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方程能夠改變世界?質能方程是什麼?它是怎麼改變世界的?

第一部分,質能方程是什麼?

在中學物理課,我們學過相對性原理,這是牛頓力學的核心思想之一。1864年,麥克斯韋提出了電磁理論。這與相對性原理產生了矛盾。 這時愛因斯坦登上了歷史舞臺,他打破了絕對空間的思考框架,提出了相對時間與相對空間的概念,也就是愛因斯坦在1905年創建的狹義相對論,並用狹義相對論的思維推導出質能方程。

不同於牛頓,愛因斯坦認為:存在不同的參考系,就存在相對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兩者交織在一起,形成了“時空”的概念。

狹義相對論背後有什麼基本原理呢?

第一個是相對性原理,在所有參考系中,物理學規律都是一樣的;

第二個是光速不變原理,在所有參考系中,真空中的光速恆定不變。

根據這兩條原理,愛因斯坦推導出了質能方程式:E=mc2。時間和空間、質量和能量,原本是這些概念是彼此獨立的,質能方程式把它們緊密聯繫起來,從而顛覆了牛頓力學的傳統觀念。

在這個簡單的方程式中,我們可以讀出三條重要的信息:

第一,質量和能量在本質上是等價的,質量是靜止的能量,能量是運動的質量;

第二,光速在這種等價性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是宇宙空間中最特殊、最奇妙的速度;

第三,愛因斯坦的美學理念,他追求的是物理本質上的關聯等價性,以及數學形式上的簡潔直觀性。

第二部分,質能方程給我們的世界帶來了哪些改變?

一、GPS定位系統的運轉,依賴於相對論。

對於高速運行的衛星,時間要比地球緩慢,要保持GPS衛星和多個地面觀測站的時鐘精確同步的話,就必須考慮相對論的修正效應。當你試圖校準天上和地面上的時鐘時,你就會發現,必須滿足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才行。如果沒有相對論,每天都會積累巨大的定位誤差,定位系統很快就不能用了。

二、重原子核的裂變,開啟核能時代。

所謂重原子核裂變,一個典型的反應是,鈾235吸收一箇中子之後,轉化成鈾236;而鈾236的裂變,除了釋放出較輕的原子核,還釋放出大量的能量,其實就是電磁輻射。不過,裂變反應不是輕易發生的,需要裂變物質達到一定的質量,鈾235發生裂變反應的臨界質量是50公斤,差不多一個足球那麼大。一公斤鈾核的裂變,釋放出來的總能量高達80萬億焦耳,相當於完全燃燒掉兩萬七千噸優質煤所釋放出來的光和熱!所以核電是一種超級高效的能源,同時也是清潔能源。與原子彈爆炸不同的是,核電站發電讓裂變過程變得穩定可控,而且一旦發生故障就可以關閉核反應堆。

核能的發現和使用,不僅是科技史上的一大步,同時也是政治軍事史上的一大步。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1945年,美軍投放到廣島和長崎的兩枚原子彈,它們殺死了超過10萬人,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三、利用輕原子核的聚變,人類可能擁有第二個太陽。

所謂核聚變,就是質量小的原子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原子核發生碰撞聚合到一起。在這個過程中,中子逃跑出來,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正是太陽發光發熱的能量來源。

原子核聚變釋放的能量也是氫彈爆炸的可怕威力所在,核聚變釋放的能量比核裂變大得多。地球上一枚氫彈爆炸的話,發出的光在月球上都能看見。如果將核聚變反應變得可控,生產出我們可利用的電能,豈不是就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也就是我們設想的“人造太陽”。這大概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即便核聚變反應可以控制,也很難創造出反應發生所需要的條件。科學發展的進程是難以規劃的,當人類社會進入高度文明階段,核聚變或許會是成熟能源。

E=mc2,這個神奇的方程式告訴我們,質量和能量本質上是等價的,因此可以相互轉化,世界就是按照質能方程在運行。在質能方程的基礎上,人類創造了GPS定位系統、核電站、原子彈、氫彈,質能方程改變了這個世界,並且,這個改變,還將繼續發生。

什麼方程能夠改變世界?質能方程是什麼?它是怎麼改變世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