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男孩,有三种教育要趁早

1、品格,永远是最重要的教育。

品格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立世之本。如果单纯只是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而忽视品格的教育,那肯定是本末倒置的。有很多的父母认为“孩子还小,可以放宽一点,长大后再严格一点”“孩子长大了自然会懂事的。”真的如此吗?

我们中国有句俗语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出生到三岁是儿童生理发展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特别是年幼时,父母传递给孩子的价值观,产生的影响是最深刻,最直接的。

家有男孩,有三种教育要趁早

2、情绪心理教育。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说男孩一定要能抗挫折,甚至有妈妈说自己生了儿子就以为好带一些,不听话就打屁股,不像女孩那么娇贵。觉得男孩耐挫折,打打也不怕。可是实际上,男孩的情绪很多时候比女孩还要脆弱一些。

当孩子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在那哭着,常常会惹得父母生气,于是就暴力来逼迫孩子去面对、去行动,甚至指着孩子的鼻子说:“就你没出息,就知道哭哭哭!”

否定孩子的同时,自己就把困难一下子给解决了。还气冲冲地跟孩子说,“你看看,这么简单的事你都不会,你说你傻不傻。”

这样做的结果,只会让孩子觉得你真的很强大,而我就是有点傻,那以后就这样,你帮我做吧。

而且孩子在父母的高压情况下,把情绪压抑住。可是压抑的结果只会让他的内心难受,对自己产生一些错误的认知和猜测。

这样的打骂教育就是挫折教育吗?这样的挫折教育只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面对挫折,我们要传递给孩子的是“冷静面对,积极解决”,让孩子保持一颗阳光的心去冷静地面对、分析。

家有男孩,有三种教育要趁早

3、规矩教育。

我们对孩子的爱不能有条件,但是对于孩子的行为却一定要有原则。

怎么理解呢?

比如孩子犯了错误,不要说:“我不爱你了,你是个坏孩子。”这样会让孩子觉得父母的爱带着条件。但是可以说:“你刚刚的行为,我觉得不对。”然后平和的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办。

如果是违反了规矩,那就给予一定的惩罚,而惩罚时也不要说我不爱你了。而是针对行为本身,按照规矩来对待。

父母的爱会让孩子愿意接受引导,而不是排斥,而父母的原则就是树立孩子规矩意识的前提。

弗洛姆说:“在一切爱的关系中,自由最重要。”但是,自由不是绝对的,没有规矩能保证自由吗?

其实,真正自由的孩子,是内心自觉的孩子,他们有自己的原则和方向。对我们大人来说,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