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提升到A+級,增加10項新配置——朗逸新老款對比

上汽大眾朗逸在國內緊湊級家用轎車市場已是家喻戶曉,作為一款"最懂中國人需求"的車型,自上市後月均銷量穩定在3萬輛左右,常年霸佔緊湊級轎車市場銷量冠軍的寶座。

2008年6月25日,隨著第一代朗逸的誕生,如今該車在中國汽車市場已經走過了10個年頭,截止到2018年4月,朗逸的累計銷量已經突破350萬輛(包括Lavida家族衍生車)。今年5月25日,全新一代朗逸正式上市,新車售價為11.59萬-16.29萬元。頂配車型相比上一代車型增加了3000元,這多出的3000元不僅可以買到全新MQB平臺以及更強勁的動力和加長的尺寸,還能獲得10項新的配置。

除此之外,全新朗逸和老款車型還會同堂銷售,由於新款車型的上市,老款朗逸在終端環節會有幅度巨大的優惠,按照地區不同,會有些許差別,不過普遍都在2-3萬以上。所以對消費者來說,新款與舊款的價格差距並不小。

定位提升到A+級,增加10項新配置——朗逸新老款對比

配置:3000元多買10項新增配置

定位提升到A+級,增加10項新配置——朗逸新老款對比

本次我們進行對比的兩款車型均為朗逸的最高配車型,頂配車型相比上一代增加了主動剎車/主動安全系統、倒車影像、自適應巡航、自動駐車、GPS導航、8英寸中控液晶屏、LED前大燈和日間行車燈、以及後排空調出風口和空調分區控制。作者個人認為在這10項配置中,主動剎車/主動安全系統以及自適應巡航、自動駐車等功能比較實用,畢竟作為家用轎車而言,安全性以及駕駛輔助才是最符合消費者需求的配置,提升安全性、減緩駕駛疲勞。

定位提升到A+級,增加10項新配置——朗逸新老款對比

雖然是換代車型,但老款車型的高配版一些配置是新朗逸高配版沒有配備的,如真皮座椅、後排中央扶手、後排杯架、內/外防炫目後視鏡、後視鏡電動摺疊等。其中後排中央扶手和杯架的減配是作者最不能理解的,這項配置雖然日常實用頻率不多,但在長途旅行時,可減少後排兩名乘客的乘坐疲勞。要知道,後排中央扶手和杯架幾乎已成為標配,大部分自主廉價車都有所配備,而全新朗逸對該項配置的減配無疑是在拉低自己的身份。

尺寸:MQB平臺使其尺寸大增

尺寸上,全新一代朗逸的車身尺寸為4670/1806/1474mm,軸距為2688mm,老款車型的尺寸為4605/1765/1460mm,軸距為2610mm,全新車型的尺寸相比現款而言,整整增加了一個級別——當然,仍然不及競爭對手卡羅拉的2700mm。值得一提的是,全新朗逸的後排坐墊長度有所增加,這也是歸咎於軸距的加長,一改此前為了"偷空間"縮減坐墊長度而導致的久坐不適情況。

定位提升到A+級,增加10項新配置——朗逸新老款對比

不過全新一代朗逸得益於大眾集團MQB平臺的優勢,相比於此前老款上已近20年高齡的PQ34平臺,MQB平臺是大眾集團借鑑多個平臺的研發成果,該平臺所生產車型之間零件通用性更高,橫置發動機的佈局可以調整輪距、軸距和懸掛,進一步提升駕乘感受。因此,更換平臺後的全新朗逸,不僅駕駛感受得到了增強,且尺寸也隨著平臺的更換得到了提升。一個更加直觀的變化:老款車型上那個反人類的旋鈕式座椅調節也被調整為更舒適的扳手式。

動力:搭載1.4T高功率發動機

動力方面,全新朗逸頂配車型依舊搭載的是1.4T發動機,只是採用的是高功率版本,最大功率為150馬力,峰值扭矩250N·m,這臺1.4T發動機幾乎可滿足日常代步需求。

定位提升到A+級,增加10項新配置——朗逸新老款對比

全新朗逸這臺1.4T發動機相比現款車型的低功率版參數有所提升,這也讓其可以和英朗、思域等車型展開較量,至少在動力上不會與競爭對手拉開太大差距。不過,搭載1.4T高功率版的朗逸Plus在加速性和推背感上要優於現款在售車型。

此外,全新的1.5L EA211自然吸氣發動機上增加了排氣側VVT技術,帶來的直接改變就是——把工信部百公里油耗做到了5.4L。不過,這項古老的技術豐田等友商在很久以前就已普及,在自然吸氣車型上,大眾仍顯得誠意不足。

總結:全新朗逸的改變有目共睹,從尺寸的增加到配置上的改變,實際上把銷售定位拉高到了A+級。本次對比的為頂配車型,配置上可以說是有增有減,但增加的配置都符合消費者的日常需求,並不是一些雞肋的配置,減少的配置在整體上無傷大雅。購買全新朗逸的消費者大多數以中配、低配車型為主,頂配車型也很少有人問津,因此在新車上市的前段時間,老款車型的頂配版優惠幅度高達4.8萬元,確實是個不錯的入手時機。

定位提升到A+級,增加10項新配置——朗逸新老款對比

不管怎麼說,對於購買全新朗逸的潛在消費者而言,作者還是推薦購買中配車型,但由於新車剛上市不久,在優惠幅度和產能方面都不如老款車型充裕,因此現在購買全新朗逸朗逸還不是時機,不妨可以考慮老款的高配車型。而MQB平臺在大眾旗下車型早已普及,口碑也獲得了一致的好評。值得一提的是,全新朗逸的後懸架依舊採用的是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並沒有採用獨立懸架,這一點還是有些可惜,要知道同樣出自MQB平臺的高爾夫1.4T車型可是四連桿獨立懸架,這一點足以證明全新朗逸的定位還是以家用代步車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