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君侧,诛晁错,主要是讲的哪段历史?

Dlzgslzy心情日志


“清君侧,诛晁错”,主要讲的是西汉时期“七国之乱”的历史。

第一,西汉建立之初,刘邦大肆封赏刘姓诸侯王,也就是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一律封赏,自己也没有想到几十年过去了,刘姓诸侯王的势力渐渐强大,一些有识之士深感担忧,就建议对这种势力加以控制。汉文帝的时候,贾谊就提出把大的诸侯国分成几个小的,以削弱其势力与面积。然而,到了汉景帝的时候,御史大夫晁错又提出削藩的建议,既削夺诸侯的封地。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汉景帝接受了这个建议,削去了楚王、赵王和胶西王的部分封地。这引起了诸侯王的不满,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当景帝下令削夺吴王一些封地时,吴王濞即与楚、赵、胶西、胶东、川、济南等六国联合起来公开反叛。他们打着「诛晁错,以清君侧」的旗号,举兵反叛。汉景帝以周亚夫为太尉率36万大军平叛。三个月以后,叛军失败,刘濞被杀,其余诸王,或自杀或伏诛,七国之乱结束。

第二,刘濞造反还有另一个原因,汉文帝时,其子刘贤入长安,侍皇太子游,既汉景帝刘启。因博弈起争执,皇太子用博具将吴王世子刘贤砸死,之后遣其尸体运回吴下葬。吴王怒曰:“天下同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运回来!”复遣其丧葬于长安。以是心生怨望,每每称疾不朝。文帝生性宽厚,知其以丧子故,不忍责罚,乃赐吴王几杖,终老不朝。”汉景帝继位后,晁错为御史大夫,力主削藩,吴王濞觉得机会来了,可以为儿子报仇时机到了;遂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名联络其他对削藩不满的诸侯王举兵叛。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所以,“清君侧,诛晁错”就是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




乔半斤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完整的表达是「请诛晁错,以清君侧」,这是西汉「七国之乱」的政治旗号。其结果表明,一个人的死亡并不能终结一场战争,弃卒保帅并非灵丹妙药,实力才是王道。

请诛晁错,以清君侧

公元前 155 年,汉景帝刘启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削减诸侯王的封地及其政治特权,以削弱诸侯王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

此事遭到地方诸侯王的强烈反对,于是以吴国,楚国为首的「七国之乱」正式爆发。七国联合反叛朝廷,其政治旗号便是「请诛晁错,以清君侧」。

弃卒保帅,腰斩晁错

(汉景帝 刘启)

「七国之乱」刚爆发时,声势浩大。汉景帝采用晁错政敌袁盎的建议,准备诛杀晁错,以便使七国罢兵。

于是汉景帝派遣使者谎称要入朝议事,派车马来接晁错,晁错此时一无所知。行至东市时,方才宣读诏书,将晁错腰斩。皇帝就是这么任性,果然是「伴君如伴虎」。

晁错死后,七国自然不会退兵。但在大将周亚夫的率领下,三个月内便平定了「七国之乱」。

汉景帝之所以诛杀晁错,一方面是期望七国罢兵的幻想,另一方面是让七国反叛没有理由,收获人心,其三是安抚其他没有参与叛乱的诸侯王,其四是团结朝中各重臣共同平叛。

善于谋国,不善谋身

晁错是西汉著名的大臣,在汉景帝为太子时就跟随汉景帝。汉景帝即位后先拜为内史,后任御史大夫,官至三公,汉景帝十分宠信。

晁错提出了许多非常重要的治国策略。除了消藩,在对待匈奴的问题上,主张积极防御,移民实边,开创了屯田戍边的先河。此外发展了「重农抑商」的政策,鼓励农业生产。另外晁错还是西汉著名的政论家,其政论文影响深远,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

