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了,天该真正的热起来了,今儿您弄口儿啤的?

吃了吗您呐?没事儿的话,您喝口啤的?聊会儿!您肯定知道双合盛、听老人们说、早年间、他们刚开始生产啤酒的时候、每天在西单商场的橱窗里、放上一杯、北京人不知道它叫什么、就知道他是喝的、就知道早上放到那儿、到了晚上那沫子还是那么多、后来拉洋车的觉得新鲜、花了三俩大子弄了杯喝、闻着有股子马尿味儿、可喝到嘴里凉咝咝、到了肚子里一股凉气、痛快、他们一传十、十传百、正是他们促使小酒铺接纳它、啤酒!

我这多说一句、您可别小看那拉洋车的、它是高收入者、只要不嫖不赌、没有战乱、攒个三五年的能在城圈子周围买个小院!

小时候看见那些板爷往小酒铺里送、啤酒是用铅皮做的罐子装着、中间有一个阀门、外面用个一米左右的铁皮桐子箍着、一是对铅皮罐子的保护、二是在车上好碼和装车卸车方便。

七十年代末因为长了工资、人们开始起着哄架着秧子、有了拿着暖壶和钢铝盆儿到那小酒铺去打啤酒、等到了八十年代初、各单位又开始发了奖金、大北窑的北京啤酒场从此满足不了北京小酒铺的需求了、瓶啤、绿标的燕京和北京的白牌儿开始摆上百姓餐卓、青岛也有、喝它您得去新桥儿和北京饭店、买它得要外汇卷儿的!

要说热闹得说伏天儿、奖金刚搁在兜里、哥几个就约好了、下班直接的就奔了饭馆、有打啤酒的、有买菜的、也占桌子找凳子的、那是耍鸡贼!喝啤酒也有耍鸡贼的、于是、就有了一个规定、不喝完三升啤酒、不能上厕所!三升、倒到了一块得有一洗脸盆!

那会儿、常喝啤酒的都知道、北京有四大凉、也就是四个地儿、那的啤酒比别的地的供应量要多、一个是和平里新鲁饭馆、那的菜毛八七的给的量大、二是北海公园里头简易餐厅、北海后门进去往西走、仿膳的边上、我爱吃那的法国大香肠和那个酸黄瓜条、再有就是八面槽对面的小酒铺、那儿卤的素丸子、今个想起来还让我叭叽嘴!最后就是东四把角的青海餐厅、他是二十四小时候昼夜开门、要是到了周六的晚上、那啤酒喝的、到了最后真有接那刷罐水当酒喝的、也是、多少比那凉水有点儿啤酒味儿!

到了九十年代、不知道您还记得不记得、北京有这么一句广告语、北京第九景儿、家家喝燕京!

要说造化、还得说今、一进了六月、广场开始了啤酒屋、您要对瓶吹、那得论打的叫、要不弄桐五升的、往桌子中间一架、喝一杯您自己打一杯、再看那啤酒、德国的就有好几种、不用琢磨、不用算、现而今、咱们这得有四十八国联军伺候着!

喝归喝、不过我还得悄声的跟您一句、脾虚胃寒的、喝的时候您真的还得搂着点儿!

(转自老北京网:散淡逸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