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教育達人鍾老師曾透露:GDP的增速低於2,將沒有素質教育

文/童教 曾冠茗

昨天在一家教育綜合體的公號文章看到這個說法,很震撼,印象非常深刻。


01

暫停


2月13日,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在員工會議中說到:“6個月之後,可能全國60%的純線下中小教育機構都會倒閉,活下來成為第一重要的。所以我下決心做壞人,全員3.5折工資5個月,最核心高管零工資,一月統一半折。”

現在是4月21日,晚上十一點,兩個月過去了,很多地方公佈的學校開班,基本上都在五月份,而線下教培機構什麼時候能夠開班依然是遙遙無期。關鍵問題是,即使能夠開班,招生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更關鍵的問題是,線上教育快速增長,一方面,K12輔導的頭部機構早已經佈局好,另一方面,國家也動員教育資源實施網絡的免費教學。

在這種情況下,線下的K12輔導機構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雖然線下教育有線上教育所沒有的好處,但是現在對於家長來說,最好的選擇就是線上。最先倒下了可能是各種託管類的機構,然後是K12輔導機構,接著是琴棋書畫,舞蹈,武術,游泳,大腦教育等素質類機構。


疫情,讓全世界按下了暫停鍵。

雖然我大中華最先把持住局面,大中型企業復工復產恢復得還不錯,但是全世界及中國的消費疲軟是板上釘釘的事實,那麼,中國對外貿易也將受到嚴重影響。拉動GDP的三駕馬車,消費,出口貿易和投資,其中兩架馬車跑不起來了。所以,國家最近在推動超過十萬億的新基建,各省市將會陸續出臺數十億的消費券來刺激消費,就是這個邏輯。因此,整體GDP增速全年來看,絕對不會低於2,好看一點在4以上,這是歷年來最低。


按照開篇鍾老師的說法,如果中國的GDP跑不起來,將導致素質教育的萎縮,這是很有道理的。


大多數老百姓都是中小微企業就業,或自由職業,或務農,而中小微企業在此次疫情受到的傷害是巨大的,起碼半年內很難恢復到正常水平。此次疫情在全球流行,發達國家可能很快能夠控制,但是很多不發達國家,將會持續很久的時間。


可以非常肯定的事實就是:在未來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的時間,全中國人都是要戴著口罩做事情,小朋友要戴著口罩上學。一方面是保命要緊,另一方面,錢袋子緊了,消費的慾望就低了,再一方面,網上又有替代低風險、低消費的選擇,線下的K12,素質教育就真的變成“雞肋”了。


對於很多人來說情況很不樂觀,但是我有另外的看法。


02

升級


這是教培行業大升級,大轉折點到了,疫情只不過加速了它。


即使沒有這個疫情,這個轉折點也會很快到來。因為背後是技術革命。


信息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將會徹底將很多行業顛覆,教育行業也不例外。


可以預見,人工智能將會取締普通教師的工作,這是遲一點或早一點的問題,遊戲化的教學設計,採用上癮機制,讓很多小朋友一旦玩上就趨之若鶩。


這些巨頭為了吸引流量,開設免費的課程,也就是人家將你收費的課程免費了,而且做得比你還好。


即使不是教培巨頭做這樣的事情,國家也會出於教育的公平性問題---也會做這件事情。為什麼?隨著遠程教育技術軟硬件的成熟,國家將會搞教育扶貧,全中國的教育資源不公平的狀況將會改變,即使是山區的小朋友也能夠和北京海淀區的小朋友一樣接受同樣的教育,那些最優秀的老師一個人就可以面向全中國直播。


其實,國家已經開始行動了---下面這個是:


海峽兩岸教育達人鍾老師曾透露:GDP的增速低於2,將沒有素質教育


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


關鍵是:免費,全部都是免費。


這種情況下,你說說,普通教師的未來在哪裡?K12輔導機構,素質教育機構的未來在哪裡?


03

趨勢


客觀的接受事實是人的生存智慧。


那麼大量教育機構倒閉,大量的教師將如何生存,教師將如何自救,就是要好好思考的問題。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流行著一個口號:“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是,這個口號並非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口號,而是上世紀50年代的口號,只不過是在恢復高考之後重又流行而已。這個口號強調數理化的重要性,因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用現在的話來說,它的流行其實是底層技術發展的需求決定的。


90年,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面向世界開放,這時全面學習英語的旋風開始颳起。瘋狂英語,新東方是那時候起來的,因為出國留學,有更多的機會。馬雲同學很聰明,那時候也努力學習英語,結果真跑到國外去,並發現了互聯網的機會。


00年,是學電腦的狂潮,電腦技術,電腦軟硬件。


10年,是移動互聯網的時代,應用層面,微商,電商。


過去的三十年是GDP高速增長時期,也是素質教育蓬勃發展時期。


現在,20年呢?


