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汉武帝之母王娡到底有多厉害?

一个人的历史

王娡从罪臣之女到入宫为妃,在储君之争中导致刘荣太子之位被废,扶持田蚡杀死窦婴(窦太后窦漪房侄子)壮大外戚势力,虽说中间有运气成分在,但岂能没有一点手段?

从罪臣之后到入宫为妃

(太后王娡)

王娡的母亲叫臧儿,乃是西汉之初燕王臧荼的女儿,臧荼后因“谋反”兵败被杀。家道中落,臧儿之后嫁给平民王仲为妻,生有一子两女,儿子名叫王信,长女便是王娡,次女名叫王儿姁。王仲死后,臧儿又改价给长陵的田氏为妻,生有两子田蚡和田胜。

王娡成年后被嫁给平民金王孙,婚后生有一女名叫金俗。再后来,臧儿找人为自己和子女进行相面,相面先生姚翁言,“王娡乃是大富大贵之人,会生下天子。”

于是臧儿将王娡从金家接回,辗转找人送入太子宫,夫家金王孙不愿意却又无可奈何。入太子府不久,王娡便被刘启注意到,之后极为受宠。受宠后王娡又将妹子王儿姁也带入太子府。

王娡得宠后,陆续为刘启生下了三个女儿。汉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农历六月,汉文帝去世,刘启继位为帝。而同年,王娡又为刘启生下了一个儿子,便是后来的汉武帝刘彻。

储君之争

(馆陶公主刘嫖)

汉景帝刘启的皇后乃是薄皇后乃是薄太后(刘邦妃子)的侄女,一直不受宠,因此未能诞下皇子。

汉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按照立长的原则,长子刘荣被立为皇太子,刘荣的母亲则是景帝的宠妃栗姬。

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刘嫖为了保持夫家的地位,除了在窦太后(窦漪房)面前极为受宠外,还经常给景帝进献美女,一度很有权势。为了使自家地位长久稳固,在刘荣被立为太子后,便想和粟姬联姻,将自己的女儿陈娇嫁给刘荣为妃。但粟姬极为善妒,由于刘嫖经常给景帝进献美女,因此极为讨厌刘嫖,对于刘嫖的联姻建立断然拒绝。

刘嫖无奈,于是转而找到景帝的另外一位宠妃王娡,提议将陈娇嫁给王娡之子刘彻,王娡知道刘嫖有一定影响力,于是欣然同意。金屋藏娇这个成语指的便是刘彻和陈娇。

之后刘嫖便不断给景帝进言,导致粟姬渐渐失宠。而王娡更是瞅准时机,鼓动大臣上书要求立粟姬为后,这让景帝以为粟姬私下联络大臣,一怒之下废掉了刘荣的太子之位。

前元七年(公元前150年),刘启废掉了皇后薄氏,立王娡为后,刘彻为皇太子。

扶持田蚡杀死窦婴

(武安侯田蚡)

武帝初年,由于改革之事,以窦太后为主的保守派与汉武帝发生冲突,导致大臣王臧、赵绾先后自杀,支持改革的宰相窦婴、太尉田蚡先后被废,甚至连汉武帝的皇位都差点不保。还是在馆陶公主刘嫖的运作之下,汉武帝的皇位才被保住。

这件事使王娡意识到,仅仅扶持刘彻继承大统是不够的,窦太后在朝中的权势太过强大,自此之后王娡开始逐渐培植自己的势力。在不与窦太后产生冲突的情况下,王娡开始围绕武安侯田蚡和周阳侯田胜逐渐扩充自己的势力。

建元六年(前135年)五月窦太后去世,窦氏开始逐渐失势,王娡借机大肆提拔田蚡的门客为官,这使得窦婴的门客开始大肆投靠田蚡。

之后,由于田产之争,田蚡和窦婴产生冲突,双方冲突由此逐渐升级,最终导致东宫廷辩的爆发。王娡则向汉武帝痛诉,“如今我还在,就有人敢对付我弟弟,我死了之后,还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子呢?”

