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打罵,父母這6個行為,更讓孩子傷心害怕,你做過幾件?

比起打罵,父母這6個行為,更讓孩子傷心害怕,你做過幾件?

直接打罵孩子,是最直接對孩子發洩情緒的一種方式,也是很多育兒專家、父母都抵制的一件事情。

但是,比打罵孩子,更傷孩子的是父母的這六個行為。

一、對孩子沒有耐心

對孩子的問題敷衍了事,比如孩子洗臉刷牙、上床睡覺、穿衣上學都一直用不耐煩的面孔對待孩子,孩子叫爸爸,就直接一句“找你媽去,問你媽去”。

比起打罵,父母這6個行為,更讓孩子傷心害怕,你做過幾件?

這樣給孩子的感覺是:我是個累贅,是個多餘的。慢慢的,孩子不敢再跟你說話,小心翼翼,總怕打擾了你。

二、苛刻的對待孩子的朋友

比如孩子的朋友來家裡玩,不許小朋友動家裡的東西,不分東西吃給小朋友,苛刻的對待孩子的朋友。

這樣會讓孩子覺得很沒面子,好像讓自己的朋友看到了自己非常不好的一面。慢慢的,孩子不敢讓別人認識自己的父母,怕別人看不起自己。

比起打罵,父母這6個行為,更讓孩子傷心害怕,你做過幾件?

三、貶低自己的孩子

總在孩子面前提孩子的缺點、不足,這樣會很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可能在面臨一件事情的時候,孩子的潛意識裡就會出現:我不行,我很差勁。

四、在別人面前打罵孩子

不管在什麼地方、什麼時間,不管不顧的直接痛罵甚至動手打孩子。遇到這樣的事情,孩子可能會覺得很難堪,根本原因不是因為你們打了他,而是因為讓別人看到他的父母不愛他。

比起打罵,父母這6個行為,更讓孩子傷心害怕,你做過幾件?

五、偏心

家裡不止有一個孩子,做到一碗水端平基本是不可能的,儘管自己努力讓自己去做到。偏心過重的父母,對兩個孩子的成長都沒有好處,一個成了溺愛,一個可能會造成過於倔強,或者極端的性格。

六、過多的傾吐

過多的對孩子吐訴苦水,或者讓孩子過於瞭解家庭困苦,讓孩子產生巨大的壓力。這樣的孩子最突出的一個表現就:過於懂事。任何事不敢麻煩父母,不想讓父母為自己操心,這樣的孩子最後可能會很勤勞刻苦,但是他的心靈很脆弱。

小結:打罵孩子不是最讓孩子受傷傷心的事情,就像看得到的危險並不可怕,就怕看不見的背後有危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