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的錯誤觀念

“早期教育”的錯誤觀念

一談起從零歲或胎兒的教育,一般人的腦海裡就浮現出“早期教育”和“英才教育”的印象。所以在這裡不得不談到這些問題。從前,天才和早期教育常常成為人們的話題。至今,難道不是仍存在著一種“幼兒教育”等於“英才”、“智力商數”……等強烈的印象嗎?

但是,真正的早期教育必須要包含最重要的“人品”的培養。一談起人品問題,過去以為是天生而不加以研究。尤其在早期教育這類特殊想法中,幾乎無人特別加以注意。“英才教育”一詞本身往往容易和“教育媽媽”聯想在一起。今天,有必要從本質上進一步研究“早期教育”問題。

我打算圍繞著早期教育、天才教育的問題,在研究可能培育的能力、智能的同時,研究一下人品培養的問題,也談一下體育的問題。我們不該把這些問題分開來論述,這樣,從“零歲開始的教育”才不至流於偏頗且能浮現出其真正的面目。首先談一談是否真正有獲得輝煌成果的天才教育?天才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讓我們從大家熟知的莫扎特的事例談起把!

製造天才的父親

“早期教育”的錯誤觀念

莫扎特的父親利奧波德是一位廷樂師。當時在鎮上以一個有才華的音樂師而聞名。當他的女兒瑪利安妮長到七歲時,他開始教她學彈洋琴(鋼琴的前身)。當時只有三歲的莫扎特常在一旁觀看姐姐練琴,不知不覺地對音樂產生了極大興趣。利奧波德注意到這個情形後,開始對他實施啟蒙教育。莫扎特進步得非常快。五歲時,在父親的指導下開始創作短曲。六歲時,創作了鋼琴協奏曲。最後他父親放棄了自己的工作,把全部精力用來對兒子進行音樂教育。莫扎特從六歲起直到二十六歲在維也納定居為止,這期間利奧波德經常帶他訪問歐洲國家,出入宮廷,磨練他的音樂才能。據說,在演奏旅行時,幾乎不住旅館,而在一輛帶篷馬車中練琴。莫扎特在如此的生活中不斷的創作出優美的樂曲。

“早期教育”的錯誤觀念

貝多芬的父親約翰是宮廷樂團中的男高音歌手。貝多芬幼年時,恰好社會上盛傳莫扎特神童的消息。他父親決心讓兒子也成為莫扎特一樣的神童,開始對兒子進行音樂教育。但是,貝多芬的音樂才能,早期並不像莫扎特那麼驚人,所以,他父親對他一直施予嚴格的教育,有時甚至到過分嚴厲的程度。不久,他的父親已教不了兒子了。於是讓他拜海頓和阿爾弗裡希·貝格等一流音樂家為師,但是,他們對其才能的評價很低,甚至認為他根本不能成為一個作曲家。可是貝多芬卻給人們留下了那麼動聽的音樂。如果沒有他父親那種異乎尋常的嚴格教育,也許就創作不出那麼多的傑作了。

但是,無論貝多芬或莫扎特,我們都不能把他們創作的許多偉大的樂章,當作是他們的父親硬性灌輸的東西,在他們身上??????成長起來的。像其他表演藝術一人能夠歌唱的時候,自己的音樂才能就爆發般的一湧而出。

總之,許多事例證實,早期教育在發揮才能方面的效果相當大。我不懷疑早期教育的這種效果,現在我學些實例來研討一下過去的英才教育和早期教育。

卡爾·維特的教育

有意識地進行早期教育,培養天才,並不是現代開始,也許可以說,在上一個世紀就曾流行過。廣為人們所知道的是卡爾·維特的教育法。集各種天才教育實例的《早期教育與天才》一書中也介紹了維特的教育方法。

卡爾威特的教育理念

孩子的教育應該始於小孩的智力剛剛開始發育的時候。小孩開始使用自己頭腦的時候,只是簡單地通過他自己看到、聽到的和感覺到的去做出推論,進而得出結論,這是一個機械的過程。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就不可避免會染上一些不良的愛好和壞習慣,這些壞習慣可能一生也難以克服和糾正。因此,要在孩子極具可塑性和發展性的孩提時代引導和發展他的推理能力,即啟發孩子從一開始就懂得正確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