窦婴和田蚡之争最终田蚡胜出,以窦婴被处斩结束。不过之后不久,田蚡也“因病”去世。


汉武帝毕竟是个有为之君,他也看出了外戚专权的威胁,因此自此之后外戚的势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王娡也算拿的起放得下,对于卫青、霍去病等卫氏外戚的崛起,王娡并未再次争权,还经常赏赐卫青等人。


香茗史馆

王娡其实也算是名门之后,虽然她的父亲是个普通人,但母亲臧儿是燕王臧荼的亲孙女,只不过臧儿没捞到过上什么好日子,臧家由于臧荼起兵起兵谋反被杀而家道中落,臧儿只能嫁给平民王仲为妻,并生了一子两女,王娡就是臧儿的长女。臧儿在王仲死后又改嫁给长陵田氏,生下了田蚡、田胜两个儿子。

王娡成年后便嫁给了平民金王孙,而后生下了女儿金俗。本来王娡可以像一个普通民妇一般在平淡中终其一生,但又一次臧儿找人为子女相面,算命先生告诉臧儿说:"王娡是大贵之人,会生下天子"。臧儿听后就把王娡从金王孙家中强行接了回来,又托了很多的关系把王娡送进了太子宫。相貌出众的王娡很快便得到了太子的宠幸,为太子生了三个女儿,被封为美人。

据说王美人在怀着刘彻的时候,梦到一轮太阳扑入腹中,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太子,太子很是高兴,并认为这是富贵之兆。而后文帝去世,太子即位,是为汉景帝。景帝即位当年,王娡生下刘彻,王娡也已经贵为王夫人。王夫人以其出众的美貌和智慧深的景帝宠爱,更是借妥善解决梁王刺杀爰盎一事得到了窦太后的信赖,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按理来说,刘彻只是十皇子,与太子之位没什么关系,且按照立长的原则,景帝已经立刘荣为太子。可偏在这个时候,刘荣生母栗姬因厌恶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刘嫖而拒绝了刘嫖的联姻提议,说什么也不让刘荣娶刘嫖的女儿陈娇,刘嫖因此十分恼火。王娡在这时成为了刘嫖最理想的联姻对象,便将女儿陈娇嫁给了刘彻,至此王娡与刘嫖的联盟达成了。此后,刘嫖抓住各种机会向景帝进言说栗姬的坏话,加上栗姬自己不争气得罪了景帝,逐渐失宠。王娡盯准这个机会让大臣劝谏景帝立栗姬为后,景帝以为栗姬勾结大臣,一怒之下废掉了太子。王娡被封为皇后,刘彻被立为太子,景帝死后,刘彻即为,是为汉武帝,王娡因此成为皇太后。

王娡从一个普通民妇变成母仪天下的皇后,并为自己的儿子登上地位铺平道路,可谓女中翘楚。除却运气的成分以外,这与王娡聪慧的头脑和过人的政治胆识是分不开的。


国家人文历史



一个罪臣后裔的二婚女怎么就能母仪天下,孩子以后还君临天下了呢?前方高能预警,福垊本条回答,让您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了解历史文化,关键是它还能对您改变命运、走向成功给予启迪呢。

人生成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确定的因素是您做正确的事再正确做事!

女怕嫁错郎?不怕,大不了重嫁!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沉沦!王娡她妈二婚改变了家庭的命运,王娡她妈迫使王娡二婚改变了她家族乃至大汉朝的命运。臧荼的梦想让他家的女人做到了!王娡她妈臧儿,父臧衍。祖燕王臧荼,为汉高祖所诛,臧衍入匈奴,为罪臣!王娡初嫁金王孙,生一女金俗,王娡即把金王孙给休了——理由是算卦能当皇后。福垊以为算卦是记录的历史套路,很不符合逻辑,很不靠谱。实际情况是臧儿再下一盘很大的棋。怎么才能让臧家崛起。



看到刘嫖这名,想必有人鄙视、不屑然后耻笑,直接怀疑她父母的智商!您想多了,不是二声是一声,更何况嫖(piāo)的本意是轻盈样——魔鬼身材。刘嫖为了她富贵能名副其实,成为了皮条,哦,不,是月老姐姐。通过献女于弟,做人生赢家。因为她是馆陶公主,她弟乃大汉太子刘启。



臧儿应该是获取这个消息后,以厚礼、美言、人情跟馆陶公主接上了头。而且刘嫖也看上了王娡,一拍即合金王孙也就理解成了孙子了。问题是太子就不介意二婚吗?窃以为,太子还以为她是处女呢!

