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廣門清法師答疑之敏感發問

印廣門清法師答疑之敏感發問


問:印廣法師,有一位淨土宗大師,在大會上批評您是“荒唐”“太膽大”“太危險”。

答:大師批評,是我的福報!求之不得啊!感恩不已啊!不過,請您講明白點,怎麼個“荒唐”而且還“太危險”?也好讓我改正,以免貽誤眾生。

問:那位大師說:您講《法華經》是真經,其它經都是方便法,是戲論法。難道《無量壽經》和《華嚴經》就不是真經了?他還說《法華經》是大乘的一部重要經典。但其它經典,你不能去否定,不能“是一非餘”。

答:大師其心慈悲,毋庸置疑。大師之說欠妥,不敢苟同。一、“真經”之說,是佛說。不是天說,不是人說,亦非印廣說。 1、《法華經》第二十一品“我等亦自欲得是真淨大法,受持、讀誦、解說、書寫而供養之”。“真淨大法”非“真經”而何? 2、《法華經》第二品“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唯此(特指《法華經》)一事實,餘二則非真”。“非真”即妄,說為“方便”是普勸,說為“戲論”是棒喝。 3、《法華經》第二十三品,佛陀尤以十喻(大海對諸水、須彌對諸山、月亮對眾星、太陽對諸暗、輪王對諸王、帝釋對諸天、大梵對眾生、闢支對羅漢、菩薩對諸賢、佛陀對諸法),褒《法華經》為大海、須彌、月亮……;貶諸餘經典為諸水、諸山、眾星……。首肯、獨肯、唯肯《法華經》“第一”、“最上”、“最明”、“最亮”、“最尊”、“經王”……佐證“真經”之說。 4、《楞嚴經》第四卷“雖復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淨妙理如恆河沙只益戲論”,復於第六卷“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旗幟鮮明佐證“真經”之說。 5、《楞嚴經》第六卷,文殊將勢至唸佛、彌勒唯識等二十四聖所代表的無量法門統統否定:“云何獲圓通”。亦是佐證“真經”之說。 6、丁福保著《佛學大辭典》中“十種邪”其中第八種是“善根邪”,第十種是“菩提邪”。此二皆為佛門內部方便之法。亦可佐證“真經”說。 7、中國全能大儒、三不朽聖人王陽明否定佛教,說為自私、無益於國家民族,正是否定三藏十二部經中的方便之法。而其心學精華“萬物一體”、“致良知”、“四句教”、“知行合一”,正與《法華經》、《楞嚴經》一心三藏,相通、相合。亦可佐證“真經”之說。

二、以上諸段經文,一目瞭然,毋須爭辯! 憑心而論,三藏十二部經皆佛金口說出!誰忍心去說個三長兩短啊!誰又膽敢去說個是非彼此啊!何況全盤否定!何況潑口惡罵!可是此罵此潑皆佛金口玉言!佛不說,你給我一萬個膽我也不敢說!佛叫說,你給我一萬個膽,我也不敢不說!

二問:那又如何圓解萬法平等?

答:一、“真經”之說,本是權巧;“平等”之論,亦是逗機。 《法華經》第二品“世尊,何因何緣,殷勤稱歎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難解之法?”據此當知,是佛將餘經說為方便,而將《法華經》說為“第一方便”。既為第一、二、三……之理,豈有“是一非餘”之事?否則,第一畢竟無流之源,二三倒成無源之流。理事相乖,還說個甚?

二、若按哲學命題,正與否定之否定規律相應。 法華妙義,先非後是,即非即是。果真讀懂法華是王,切實體悟萬法皆非,當下萬法即王!三藏十二部經、凡外諸說乃至有情、無情天地萬法無非妙蓮華!無非首楞嚴!無非釋迦、彌陀、觀音、地藏。無非當人當下一念隨緣變現而已啊。如夢中之人,夢中之事,夢境萬千,實為夢人自變自現!還談什麼真假、第一、平等!誰跟誰平等?又誰比誰第一啊!正由否定之否定而圓悟全體、圓通全體、圓證全體。

三、其實,真正“是一非餘”的,恰恰是《法華》、《楞嚴》、《心經》等圓教之外的無量經典與法門。如淨土的一句佛號,禪宗的破一切相見性等等……無非一門深入,不能統觀全局,徹照源底,才被《法華經》與《楞嚴經》“非餘”。三問:那麼,《華嚴經》統攝無量法門,怎麼也被否定呢?

印廣門清法師答疑之敏感發問


答:您太聰明,思惟殊勝,邏輯嚴謹!可謂無漏之問。

問:謝謝鼓勵!還是請您解釋。

答:“是一非餘”固是妄,“是餘非一”亦非真。一、《華嚴經》說了無量法門,卻不正說、明說、細說一心三藏。或者說是口頭禪式地模糊帶過,讓人難以看懂。 1、我們把它方便說為“是餘非一”。 2、亦有將其說為皇帝(喻《華嚴經》嫁公主(喻一心三藏),陪嫁的宮女太多太美太逗(喻無量法門),駙馬爺看花了眼(喻雜修),反而冷落了公主(喻不能明心見性)。 3、無量法門“是一非餘”,“是一”成了“執一”,“非餘”,成了排斥一切餘。不僅昧性,而且昧相。若論禪宗,“執一”則成了執性昧相、所執之性亦非“真真如性”(見《楞嚴經》卷七“將欲復真,欲真己非真真如性”)。“真真如”可不同於“真如”、“真性”、“自性”、“真相”……啊! 4、《華嚴經》“是餘非一”,“是餘”成了統攝一切餘,“非一”,成了忽略一、模糊一、似是而非一乃至不見一。雖有全相,卻難見一,終至執相昧性,亦昧於相。 5、《法華經》先是後非,先非後是,即非即是,即是即非。如《楞嚴經》卷四說為“離即離非,是即非即”。二、是故當知:如來正法,不是“是一非餘”,也不是“是餘非一”,也不是“非一非餘”,也不是“是一是餘”。而是“非一非不一、非餘非不餘、此餘非彼餘非不彼餘。總講“非一非餘,即一即餘。非此非彼,即此即彼”。此即如來命脈“不二法門”。若言是一,森羅萬象,宛然現前;若言是二,無非一念。若言此即是彼,彼此異相重重;若言此不是彼,無非一念變現。復喻於夢,若言是一,夢境萬千;若言非一,唯一夢人。若言彼此是同,萬象紛然不可開交;若言彼此是異,唯一夢人所變所現。行人於此,當細體味! 2016.9.24印廣門清法師

印廣門清法師答疑之敏感發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