以前是學好數理化,後來是英語,再後是電腦,手機的應用。


現在乃至未來是內容的時代,輸出為王的時代---而輸出簡單歸結為演說和寫作。


演說這個說法有點高大,換個說法,就是一邊演一邊說---直播。


直播大量出現是勢不可擋的趨勢,讓中國人個個都變成了戲精,個個都是張藝謀導演。未來中國拍出全世界最多的視頻,隨著中國的強大崛起,中國的文化也開始藉助這些視頻向外傳播---李子柒有沒有聽說過,國外都很紅了,應該要頒發文化傳播使者稱號才對。


她向人傳播的是中華文化裡面的田園生活的文化,田園生活的智慧:自然,寧靜,不爭,和諧,自給自足,勤勞能幹


現在很多老師被迫開始嘗試直播,但是現實會啪啪的打臉,直播也是一門技術活,是綜合能力的表現。


現在可能還有一點紅利,就是你直播吃飯、釣魚都有人看,但是在未來,這個行業也會高度的專業化,職業化,垂直化,對人的要求是極高的,你想要脫穎而出,就要好好的思考,你真正能夠給人帶來什麼價值?


說到底了,教師轉型做直播,本質上是經營和服務好你原有的客戶,如果這個都沒有,請停止幻想---裡面是無盡深坑。


04

寫作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寫作更加重要。直播要看臉,看綜合能力,看團隊甚至比拼設備,畢竟像曾老師這種顏值又高,又會寫兩句的人其實不是多數人。


所以,寫作特別重要,它已經變成像九十年代的英語那樣---是一種潮流的需求,是剛需中的剛需,是21世紀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技能。


所謂的自媒體,所謂的個人IP,這些看起來不一樣的詞語,其實背後就是信息時代內容生產和傳播的工作者,相對於體力勞動者,他是腦力勞動者,是智慧工人。


大勢所趨,這個群體將強勢崛起。


不管你是搞什麼類型的培訓,再不會寫就真的吃大虧了


很多年前,我認識一個牛人數學老師,中科大少年班畢業的,他和華為副總裁李一男,百度總裁張亞勤這些牛人是一個班的同學。他教數學特別好,按照他的教學方法,小孩子幾個星期就可以學完幾年的內容,並且通過考試。


他的教學水平很厲害,但是不太會寫東西,也不喜歡搞直播,宣傳做不出去,沒人知道啊,就曾老師知道,但是曾老師又不愛學數學,而且過了年紀。


所以,不管你是從事什麼教育培訓的,琴棋書畫,數學英語,史地生,早教幼教都要有一種通用的能力---往信息互聯網輸出的能力

(唯一的解釋:所有人都在互聯網上)。


演說和寫作你必須得有一樣,而兩者之中,寫作尤為重要


對於孩子來說,他現在面對的是大語文時代,寫作佔大頭,尤為重要。


在未來十年二十年之後,這個孩子面對的是信息互聯網極度繁榮的時代,恐怕輸出能力已經變成極度需求的能力。


備註:更多信息大家可以看看我那篇:用寫作對抗疫情後的世界是不是你的意淫


用寫作對抗疫情後世界是不是你的意淫?

疫情中和疫情後,教師的出路何在?或許從日本的發展可以看出端倪。


日本的經濟水平不一般,至少領先中國十年甚至二十年以上。你看他現在是高技術大企業壟斷;中小企業製造小而美專業化程度極高,精益求精;個人職業者提倡職人精神,匠人精神,做到極致。


紀錄片《壽司之神》裡面描述的小野二郎,專注70年做壽司,現在95歲了,還在捏壽司,奧巴馬都忍不住去吃,但是你要吃上他的壽司,你必須預約,而預約排隊的時間最少提前一個月的時間,一餐15分鐘,每人最低消費3萬日元起,摺合人民幣2000元。


你能不能用一生的時間“努力一輩子”只做一件事,做出讓人“值得一生等待的壽司”,還是“努力一陣子”就放棄了。


有人總結得很好---現在還遠遠沒有到拼天賦的時代,不斷的努力就夠了


這麼多的教師,不管是什麼科目的,未來也是要高度的專業化,做到極致,很多會轉變成自媒體,職人,匠人。


素質教育永遠都不會消亡,將會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更加繁榮,但是會變得更加專業化,沒有兩把刷子靠糊弄是行不通了。


結論


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是底層背景色,疫情扮演的助推,它的出現將會導致一切行業更加的專業化、垂直化加速到來,一個全民學習,終身學習,學習革命的時代宣告來臨。


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趁著其他人還在幻想的時候,自己開始悄悄的加倍努力學習,不斷打磨自己各種能力,讓自己更加專業,更加職業,更加強大。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人是活到老學到老,現在要改成:人是要爭取活到老學到死。


還有一句:學寫作,不管大人小孩,認準曾冠茗,零秒思維寫作,洞察寫作世界,用寫作洞察自己,洞察世界,死磕寫作,做到極致,沒錯的。

好課推薦:


歡迎點擊左下角 “瞭解更多”,瞭解曾老師的零秒思維寫作。


(報名即送:零秒思維寫作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