晁错为官时与朝中大臣多有不和,除了致其死地的袁盎,包括丞相申屠嘉,宗亲窦婴,太尉周亚夫等皆与其不和。削藩政策更是与整个地方诸侯王势如水火。

一代名臣,只善谋国不,善谋身。拳拳为国为民之心,让人感佩。


平阳狐狸说水浒


清君侧,诛晁错,讲的是汉景帝削藩和七国之乱时期的历史。


汉文帝时期,诸侯尾大不掉,当时天下四十多个郡,诸侯们的领地共二十余郡,而朝廷只有十五郡。诸侯王若是联合起来,完全可以压倒朝廷。所以,削藩是势在必行的。

那么,到底怎么削呢?一个叫贾谊的人向文帝给出了建议——“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什么叫“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呢?

具体来讲,就是在原有的藩国的封地上,分封更多的诸侯,把一个大藩国分封为若干个小藩国。由于老藩王的儿子们都可以分到遗产,所以推行这项政策期间,大部分人不会反对,都会和皇帝站在一起。而等到藩国的封地一代一代的被这样分割下去,越分就越少后,诸侯们自然就没有能力反抗中央了。

用一句话解释,这就是后来汉武帝时期推行的《推恩令》的框架原型。

所以可以肯定的说,贾谊的这套肉烂在锅里的办法是当时解决藩王问题的最佳途径。汉文帝后来凭此计策,成功的分化了齐国。把汉初的几国拆成了十几个,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单个诸侯王的实力。(藩王总的地盘没变少,但人多了。而人一多,就不容易抱团)



不过汉文帝在位时,汉廷的很多制度还处在草创阶段,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处理。所以文帝在削藩这方面,浅尝辄止,没有深入,他把真正难啃的硬骨头,留给了儿子汉景帝。

汉景帝继位后,认为藩王尾大不掉,一定要剪除。并且,他也不赞同汉文帝温水煮青蛙的策略,主张速战速决。所以他在继位的第二年就采纳晁错之计,正式削藩。

晁错是何人,他为什么能说服汉景帝呢?这里就要先简单讲一下汉景帝和晁错的主张。

汉景帝小时候接受的思想,是汉文帝和窦太后灌输给他的黄老之道。但汉景帝对这套黄老之道,根本就听不就去,不以为然,从小就有叛逆心理,总想干大事。

晁错这个人呢,他表面上是服从黄老核心的指导思想,但骨子里却是儒家思维,主张等级制度,仁政有为。想通过等级制度把社会的各个群体进行分级,让各个等级的人各安天命。这样一来,统治者的统治就方便了。

汉景帝不喜欢黄老之道,主张“有为”。晁错提出的新时代儒家思维(与孔子不同)又强调等级,主张皇帝最大,藩王也不能威胁皇帝。他们两个人这一下,算是一拍即合,找到了共同语言。





一拍即合后,晁错对景帝说:先帝的削藩政策太缓,不妥,我建议还是要速战速决。

景帝反问他,怎么个速战速决法?

晁错答到:哪个藩王没点把柄?我们只要揪着他们的把柄,治他们的罪。趁机削掉他们的地盘,一次削一个郡,削上十几次,藩王的地盘自然就都是中央的了。

景帝一听,好像是这么个道理,于是便按照晁错的建议,连续对三个藩王下手。

第一个倒霉蛋是楚王。当时楚王来朝,晁错趁机检举揭发,说薄太后(景帝的奶奶)大丧期间,楚王刘戊偷偷乱搞男女关系,对太后大不敬,请求诛杀他。刘戊是景帝的族兄弟,当然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杀了。所以最后汉景帝就假模假样,赦免刘戊死罪,但借机削了楚国一个郡的封地。

第二个倒霉蛋是赵王。方法一样,套路也一模一样。最后赵国被削去一个郡。

第三个倒霉蛋是胶西王,经历一样的,最后胶西国被朝廷削去六个县的封地。



一开始,楚国被削时,诸侯王没在意,以为就是个意外,是楚王倒霉罢了。但当赵国和胶西国也被削后,诸侯们明白了。汉景帝这是要明抢啊!王爷位高权重,谁还能没点陈芝麻烂谷子的把柄?要是按景帝的搞法,那最后大家岂不是都要被中央缴械了。

