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死後,兒子住窯洞,睡覺還要帶著鐮刀和衣而眠

袁世凱是北洋新軍的創始人,清末時期推動近代化發展,辛亥革命的手推翻了滿清,確立民國,在1916年稱帝,當了83天的皇帝,就被趕下臺,在趕下臺之後的 三個月後,就因得了尿毒症不治身亡。

袁世凱一生兒女眾多,總共多達32個的孩子也給他留下了更多的孫子孫女,雖然袁世凱家財眾多,但是基本上在兒子輩就已經被敗光了,而且經歷過文化大革命,他的孫子輩在其中也受到過不少的迫害,現在能夠過得好的都是自己辛苦打拼出來的。這裡也就不一一介紹,只挑其中比較重要的一些來說。

袁世凱死後,兒子住窯洞,睡覺還要帶著鐮刀和衣而眠

袁世凱死後大兒子袁克定的人生也陷入了低谷,他開始在天津隱居了起來。1928年,袁克定辭去了開灤礦務局督辦的職務,徹底成為了一個平頭老百姓。日本人來了之後,袁克定也算有骨氣,拒絕和日本人合作,所以生活陷入了困境。1948年,袁克定的生活可以用窮困潦倒來形容了,於是就投奔了表弟張伯駒。新中國成立之後,在章士釗的安排下出任了中央文史館的館員,1955年在張伯駒的家中去世。

袁克文的一生,就像看一段最香豔又最清淡的傳奇。當初其父袁世凱要稱帝,他是持反對態度的。那時,富貴於他如浮雲,當富貴散去,富貴於他更虛幻。他“守得貧,耐得富”,眉目間自有一份從容篤定氣度。雖是天津青幫幫主,袁克文並不打打殺殺,愛溫潤地笑,常常利用自己在青幫的地位,為人排憂解難。袁家騮是袁克文的兒子,是近代有名的物理學家,曾經兩次獲得美國科技大獎,而他的兒子袁偉成也子承父業繼續奮鬥在物理學研究的道路上。

袁世凱死後,兒子住窯洞,睡覺還要帶著鐮刀和衣而眠

袁克良。相比大哥在官場上揮灑自如,相比二哥在情場上魅力四射,袁克良為人卻十分低調。作為一個名人的後代,袁克良家中財產不少,但他並不是沉溺於奢侈的享樂生活,而且是作為一個普通勞動者,兢兢業業的工作,為國家和人民作出了實事。袁世凱逝世後,袁克良就正是脫離了袁家,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了。

1974年,50歲的袁克良被下級派往山西慕雲山做綠化任務,外地雜草叢生,荒蕪死寂,環境非常惡劣,事先跟袁克良一同去的有十多人,經過一個月的,大家都受不了啦,全部走了,只要袁克良堅持上去,他說:“沒完成下級交代的義務,我沒臉下山。”

當時,為了解決住的問題,袁克良在半山腰上挖了一孔窯洞,白天上山挖坑種樹,晚上在油燈下準備第二天的乾糧;睡覺時為防狼群襲擾,他就把鐮刀放在枕邊和衣而眠;袁克良每天晚上住在一個十平米的窯洞了,這種日子袁克良一過就過了十年,每天挖坑、種樹、背水、澆樹都是一個人,六十歲時,本來袁克良該退休了

袁世凱死後,兒子住窯洞,睡覺還要帶著鐮刀和衣而眠

退休後袁克良沒有下山,他持續留在慕雲山植樹,一團體在這裡生活了十年,日子雖然苦,但這裡就像他的家一樣,他曾經無法分開了,直到如今袁克良曾經在慕雲山上住了40多年,經過這些年的綠化,慕雲山上生氣勃勃,一篇活力盎然的風光,森林掩蓋面到達80%以上,這一切都是袁克良的功績。

袁兵元是袁克良的三兒子,他是一位優秀的企業家。在父親影響下,袁兵元從小就熱衷於綠化事業,為了支持父親,幾十年來,他共為慕雲山的綠化事業投入了300萬元,還常年跟著父親奮鬥在慕雲山。袁兵元的公司有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員工每年都會多次義務上慕雲山植樹護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