合纵连横,欲擒故纵,掌控后宫



能被馆陶公主看上,也说明了王娡长得不沉鱼也得落雁,且秀外慧中脑聪明。当时后宫最受宠的是齐人栗姬,人美还有儿。而太子妃是薄太后包办的薄妃,估计长相不突出,关键不育。



栗姬受专宠,胸无城府,干脆直接,还持宠而娇,对抢生意的公主姐姐不满意都写到脸上了。喜新厌旧,男人明显,帝王更明显,更何况王娡比栗姬年轻啊。此时王娡正是十七岁那年的雨季!加上王娡人品好,人缘好,伺候的太子也好,对窦皇后就更热情了。不久就生儿育女了。王娡还把她妹妹王也拉入宫中。汉景帝即位头一年,未来的汉武帝闪亮登场。



前154年,立栗姬子刘荣为太子。馆陶为了讨好栗姬,更为了自己的富贵。将献女变成了献女儿,想和栗姬联姻,馆陶当时都灰头土脸了。选来看去,王娡是蓝筹股——皇上宠爱,刘彻是潜力股——聪明好学懂事。两家就这样联姻了



七国之乱后,窦太后最喜欢的儿子刘武卷入其中,邹阳找王信(王娡他哥)托王娡吹枕头风救刘武。王娡办到了,窦太后就更喜欢她了,而汉景帝也更喜欢她了,疏不间亲她这是劝亲!而栗姬得罪馆陶后,馆陶拿小木人陷害她。汉文帝是不问苍生问鬼神,汉景帝也信巫蛊但不深,也宠爱栗姬,心里不快也忍了。但馆陶和王娡已经联手了,在她俩的努力下,汉景帝对栗姬疏远了。



有次汉景帝病了,想得有些多,以为大限将至,就对栗姬说了很多好话,大抵是太子即位,要善待皇帝的妻儿。栗姬的表现很恶劣,她以为汉景帝真的要挂就把以前受的委屈向皇帝爆发。皇帝本求安慰得到的却是发泄。汉景帝心都碎了。



因为薄皇后失宠被废,大家都对皇后位都有想法。最有资格的当属栗姬,但栗姬做为当事人不好说。汉武帝他妈“帮”栗姬,栗姬很感动,感觉王娡是宫中最好的妹妹。托大臣在朝堂上说:子以母贵,母以子贵而让景帝册封栗姬为后。结局是大臣处死,太子被废,栗姬打入冷宫。王娡和她妹妹还有同姓的异姓的哥哥弟弟以及儿子成为了汉朝最大的赢家!

只要我们跟对人,做对事,无论男女改变命运并不难。可不要生搬硬套的走二婚嫁人的路子。家庭破裂的黑果,福垊不背,也背不动啊。用智慧改变命运,悟友们,加油!


福垊

汉武帝母亲王娡,是一个厉害的人物,为了汉武帝,生活的一直很小心,很谨慎,每天生活的都兢兢战战,就算做了太后,也是这样,知道窦太皇太后死后,才算是真正的放松的活着。


王娡在没有进宫之前,嫁给的是姓金的,后来她的母亲他送进宫去。之后被汉景帝刘启看上,给汉景帝生下平阳公主和汉武帝刘彻。

虽然如此,王娡知道皇宫里的勾心斗角,所以处事很小心谨慎,总是显的不争不抢,对窦太后也是事事遵从,从不敢我一点违背。所以王娡一直是尊上的。

后来馆陶公主和栗姬关系不好,刘彻又说出金屋藏娇的话,经过馆陶公主的帮忙,同时栗姬行事又过于张扬,最终汉景帝废太子刘荣,改立王娡的儿子刘彻为太子。


汉景帝驾崩后,刘彻成功的登基为帝,立陈阿娇为皇后,但是王娡知道,自己儿子虽然已经为帝,但是皇位并不稳固,因为大权都在窦太后那里。

可是汉武帝刚登基为帝,就想有一番作为,跟窦太后的思想相互矛盾,年轻的汉武帝开始怎么是窦太后的对手,毕竟窦太后经文帝景帝和现在武帝三朝,肯定有过人的手段。

最主要的是窦太后最宠爱的儿子是梁王,汉武帝太想有一番作为,可是手里没有多少权利,这样就和窦太后多少有些矛盾。窦太后也知道汉武帝现在刚登基为帝,太年轻,还不能更好的处理国家大事。


其实窦太后虽然不赞同汉武帝的做法,但窦太后心里想的却是大汉天下。窦太后有时的做法,虽然不被汉武帝理解,却有时是为汉武帝扫清道路,并非像吕后专权那样。后来汉武帝称为一代明君,多少有窦太后的影响!

