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銘經典 深耕臨床

 自東漢張仲景以降,歷史上傷寒學家、經方醫家數不勝數,學術之爭鳴可謂百花齊放,代代不衰。近日,筆者拜讀張耕銘所著《傷寒耕讀錄》,受益匪淺。該書分為《傷寒耕讀錄一:理法方藥,醫海去蕪存菁》《傷寒耕讀錄二:性命雙修,醫路霹靂精誠》(以下分別簡稱《耕讀錄一》《耕讀錄二》)兩冊,側重點有所不同。現將其內容略述如下。

  醫海去蕪存菁

  《耕讀錄一》脫胎於作者在大學的歷次講座。就體例而言,不同於尋章摘句、考證考據、連篇累牘地解釋條文。它是一本解析與答疑《傷寒論》疑難要點的書,其中許多文章都穿插了實時問答,直截了當而又簡約靈動。書中列舉條文,順便回答相關疑難點或分享作者對該條文的思考與心得,再附以作者的臨證醫案,使這些臨證疑難點與關鍵要素得以佐證。

  該書很多篇章也突出了中西醫之間的見底對比,用六經辨證結合現代病理生理知識,剖析了很多危重症與疑難病的辨治與轉歸,給人以啟發,帶動讀者更深入理解作者所構建的《傷寒論》理法體系。

  作者眼中的六經醫學體系是一套獨立的中醫學體系:第一,《傷寒論》可以獨立於《黃帝內經》而自成體系,六經系統並不能與《內經》論述的臟腑經絡劃等號;第二,《傷寒論》的六經系統擁有自己的一套成熟且成體系的認知人體的方法,在病生理轉換、診斷治療以及預後轉歸判定方面一脈相連,臨床中不可將其割裂或對立看待。作者認為“六經鈐百病”,臨證可以先判定疾病的六經歸屬,而後確定表裡虛實寒熱,繼而精準地遣方用藥。

  作者認為《傷寒論》之所以叫“論”而不叫“經”,原因有三:一者此書極有可能為仲景口述之書,乃平素臨床舉枚總結之結集;二者此書行文構架極為靈活,不當死讀,而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與仲景達成臨床教學之互動;三者“論”乃總論、方法論之意,具有一定靈活性與整合性,後世中醫人可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與發揮。

  另外,作者也認為六經並不是實質性的載體,而是古代病理生理學的集合產物,同時也是解決疾病的簡化渠道。這一觀點解答了一些《傷寒論》醫學體系中關於六經辨證的問題。同時,作者也嘗試將六經辨證體系從紛繁複雜的條文中提煉出來,以便於讀者充分感受並理解支撐整個傷寒學術綱領的骨骼與精髓。

  以上便是作者治學於六經醫學體系下的傷寒學術脈絡,其溯源紮根於《傷寒論》理法,諳熟且匯通了中西醫生理病理知識,從而實現各種疾病的調御。長期從事《金匱要略》教學與經方臨證的山東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王詩源對該書作者作出如下評價:“勤銘經典,深耕臨床,耕銘可謂是當代中醫經典思維的‘寶庫’。”

  醫路霹靂精誠

  《耕讀錄二》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記錄並剖析了作者在學習《傷寒論》過程中遇到的諸多重病、疑難病案例及相關聯的《傷寒論》原文,但體例和語氣較第一本已經開始出現轉換;第二部分則包含了作者在讀書臨證之餘對於“醫、人、世、事”的沉思與體悟,從中可以看出作者作為一名青年中醫是怎樣看待世間生老病死的。毫無疑問,這樣的心理素質與洞察能力源於作者較為深厚的學養,這似乎也是他著書寫作的源頭與動力。

  《耕讀錄二》的立意在於希望為讀者的中醫臨床與生活帶來些許啟發,所引導的是一種哲學思維。作者在書中真誠地為我們刻畫出他心目中的中醫世界,或許看似並不一定有多麼美好,但是卻飽含深沉、質樸與敬意。

  人生在世,每個人的內心都會遇到很多不堪的事,更會身受病苦。只有學會轉化,從中獲得愛的力量,才會溫和柔軟地面對世間,實現療愈與解脫的目的。對於醫生而言更是如此,因為我們也同樣肩負著與患者共悲歡的責任。作為一名中醫,這也是一生必備的修行。可見該書作者的成就並非單單來自《傷寒論》,還在於他所經受的臨證壓力與動力,以及對於多種人文知識的廣泛積累。

  筆者認為,少年強則中醫強。像該書作者一樣熱情善良、有膽有識的青年中醫是未來中國乃至世界醫學之脊樑。當這一大批青年中醫人真正歸來時,才是中醫真正復興之時。

文源:中國中醫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