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可能是封建时代最仁慈的一位皇帝

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宋朝的鼎盛,体现在经济的繁荣与文化的鼎盛上。

他可能是封建时代最仁慈的一位皇帝

陈寅恪

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朝代像宋朝一样。无数的文坛巨匠不断跻身于权力的高峰,并以极大地毅力来推动变革。一个个闪亮登场却又黯然离去。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曾巩、司马光等等,这些闪耀的名字在文坛中留下令后人高山仰止的高峰。

宋朝变革多,党争也严重。但仔细看看这些改革者的命运,又不得不令人赞叹,他们一个个竟都得善终。王安石终老金陵,死后谥号“文”,无限哀荣;司马光谥号“文正”,追赠国公等等。宋给予文人以极高地位,“文以靖国” 营造中国文治盛世。而造就这一伟大帝国的宋太祖赵匡胤正是开创宋朝仁政的开始。

孟子曾言:“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

每次王朝更替都充满了杀戮,秦攻灭六国,收缴天下铁器,妄图以强权来建立一个万世王朝,却不想秦以暴力,二世即亡。汉唐五代,杀人越多者,天下越乱,而宋太祖赵匡胤靠仁慈夺取天下,不戮一人。并立下了勒石三戒,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这是在人治独裁制度下所能达到的最好的、最开明的、也是最有效的制度安排。

他可能是封建时代最仁慈的一位皇帝

王朝争霸

难能可贵的是,宋代历朝皇帝都还算听话,让太祖的这几条中国历史上迄今最为开明的政策,得到了切实的执行,达三百年之久,可以说这是有宋一朝三百多年的大宪章,也是同时代世界各国中最开明的大宪章,它从根本的制度上确保了宋朝所以成为中国文明的最高峰。

赵匡胤作为唐末五代十国混战局面的终结者、宋朝的开拓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心地清正,嫉恶如仇,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不近声色,崇尚节俭,以身作则等等,不仅对改变五代以来奢靡风气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而且深为后世史学家所津津乐道。

他可能是封建时代最仁慈的一位皇帝

赵匡胤

我只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赵匡胤的仁慈。

周世宗亲征南唐楚州时,因为城内抵抗强烈,使周军受了很大损失。城破之后,周世宗恼怒,下达了屠城的命令。赵匡胤不敢违抗君命,就以整顿部队为名,拖延进城,好给百姓留足逃命的时间。但是其他将领已经在烧杀抢掠了。赵匡胤率兵进城,刚到一个巷口,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个吃奶的孩子还在捧着母亲的乳房吮吸,可他母亲的头颅却早已不知了去向。赵匡胤心酸流泪,派人找来一位中年妇女,给了她很多钱帛,委托她把孩子带到这个巷子里养大成人,并且下令兵将们不得到这个巷子里骚扰。这项命令,使得整个巷子里的人们都免遭了杀戮。人们感戴这个小孩子的恩德,就把巷子的名字改了,改成了“因子巷”。

宋太祖生逢五代乱世,人都靠着弑君弑父夺得天下大位,各路军阀只相信自己手里的刀,哪有仁慈可言,但是为何赵匡胤生活在这样一个混乱的年代,却没有染上什么恶习,甚至成为一个真正有仁德的皇帝呢?

他可能是封建时代最仁慈的一位皇帝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由几道书局出品、凤凰FM、蜻蜓FM、懒人听书推出的深圳大学王立新教授的音频节目《王立新讲宋太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