一起学习科学育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