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特種作戰的先驅

如果和漢唐盛世相比,我們今天要說的西夏,不過是撮爾小邦,不足掛齒,但是,考慮到它是我國古代少數民族所建,國土面積不過千里,卻能在與宋、遼(後面是金)兩大國的對峙中存在190年之久,那就不得不讓人對這個小國家刮目相看了。

西夏——特種作戰的先驅

西夏版圖

西夏以武立國,這大家是知道的,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西夏全盛時期也就300萬人口,卻可以拼湊出100萬大軍,凡年齡15以上及70以下的男丁,都必須進行登記並隨時準備入伍,甚至婦女,也被編入行伍。近代有人評價西方的普魯士(德國邦國)是“一支軍隊擁有一個國家”,這句話用來形容西夏,也是最合適不過的。在以武立國的傳統下,在全民皆兵的氛圍下,在戰爭割據的形式中,西夏,便成了軍事革新最理想的地方。

西夏正式成為一個帝國是在夏景宗李元昊登基之後,在此之前,李繼遷、李德明均對宋朝和遼朝稱臣,以附屬國自居。但李元昊繼位後,為達到前人所不能及的高度,為了給党項族帶來無上的榮耀,李元昊決定稱帝,這也便是將西夏擺在了南方的宋朝和北方的遼朝同等的位置之上,換句話說,也就相當於對宋遼宣戰。李元昊是當時最為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對稱帝之事謀劃已久,又對自己的國家國情十分熟悉,榮譽需要用戰爭換來,於是,他便在之前的軍事基礎上,再次改革軍隊,主要表現是特種化兵種的出現和應用。

西夏——特種作戰的先驅

李元昊

這些特種部隊涵蓋了當時主要的軍種,騎兵叫鐵鷂子,弓兵叫強弩兵,步兵叫步跋子。

所謂鐵鷂子,實際上是西夏的重甲騎兵。這支部隊共三千人,分為十隊,每隊300人,隊有隊長,擔任隊長的"皆一時之悍將"。除了人,鐵鷂子對馬的選用標準也十分嚴格,必須是西夏河西牧場中上等的軍馬,才可以歸入此類,故而幾乎每一匹馬耐力、衝刺力都可以得到保障,此外,人與馬都著西夏特製的冷鍛甲,這種戰甲為西夏獨有,既比其他的鎧甲輕,同時防禦力也遠勝於其他同時代的戰甲,一般的兵器,包括弓箭,都不易穿透。在戰鬥時,人與馬以鉤索絞聯,即便人戰死了,屍體也會一直騎在馬上。鐵鷂子是李元昊所創,一開始只用於皇家護衛,到後來逐漸演變為西夏騎兵的主力,用以衝鋒陷陣。

西夏——特種作戰的先驅

鐵鷂子

所謂強弩兵,其實之前各朝代已經出現過,在這裡西夏人不過是將它強化了(主要是弓弩)而已。據史料記載,西夏的弩的臂弓是用牛角製作而成,耐久性強,精度高,操作便捷,而弩所使用的箭支,也是西夏人用冷鍛技術造出來的,穿透力遠勝過當時的宋朝和遼朝的弩箭。強弩兵一般結陣操作,在鐵鷂子衝破敵人的陣型後,強弩兵發射弩箭,對沒有盾牌防禦的敵人進行絞殺。

西夏——特種作戰的先驅

強弩兵

所謂步跋子,其實就是山地特種兵。宋史中這樣描述:步跋子“上下山坡,出入溪澗,最能逾高超遠,輕足善走”。該兵種也算的上是因地制宜。當時的西夏佔據著黃河幾字彎以及河西走廊一帶,多山地,所以當地人在山林中奔走能力以及耐力都十分優秀,所以李元昊專門組建這一支軍隊,用於在山谷或者溪谷中接敵作戰使用。

這三支部隊大放異彩是在宋夏好水川之戰時。公元1041年,宋朝為徹底解決西夏之患,決定主動出兵反擊西夏。但因為謀不得當,宋朝大將任福的兩萬人馬被元昊包圍在好水川。李元昊先讓鐵鷂子衝鋒,打亂宋軍陣型,接著強弩兵幾輪齊射,宋軍傷亡慘重。宋軍想要突圍,不想漫山遍野的步跋子,截住宋軍大殺一陣,最後,兩萬宋軍,倖存的只有兩三百人,這也是宋朝歷史上少有的慘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