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菸是一種病,得治!

吸烟是一种病,得治!

我們常說,吸菸是一種不良生活習慣、不良嗜好,但在醫學上,所謂的吸菸則稱之為菸草依賴,這是一種病,一種慢性高複發性的疾病,會引起心血管系統和腦血管系統的損害,導致高血壓、冠心病和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必須得治。

吸菸有害健康,這是眾所周知的,但為什麼很多人熱衷於吸菸而不戒呢?吸菸者常說,吸菸傷“肺”,不吸菸“傷心”。雖然這只是一句玩笑話,殊不知,長期吸菸還會傷“神”,會引起很多肺外器官的損害。這也正是設定“世界無煙日”的根本所在,目的就是要引起國際社會對菸草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視。

一根香菸點燃後產生的煙霧中,含有3000多種有毒化學物質,其中最重要的有尼古丁、一氧化碳、氰化物、存在於煙焦油中有多種致癌物質、放射性同位素以及重金屬元素等。數據顯示,87%的肺癌、82%的肺氣腫和慢性肺病、21%的冠心病引發的死亡都與吸菸有關,而且吸菸20年以上、20歲以下開始吸菸,每天吸菸20支以上的人群是肺癌高危人群,這絕非危言聳聽。

數據是死的,而生命是鮮活的,吸菸者當戒必戒。這裡還有一組數據,戒菸1-3年後肺癌發病率可下降10%,戒菸6年後肺癌發病率能下降50%,戒菸10年後肺癌發病率可下降80%,戒菸15年後,得肺癌的可能性幾乎等同於不吸菸的人。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吸菸者並非不想戒菸,而是感覺戒菸太難了。其實,戒菸戒不掉也是一種病,是一種慢性成癮性心理疾病——“尼古丁依賴症”,需要尋求心理醫生幫助。

俗話說,“飯後一支菸,賽過活神仙。”這是吸菸者的自慰,只是感受到了吸菸帶來的一時興奮,卻忽略了下半句“飯後百支菸,直推太平間”。這裡,我要向全社會呼籲:為了健康,珍惜生命,遠離菸草。吸菸是一種病,必須得治!(劉鳳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