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中察覺不到的鹽

飲食中察覺不到的鹽

隨著健康知識的普及,很多人都知道高血壓、胃癌、腦卒中等疾病的發生與高鹽飲食有關。可是控制食鹽攝入量,僅僅是在炒菜、熬湯時少加點鹽,或者少吃鹹菜、醃肉等高鹽食品嗎?遠沒有這麼簡單,因為有好多食鹽隱藏在食物背後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那些容易被人忽視的鹽!

我們常說的鹽指的是食鹽,也就是氯化鈉,而食鹽之所以要控制攝入量,是為了減少鈉的攝入,因此我們今天要說的實際是食物中那些被我們所忽視的鈉!

你覺得它沒鹽,但其實……

飲食中察覺不到的鹽

這類食物彷彿沒有鹹味,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在口味濃郁、香甜的食物中鹹味往往被隱藏了,但它卻是甜味最好的幫手,鹽的存在可以更加突出甜味、增加甜味的層次感。正如菠蘿泡過鹽水後會更加甘甜的道理一樣,慕斯蛋糕等甜品中也會加入一定量的食鹽用以調和糕點的口感和口味,同時滿足製作工藝上的需求,但作為食客的你卻無法發現甜香味美背後的鈉鹽。同樣為了提升麵包、拉麵等麵食的口感和韌性,麵糰中也會加入一定量的食鹽,例如製作拉麵時,一斤精製麵粉需要加入5克精鹽,再加上鮮香濃郁的麵湯,一碗拉麵的含鹽量已經接近甚至超過5克了。而且用於發酵麵糰的小蘇打中也含有鈉,所以這些麵食含鈉量遠比我們想象的高;不同種類的功能性添加劑,如調節食品風味的檸檬酸鈉、防腐用的苯甲酸鈉等都會增加食品中的鈉含量。我們常吃的各種零食,如冰淇淋、餅乾、運動飲料等也都含有鈉鹽,平時挑選零食時,不妨讀一讀食品標籤上的成分表,就會很容易發現隱藏著的鈉鹽。

飲食中察覺不到的鹽

在我們中國傳統菜餚的製作中,鹽能夠去除某些食材原有的腥味,起到提鮮的作用,因此也會讓我們忽視其中的鹹味,正所謂鹹鮮一家,不鹹怎麼能味鮮呢?我國家庭烹飪中常用的調味料也在提鮮的同時,增加了鹹味,如醬油、陳醋、味精、雞精、蠔油、豆瓣醬、辣醬、韭菜花、腐乳等都含有鈉鹽,甚至有些含量還很高(如黃豆醬、濃湯寶等),應該適當控制用量,在追求鹹鮮口味同時也別過度加工,掩蓋了食材最天然、醇正的口味,而且長期重口味飲食也會讓我們的味覺變得遲鈍,從而導致越吃越鹹!

你覺得它不太鹹,但其實……

牛肉乾、豬肉脯等各種肉製品、果脯、鹹味堅果以及蝦皮、海米中也富含鈉鹽,吃多了會導致血液中鈉含量增高,升高細胞外液滲透壓,導致細胞失水,使人感到口渴,大量喝水後,機體貯水量增加,會增加血容量、升高血壓、加重心腎負擔,甚至導致水腫、頭痛、喉嚨腫痛等不良狀態,長此以往對健康非常不利。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應少於6克

,而這些鹹味食品含鹽量過高,分分鐘就會導致當日食鹽超標,如果我們不多加註意,真是防不勝防!所以,建議小夥伴們除了日常三餐要清淡外,各種鹹味零食也儘量少吃,不要等到發現血壓超標時才追悔莫及!

對於臟腑功能健康人群來說,短時間的高鹽攝入並不可怕,但如果長久保持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那想必結果是可怕的。我們的先天稟賦來自於父母,而後天的健康狀態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的營養膳食,所以關注飲食健康,發現飲食背後的秘密,則會讓我們受益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