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朝不亡,中國會有近代屈辱史嗎?

明朝是自秦始皇大一統以來漢人建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趕走蒙古人以後,朱元璋定都南京宣佈明朝成立,後來又出了個朱棣在篡位後將首都遷到北京以利於對困擾中國千年的北方遊牧民族進行打擊,同時也能夠加強對北方重鎮的控制,所以這也有個廣大網民的“天子守國門”一說,後來到了崇禎的時候,由於正處於小冰河時期,老百姓沒飯吃明朝又沒錢賑災,快遞員李自成起義,外有滿人後金政權已佔領遼東,終於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滅亡,之後吳三桂放清軍進關打敗李自成和南明政權,中國進入了大一統的清朝,但是由於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導致中國在近代以來一直被動挨打,於是便有了滿清誤我200年一說。

如果明朝不亡,中國會有近代屈辱史嗎?

那麼如果明朝不亡,打敗了李自成叛軍,那麼明朝將會怎樣呢?

1、疆域

如果明朝消滅了李自成、張獻忠叛軍,可以說內地會穩定下來,但是對於後金政權,明朝最大的可能就是以長城為界,不再征伐遼東,為何這樣說?明朝自永樂大帝開疆拓土之外,雖後有萬曆三大徵,但其實兩場都是對內,一場對外的也只是保衛附屬國而已,而沒有去主動征服,也就是明朝自永樂大帝之後,都是守成的皇帝,再沒有主動發起對外戰爭過,包括蒙古在北方200年卻不見明朝再有徵伐,而且還主動放棄哈密,由此可見,明朝也不會主動去征伐後金,雙發極有可能以長城為界。而1639年1639年,蒙古的顧實汗進軍西藏,消滅了藏巴汗,統治青藏高原明朝自顧不暇而且明朝對於西藏的統治原本也是名義上的冊封,所以明朝也不會主動收回西藏,臺灣是肯定要收回來的,不僅是鄭成功,在之前明朝就4次收復臺灣,所以臺灣是肯定收回來的,所以如果明朝不亡,很可能會僅剩漢地十三省家臺灣,而且此時沙皇俄國也從西邊來了,後金和蒙古很可能被沙俄吞併,如此就是明朝與沙俄以長城為界了。

如果明朝不亡,中國會有近代屈辱史嗎?

2、經濟

明朝中後期中國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再加上明朝是一個更加包容的朝代,明朝不拒絕高科技和厲害的武器,因為明朝當時大量的購買了葡萄牙人和英國人的艦船和武器,比如紅衣大炮和佛郎機,而且明朝已經回自己製造佛郎機,所以明朝很有可能會繼續擁抱先進的武器和科技,這讓明朝的經濟會更加繁榮,但是明朝終究是儒家思想,重農輕商,很可能不會走資本主義道路,而僅僅是在武器上得到大力的發展。

如果明朝不亡,中國會有近代屈辱史嗎?

3、軍事

明朝是一個非常硬氣的朝代,如果當時沒有滅亡,那麼繼續大量採購和製造西方先進武器,足可以使明朝與西方抗衡,因為鄭成功就是通過購買英國艦艇和武器將荷蘭人打跑,所以明朝無懼列強,而且就算是明朝打輸了,也絕不可能割地賠款,只會放話一句“等著,你不滅了我我就一直和你打,打到你離開為止”,這從明朝歷經三次才將葡萄牙從福建打跑一樣,打不過我也不認慫,找機會還是要和你打,絕不會出現滿清的“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如果明朝不亡,中國會有近代屈辱史嗎?

如此,明朝不亡的話,很可能也會成為一方列強,只是領土相較於小了很多,但絕不會有清朝那樣的屈辱史。網友們你們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