王娡担心自己儿子皇位不稳,所以对儿子是处处安慰,不要操之过急,对窦太后却是事事遵从,不敢违背。

直到窦太后死后,王娡才放下心来,不在担心自己儿子,才真正的有做太后的威望。

在汉武帝之前的太后中,吕太后专权乱政,薄太后教儿有方,窦太后匡扶幼主,王太后尊上爱上。


除了吕太后被后人多有评论,但是吕太后的治国能力却是很强的。薄太后,窦太后,王太后三人还是不错的!

所以,王娡虽然在治理国家方面不如吕太后,窦太后,但是在教育儿子上还是可以的,并且帮助汉武帝登上帝位,以及后来劝诫儿子,都体现出王娡的高明之处!


中孚鉴

汉武帝的生母王娡,妥妥的二婚女人幸福的典范,在古代,多少女人拥有着好命能够近得皇帝,但是有好运的却没有几个,而王娡却那么的幸运得到命运之神的垂青,不仅作为一个离异妇女进入皇宫,更是凭借着成熟女人的魅力和智慧俘获了皇帝,最后还生下了一个伟大的皇帝儿子,着实让人妒忌。

王娡家族是个落魄的贵族,祖父臧荼曾经因为造反被刘邦所灭,从此以后臧家就败落了,母亲臧儿是燕王臧荼的亲孙女,臧儿生了三个孩子,老大就是王娡,次女王皃姁,儿子王信。臧儿的前夫只是一个平民,不久病故之后又改嫁姓田的并且生了两子,也就是田蚡和田胜。不得不佩服母性基因的强大,前后生了几个孩子都是人中龙凤。

跟所有的父母一样,都想要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臧儿已然年老色衰,没有了女人的资本,因此就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女儿身上,原本那个时代,平民上升的机会少之又少,刚开始臧儿并没有能力为自己的孩子做些什么,于是王娡的头婚只嫁给了一个老百姓,并且有了孩子。但是臧儿有一天却突然想到了给全家人算命,于是请了个先生到家中,结果令臧儿欣喜若狂,两个女儿都是大富大贵之人,特别是王娡。这样一来正好涨了臧儿的信心,于是就软磨硬泡的让王娡离婚并且将两个女儿都送到了宫中。

或许是因为皇帝见惯了太多的清纯靓丽的妃子,王娡这样的成熟女人在后宫佳丽之中简直就是一股清流,于是自然引起了太子刘启的注意,论美貌,她们姐妹在宫中我想绝对不是惊为天人,但是命运就是这么琢磨不透,太子偏偏就临幸了她们。于是王娡也开启了她的外挂人生。刘启登基即位为汉景帝,王娡的妹妹先后生了四个儿子,但是妹妹红颜薄命,生完孩子不就就病故了,王娡则成了臧儿唯一的指望,这里不得不佩服她们强悍的生育能力。

本来王娡前三胎生的都是女儿,可是第四次怀孕的时候,她告诉汉景帝说梦到一轮太阳扑进腹中,真假不说,这下可把汉景帝高兴坏了。后来生下来刘彻以后,后宫大戏正式上演,王娡利用与馆陶长公主的关系将太子刘荣的生母栗姬挤出局,刘荣被废,王娡成为了最大的赢家,儿子被立为太子,她自己也成为了皇后。由此开启了她的成功之门。

这样一个平凡的女人,从一届贫民到最后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一路走来也许惊心动魄,但是王娡却笑到了最后,果真如那个先生算命所言大富大贵。不得不说王娡的运气真的太好了。


枫桥不夜泊

燕王之后,贵不可言

汉武帝之母王太后王娡是槐里人,他的母亲叫臧儿。臧儿是从前项羽所封的燕王臧荼的孙女。臧儿先嫁给槐里的王仲做妻子,生的儿子叫王信,还生了两个女儿。王仲死了以后,臧儿就嫁改嫁给长陵的一个姓田的人,生的两个儿子分别叫田蚡、田胜。 臧儿的大女儿嫁给金王孙做媳妇,还生了一个女孩。


有一次臧儿给自己的两个女儿算命,算命先生说他的两个女儿将来都会大富大贵,臧儿就把两个女儿视为奇货,而且把已经嫁给金家的大女儿夺了回来。金家十分生气,坚决不肯退婚,臧儿不管金家是否同意,就把她女儿王娡送到太子宫里做了美人。