所以在这个背景下,小字辈的诸侯就把反击汉景帝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当时辈分最高,年岁最长,实力也最强的吴王刘濞的身上。


吴王刘濞是刘邦二哥刘喜的儿子,对于自己的二哥,刘邦是鄙视的,但对侄子刘濞,刘邦是器重的。所以刘邦平定异姓王后,他就把当年项羽起家的江东封给了刘濞。

按道理说,刘濞拿了叔叔的好处,他应该竭力保卫叔叔的基业才对。但可惜的是,因为一件事,让刘濞对汉景帝是恨之入骨,导致他很早就有了反意。

什么事呢?简单的说,就是景帝小时候,因为一些小事,居然用棋盘把刘濞的儿子刘贤活活得砸死了(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得出汉景帝是一个很冷血的人)。虽然事后刘濞没什么报复行动,但杀子之恨乃人生三大恨事之一,刘濞怎么可能轻易就淡忘?

所以当诸侯王纷纷看向刘濞时,他觉得机会来了,就很直接的说——我们集体造反吧!

为了表示造反的诚意,刘濞分别与楚王、胶西王、赵王、淮南王等达成协议,表示事成之后与大家平分天下。

大家看到好处,也就纷纷和刘濞达成了私下协议。

诸侯王私下里搞鬼,汉景帝知道吗?

他当时还不知道。不仅他不知道,就连负责暗中监视诸侯王工作的晁错也不知道。

其实对于削藩的后果,大家心里都清楚。晁错的父亲就此还问过他:皇帝刚登基,你就这样大幅度的削藩,你不怕死吗?(藩王和皇帝都有血缘关系,你一个外姓人从中挑拨离间,就不怕到时候皇帝把你卖了吗?)

要按正常人的心里想法,当然怕了。皇帝连亲戚都下得去手,何况是外人?但晁错的性格一根筋,他表示不怕,一定要把这个事情继续下去。他父亲看着他,不想说什么,最后就自己喝毒药自杀了。

晁父之所以会如此,就因为他看破了皇家的那些烂事。晁错无非就是皇帝与藩王博弈的一颗棋子而已,能用你,当然也能弃用。他提前喝毒药自杀,起码还是全尸,等到日后被皇帝出卖,那就真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晁错看不到这一点,继续对汉景帝建议,可以拿吴王刘濞下手了,先削他两个郡。汉景帝对此准奏。

刘濞当时早就做好造反准备了,所以当诏令传到吴国后,他直接就杀了吴国境内由中央任命的二千石以下的官吏,然后派人联合早就串通好的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六国的诸侯王公开反叛。

这一事件,就是“七国之乱”。



七国造反后,总共聚拢了80万人,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西向。

汉景帝听说消息后,他慌了,他不明白削藩给人削急眼了,咋还造反了呢?于是他就像个犯了错的熊孩子一样(当时26岁),没有去找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而是去找晁错商量对策。结果,晁错“不负众望”,果然提了一个很作死的方案:建议看景帝御驾亲征,他留守京城。

估计晁错是历史研究者,很是倾慕当年刘邦与萧何的那段君相搭配,干活不累,希望自己能像萧丞相那样在后方包办一大摊子,景帝能像刘邦那样,看谁不服就撸袖子自己亲自上。

不过他有些天真了。他并不是萧何,萧何从来不会指手画脚,只会默默地擦屁股。汉景帝也不是刘邦,他远不如他爷爷有气量。而且刘邦在韩信眼中,还是能带十万人的,而汉景帝生平只拿棋盘杀过人。让他御驾亲征去打仗,他怎么可能去呢?

