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二手車交易時不該做的8件事,不然容易吃虧

禁忌一:慌忙交訂金

如果你對這款車還沒有全面瞭解,對車輛信息還沒有完全把握,那就不要著急交訂金,按照有關規定,如果用戶不在合約期內付款提車,訂金不會退還。很有可能因為違約造成無端損失。

經驗分享:二手車交易時不該做的8件事,不然容易吃虧

  禁忌二:重點關注某一方面

車輛需要考慮綜合性能比較,需要考慮外觀和車架、發動機和變速箱、底盤、電氣系統等,選擇的時候不要“一根筋”,關鍵時刻要理智!比如很多女孩子買車,一般只關注外觀好看與否,其他一概不論,但是買車是用來開的,綜合性能才是重點,所以理性選擇才是王道。

  禁忌三:只看一款車

二手車與新車的最大不同在於其個性化,尤其是供應車輛不一定符合購買方的意願,比如車輛的型號、顏色、配置、價格等。因此,選擇二手車按照價格空間和功能需求來圈定車輛,而不能只看一款車,否則容易造成價格偏差,購買價格偏高等,貨比三家總不會錯的。

經驗分享:二手車交易時不該做的8件事,不然容易吃虧

  禁忌四:太過堅持己見

購買二手車,不僅要對車輛狀況有相對了解,還要清楚車輛的手續等複雜問題,只有真正從事這一行業的人員才能很好掌握。所以買車時,多走訪幾家店鋪,多聽聽從業人員的建議,綜合理性考慮。

經驗分享:二手車交易時不該做的8件事,不然容易吃虧

  禁忌五:虛假報價信任無疑

二手商品的最大問題在於價格的不透明化,車商給出的價格裡都是有“水分”存在的,一般會比較高。因此,買車的時候必須砍價。因此,買車前要做好功課或找個懂行的人一路,不要聽信車商報價,也不要輕信路邊、網絡等虛假報價,以最終成交價格為準,找正規商家洽談交易。

  禁忌六:行家一出手100%知道有沒有

雖說從業者或汽車維修工會很懂車,但在實際交易過程中,即使最好的評估師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常規情況下是有10%的失誤率普遍存在,這也是需要多個評估師共同作業的必要性。即使用戶找專家幫忙,但是在出了問題的時候能有效解決,還是要按照正規程序簽署合同,專家可以相信,就算專家是神仙也有打盹的時候。

  禁忌七:以公里表為依據

很多用戶在購買二手車時都以公里表作為依據,但是目前國內對於里程錶的檢查和鑑定並不完善,調錶情況在二手車市場是普遍情況。以公里表為依據有一定有不確定性,除非賣家在簽訂合同的時候明確註明公里表顯數字真實性有保障,里程僅作參考,實際的車況才是重點。

經驗分享:二手車交易時不該做的8件事,不然容易吃虧

  禁忌八:手續代辦更省心

很多人認為二手車交易過程太過繁瑣,找代理公司辦理會比較方便。但是,由於在辦理過程中需要用戶簽訂一些文件和證明,如果找公司全權代理,那麼會因過程中出現很多用戶不瞭解箇中細節而出現糾紛和後續問題,比如養路費、登記證、身份證等等。因此代辦雖然方便,但是轉移登記表格、合同等重要的文件還是要用戶自己看和自己確認簽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