景帝之宠,薄氏之没

太子果然宠爱王娡,一连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当她怀上那个男孩时,曾梦见太阳落到了她的肚里,他把这事告诉了太子,太子说:“这是要生贵人的征兆。”还没等她把孩子生下来,孝文帝就死了,太子孝景帝即位,王夫人也在这时生下了儿子。


在这以前,臧儿已经把小女儿儿姁送进了太子宫里,小女儿儿姁一共生了四个儿子。 在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薄太后就从薄氏家族中选了一位女子做太子妃。等到景帝继位以后,就立这位妃子做了薄皇后,薄皇后因为没生儿子,所以失了宠。等到了薄太后死后,景帝就把薄皇后给废了。

栗姬之妒,刘嫖之谗

景帝的大儿子叫刘荣,他的母亲是栗姬,栗姬是齐国人,景帝立了刘荣做太子。当时长公主刘嫖有个女儿,想给太子刘荣做妃子,栗姬是个嫉妒心很强的人,他看到景帝身边那些美人都依靠长公主的引荐,得到了景帝的特别宠幸,而且都超过了自己,就整天在那里埋怨发火。当长公主想把女儿嫁给她儿子时,立即一口拒绝了长公主,怎么也不肯答应。


长公主想把女儿给王夫人的儿子做妃子,王夫人满口答应。从此长公主就对栗姬不满,每天在景帝面前说栗姬的不是,她说:“栗姬每次跟你宠爱的那些夫人、妃子聚会时,经常在背后诅咒和谩骂她们,用谄媚魔道害人。”孝景帝因此开始怨恨栗姬。

废储另立,王娡为后

景帝曾经身体不舒服,心情很坏,他们把已经封王的几个儿子托付给栗姬。对她说:“我死了以后,你要好好对待他们。”栗姬听了很生气,不肯答应景帝的要求,还说了些不中听的话。景帝对栗姬更加愤恨,不过虽然心里怀恨,但还没有发作。


长公主每天在景帝跟前夸赞王夫人的儿子这也好那也好,景帝也觉得不错,而且还有过去梦日入怀的奇事,只是要不要废太子一时还拿不定主意。王夫人了解到景帝怨恨栗姬,就趁景帝怒气未消之际,暗中派人怂恿大臣们向景帝要求立栗姬为皇后。

有一天负责礼仪典章的大行官对景帝说:“俗话说儿子跟着母亲显贵,母亲跟着儿子显贵,现在太子的母亲还没有封号,应该立她为皇后。”景帝听后大发脾气说:“这是你应该说的话吗?”于是论罪审判就把这个大行官杀掉,同时把太子刘荣废为临江王。


栗姬由从此更加愤恨,可又见不到景帝诉说,就这样忧郁而死。最后景帝立了王夫人为皇后,他的儿子为太子,又封王皇后的哥哥王信为盖侯。

武帝继位,王门三侯

景帝去世,太子继承尊号为皇帝,尊奉皇太后的母亲臧儿为平原君。封田蚡为武安侯,田胜为周阳侯。 景帝一共有十三个儿子,一个做了皇帝,其他十二个都封了王。王太后的妹妹儿姁死的比较早,她的四个儿子也都封了王。王太后的大女儿的封号是平阳公主,二女儿是南宫公主,小女儿是林虑公主。



盖侯王信的嗜好是喝酒,而田蚡和田胜贪财,并能说会道。王仲早死了,就葬在槐里,这时被追尊为共侯,还修建了陵园,划了两百家作为陵园封邑。等到平原君臧儿死后,就随田氏一起葬在了长陵,修建的陵园与灵文侯完全一样。

王太后是在孝景帝死后十六年,也就是汉武帝元朔四年死的,死后与孝景帝合葬在阳陵。王太后家里一共有三个人封了侯。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有野心,有城府,能忍耐,会做人,处事果决。活该她能从一个普通的已嫁农妇成为成为皇太后。

入宫为妃

王娡刚成年的时候其母藏儿就把她嫁给了一个农夫金家,后来有相师(合理怀疑,相师是个托)说:“王娡是大贵之人,会生下天子”,王娡也表示要试试。然后藏儿就把她从金家强行接回来,送给了当时还是太子的刘启。很快她就得到了刘启的宠幸。


