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奇说:德国葡萄酒到底分几级?

曲奇博士 恳谈葡萄酒

正文之前的插播:恳谈夏日酒庄有机葡萄汁已经到港清关入库,自明天起开始全面发货,请查收。

对于这个问题,相信熟悉恳谈的朋友很多都会脱口而出——六级啊,不就是从小房级到贵腐王么。咳咳,其实吧,这六级都是最高级里细分的级别。谁有这个误区,只能充分证明您被恳谈惯坏了。

辣么,德国葡萄酒到底分几级呢?

德国人性格严谨,骨子里就喜欢给自己定些条条框框,然后以严格执行为乐(只有高速限速除外)。举个例子,在德国不是所有的啤酒都能叫啤酒(Bier)。根据法律规定,啤酒酿造的原料只允许用四样东西:水,麦芽,啤酒花和酵母。真正纯天然无添加,多一样都不能叫啤酒,不然在德国违法。

扯远了,说回正题葡萄酒。葡萄酒在德国按等级分四大类,由低到高分别是:Tafelwein(日常餐酒),Landwein(地区餐酒),Qualitätswein bestimmter Anbaugebiete(特定产区优质酒)以及Prädikatswein(谓称酒)。根据德国人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民族性,葡萄酒这种关系到生活情调甚至生活质量的大事自然一定要搞个法来规定一下。举几个例子大家感受下。

最低等级Tafelwein(日常餐酒):根据2009年新版欧盟葡萄酒市场条例(EU-Weinmarktordnung),日常餐酒Tafelwein这一名称原则上官方已停止使用。欧盟内部管这个级别统称葡萄酒(Wein)。而在德国,本级别的新名称叫Deutscher Wein ohne Herkunftsbezeichnung,意思是‘无产地标识的德国葡萄酒’(德国人真是不嫌名字长啊)。

Landwein(地区餐酒)比普通葡萄酒(就是上面的日常餐酒)要高一个级别。在德国,葡萄酒要达到这个倒数第二低的级别有什么要求涅,葡萄酒法第22条有明文规定:

1. 至少85%的葡萄必须由标识的产地出产,其余葡萄也必须产于其余法定地区餐酒产区;

2. 不能浓缩;

3. 必须由当地指定且每年年检合格的地点灌装。

此外,葡萄本身的糖度必须达到3约氏度(看看后面就知道,这么低的糖度简直令人发指,怪不得排名倒数第二)。当然,这个等级是允许在酿酒过程中额外加糖的。

Qualitätswein bestimmter Anbaugebiete (Q.b.A. 特定产区优质酒)作为德国优秀葡萄酒的中坚力量,标准自然是更加严格。这个级别所有酿酒葡萄必须来自德国十三个法定产区之一,而且只能是获批的葡萄品种(国宝大牛袁隆平爷爷幸亏在中国搞水稻,要是去德国搞葡萄,估计就郁闷了:)。

根据各产区自己的规定,这个等级的天然糖度必须达到50-72度(比低一等级的地区餐酒高了十大几倍二十多倍啊,有木有)。这个等级的葡萄酒都必须通过严格的检验,各项指标都合格之后才可以在酒标上印上官方检验编号(amtliche Prüfungsnummer)。而有幸天然糖度高于72度的,就可以(但不一定)有机会光荣的跨入最高等级。

德国葡萄酒中最高的级别,金字塔尖是Prädikatswein(谓称酒)。谓称酒一词从2008年启用,原名 Qualitätswein mit Prädikat(Q.m.P. 有谓称的优质酒)。所谓谓称(Prädikat),有点像咱们说的荣誉称号。是一种荣誉,也是符合要求才会颁发的一种称号。根据德国人不厌其烦的性格,在金字塔之巅的谓称酒之中,又分了六个等级(熟悉恳谈的同学估计此时都是恍然大悟:):

1. Kabinett小房级,天然糖度最低73约氏度;

2. Spätlese 晚摘级,天然糖度最低85约氏度;

3. Auslese 逐串精选级,天然糖度最95约氏度;

4. Beerenauslese 逐粒精选级,天然糖度最低125约氏度;

5. Trockenbeerenauslese 干浆逐粒精选级(贵腐王),天然糖度最低150约氏度。

6. Eiswein 冰酒,该级比较特立独行,不是按糖度来的,是靠天吃饭的。需要天然条件下零下8度以下冷冻(把葡萄放冰柜里冻住的不算),采摘并且榨汁,由此酿成的葡萄酒才能成为冰酒。糖度通常与贵腐王比肩。

对严谨的德国人来说,晚摘级和冰酒的起源居然纯属意外。欲知详情,请回复‘葡萄酒分级’,仔细看谓称酒的各种趣闻。这里不断提到的糖度,回复‘解惑系列’,里面有专文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