所以汉景帝对晁错就很不满,他就又召见了一个叫袁盎的人。因为这个袁盎曾当担任过吴国丞相,景帝想听听,他这个曾经在敌后工作的人是什么想法。结果就是因为这次召见,晁错的生命就到此为止了。

因为袁盎,是晁错的政敌。

袁盎当时知道了这件事,就请求汉景帝先把左右旁人支走,然后他说:七国叛乱目的在于杀晁错,恢复原来封地,只要斩晁错,派使者宣布赦免七国,恢复被削夺的封地,就可以消除叛乱。

前面说了,汉景帝是很冷血的人,晁错只不过是他的棋子而已。他听完袁盎的话后,就封袁盎为太常,令他秘密出使吴国媾和。大约十多天后,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和廷尉张欧,非常默契的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汉景帝批准了这道奏章。

此时的晁错还毫不知情。汉景帝派中尉到晁错家,下诏骗晁错上朝议事,车马经过长安东市时,中尉突然停车,向晁错宣读皇帝诏书,当街腰斩尚穿着朝服的晁错。可怜晁错就这么一脸懵圈的被当街拦腰斩杀,场面血腥恐怖。

后来,晁家满门抄斩。当初晁父的猜测,一点也没有猜错。



晁错之死,既冤也不冤。

说他不冤,在于七国之乱是他挑起来的,自然也应该由他结束。你既然敢下手,也就应该有办法平这事。而他无法负责,他就只能以死谢天下。

说他冤,在于他是真的一心为公,纵观他的一生,算是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并没有为自己谋什么私利,他所想皆是为刘家天下。结果汉景帝居然把他给卖了。即便说他闯下了大祸,需要让他当替罪羊,他也不该是这是满门抄斩的凄凉死法。(在人情事故这方面,汉景帝还不如建文帝。起码朱允炆一直到失踪为止,都没有出卖自己的心腹黄子澄、方孝儒)

不过冤与不冤,都不重要了。因为晁错被满门抄斩后,七国联军并未因此撤兵。吴王刘濞知道开弓就没有回头箭了的道理,既然已经翻脸了,退回去,将来也是个死,所以他便直接自称东帝,根本就不见袁盎。跟汉景帝也摆明了态度:你必须退位!

汉景帝为此大骂了袁盎一顿。此时的他,又后悔诛杀晁错了。但是人已经杀了,砍掉的脑袋又哪里能接回去呢?

后悔一番后,汉景帝总算冷静了。他此时想到了汉文帝曾经遗嘱过自己,国家有难时一定用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周勃的儿子,周亚夫。

汉景帝接见周亚夫后,把大致情况给他说了一遍。周亚夫听完后,也把自己的用兵方针说了一遍。大致的说就是:汉军先占据荥阳这个战略要地,派人死守。周亚夫自率主力进击闹腾最大,也最有钱的吴楚,另派有力之军,侧击相对较弱赵齐。鉴于楚人骁勇善战,周亚夫建议,让汉景帝的亲弟弟梁王刘武当这个肉盾。

周亚夫这个计划,从战略的层面上看,是上上选。他找准了天下的总枢纽荥阳,只要守住此处,先保证自己输不了,然后在梁军吸引吴楚主力后,自己再伺机而动。最后,汉朝也正是凭借此计划,平定了七国之乱。

不过这个计划,从政治的层面来说,是比较不正确。因为周亚夫和晁错一样,犯了一个方向性的错误。他拿当皇帝的亲兄弟做挡箭牌,到时候无论胜败,他都会变成皇帝与藩王之间博弈的弃子。

别忘了,梁王刘武可是窦太后的亲儿子。窦太后很喜欢刘武。

别忘了,汉景帝已经卖了晁错。他难道还会羞于再卖周亚夫?

这就好比,明知道天子御驾亲征,可以激发三军士气,但是绝大多数时刻下,没人敢这么跟皇帝建议。除非皇帝是像刘邦和李世民那种自己愿意御驾亲征的人。

当然,周亚夫的这个错误,是后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