如果说相师的话没有她的指使很难令人信服,因为她在怀孕的时候告诉刘启梦到一轮太阳扑入腹中,就把这件事告诉给太子刘启,太子说:“这是贵显的征兆。”

如果这话是从一个毫无心机的人口里说出来或许也就是一个巧合,但是王娡偏偏是个心机深沉的人。因为她进宫不久就因为害怕自己势单力薄,而极力向刘启推荐了自己的妹妹。她的妹妹很快也得到了宠幸。

帮助刘彻夺取皇位

王娡入宫后不但得到了刘启的宠幸,而且极力的讨取了窦太后的欢心。太后宠梁王,梁王曾派人刺杀爰盎,她便和哥哥王信一同去劝说刘启不要再追究了,因此得到了窦太后的认可。

窦太后的女儿馆陶公主希望把女儿嫁给当时的太子刘荣,但是刘荣的母亲栗姬因厌恶馆陶公主屡次给景帝进献美女而拒绝这桩婚事,公主怀恨在心。后来,馆陶公主和王娡商量把女儿嫁给刘彻。王娡满口答应,从此馆陶公主总在刘启面前说栗姬的坏话。


再加上栗姬也作死,刘启说他百年之后,希望栗姬能好好照顾他的孩子,栗姬出言不逊。刘启就开始讨厌栗姬。后来因为薄皇后无子被废,王娡就暗中派人向刘启上书说:“母凭子贵,希望赶快立栗姬为皇后”。刘启大怒:“这话是你该说的吗?”,便废了太子刘荣。立刘彻为太子。

刘启驾崩,刘彻继位,刘彻不喜欢皇后,她劝刘彻忍耐,因为窦太后还在世,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把他给废了。刘彻听从了他的建议。

虽然他也有心向窦太后那些,控制朝政。但是刘彻却没有给她机会。她也知道自己做不到了,也就放弃了。也算知进退的人。

总之,王娡是一个有心机,有野心,有手段的女人。她能从一个普通农夫成为一个太后,又能帮助刘彻当上皇帝,实在是一个能力很强的女人。


渔耕樵读

汉朝那个时候还是有很多有名的女性的,比如早期的吕太后,薄太后,窦太后以及汉武帝的母亲王娡。我印象中巧合的两个故事一个就是关于王娡的,另一个就是关于薄太后的。

王娡通常也叫做王美人,一生是非常传奇的。最离奇的就是她是二婚的,原本她嫁个一个普通的人家,还生了一个女儿。后来母亲给他算命说她能够大富大贵,于是,母亲让王娡和她丈夫离婚。按照道理来讲,她母亲这种做法真得是太不靠谱了。不过,王美人真的辅佐儿子刘彻登上太子位,最后大富大贵。

薄太后则更为离奇,她原本是个私生女,父母并不是合法夫妻,而是私自结合的。母亲给她算命说她以后会生下天子,当时她正式魏王豹的后宫。魏王豹听到这个消息真是高兴万分,只可惜魏王豹站错了队伍,被刘邦所灭。刘邦,大家都知道的,薄姬最后也进入了宫中。不过薄姬并没有得到宠。薄姬有两个关系很好姐妹,当时约定“富贵勿相忘”,后来这两个姐妹都被刘邦宠幸。一次刘邦听这两个人谈话,知道了这个约定。于是,刘邦便非常同情她,就召见了薄姬。后来,薄姬便剩下了有名的汉文帝。不过她地位很低,随儿子在代地做太后,基本不被人注意到。吕后之乱以后,大臣非常害怕太后的势力过于强大。薄太后家基本没什么势力,于是大臣便立了代王为汉文帝。


历史是什么

汉武帝之母王娡的经历可说是小人物励志逆袭成功的典范。从罪臣虎女已嫁妇人到离婚入宫获宠,以小小夫人纵横阖捭易储为后,朝堂中斗倒窦婴扶起田蚡确立外戚势力,其手腕、心计、智慧非同一般。

离婚入宫获宠。王娡的外祖父是在秦末举兵被项羽封为燕王的臧荼,后来因为反叛被刘邦所杀。他的勇气遗传给了他的女儿和外孙女,在听相士说王娡有贵人之相后,母女俩毅然决定王娡和丈夫离婚,抛下女儿金俗进了太子宫。

图片一:美貌多智王娡

成功上位册封为后。王娡美貌多智,得到太子刘启的宠爱,在刘启继位后被封为夫人,为刘启生下了有“贵显征兆”的儿子以后的汉武帝刘彻。王娡深得刘启爱重,在皇帝还在世,皇帝妻妾不称太后的世俗忌讳下先封刘彻为胶东王又封王娡为胶东王太后。王娡并不恃宠而骄,反而更加谨慎,小心侍奉窦太后,让兄长王信为窦太后最爱的儿子梁王求情,得到窦太后的亲幸。又亲近刘启的姐姐馆陶公主,为刘彻争取到了与公主联姻的机会,公主为了自己的女儿当上皇后,大力扶持王娡母子。终于,在公元前150年,王娡打败太子的母亲栗姬,被册封为后,栗姬的儿子太子刘荣被废,王娡的儿子,年仅七岁的刘彻被立为太子。王娡完成了普通民妇到一国之母的传奇逆袭。

图片二:生下有显贵之相的儿子

执掌朝堂,成为真正最有权势的人。刘彻继位后,王娡顺理成章被册封为皇太后,成为一国中地位第二的女性后(第一为窦太皇太后),王娡并未停下前进的脚步,她要在朝堂中有话语权,执掌真正的权力。窦太皇太后权威隆重,是当时真正的执政者,王娡利用窦太皇太后与其族亲丞相窦婴因政见不同罢免窦婴的机会,成功让她的母弟田蚡上位为相,成为她在朝堂的代言人,真正掌握了朝堂、后宫权力,成为汉朝最有权势的人。

图片三:汉武帝铜像

王娡以从一出身平民毫无后盾的起点起步,谨小慎微,善于在皇帝、太后、梁王、馆陶公主中间寻求支持,培植外戚,作为儿子刘彻的助力,不断为刘彻扫平前行路上的障碍,最终成就千古一帝。


驰骋古今

孝景皇后王娡,汉景帝第二任皇后,汉武帝刘彻生母。王娡也是名门之后,其母臧儿是当年项羽分封的十八路诸侯中—燕王臧荼的孙女,只是在臧儿成年之时就已家道中落,后嫁给了槐里的平民王仲,生下一子王信、两女王娡和王皃姁。王仲去世后,臧儿改嫁给长陵田氏,生下两子:田蚡、田胜。

王娡成年后在母亲安排下嫁给了一个普通农民金王孙,诞下一女金俗。后来臧儿找到了一个厉害的相士,说王娡有母仪天下的命格,将来能生下天子,臧儿一听高兴坏了,王娡知道后也想试一试,于是臧儿不顾金家的阻拦强行将王娡接了出来,托关系将王娡送进了太子府,金王孙愤怒不已,可是得罪不起太子府只能忍气吞声。

王娡也很争气,入府不久就得到了太子的宠爱,还把自己的胞妹接进府里共同伺候太子。王娡在太子府为汉景帝生下了三个女儿,在汉景帝登基那年,生下刘彻,位至王夫人。

在汉景帝册封的后宫里育有子嗣的且年轻的夫人,只有王氏姐妹二人(王皃姁生下四子),可见当时姐妹两宠冠后宫。值得一提的是王娡还颇受窦太后的喜爱。

王娡不仅争宠有道,还深谙夺权之法。

汉景帝皇后无子,遂册立庶长子刘荣为太子。汉景帝姐姐馆陶长公主一直希望自己的独生女陈阿娇可以成为皇后,于是有意将女儿嫁与太子刘荣,怎知刘荣生母—栗姬因不满馆陶公主经常给汉景帝进献美女,当场毫不客气的回绝了这门亲事,馆陶公主恼羞不已,起了废太子重立的想法。

这时,王娡看准了这个时机,主动巴结讨好馆陶公主、对其百般逢迎,久而久之馆陶公主觉得胶东王刘彻也不错,于是就有了“金屋藏娇”的故事。馆陶公主深受窦太后宠爱,与汉景帝感情深厚,一手策划废掉了刘荣,拥立刘彻登基,刘彻能登上帝位离不开其母亲的筹谋。

汉武帝登基之时,皇帝年幼,大权依旧掌握在窦太后党羽手中。王娡深知儿子帝位不稳,所以开始扶植外戚势力,利用兄长田蚡打压以窦婴为代表的窦太后势力,成为少年刘彻的政治后盾,一路谨小慎微周旋于汉武帝与窦太后之间,为儿子的帝王之路肃清障碍。

可以说,王娡是个聪慧幸运的女子,终其一生成就了一位千古一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