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你的孩子已自殺”

“对不起,你的孩子已自杀”

“對不起,你的孩子已自殺”

文:小日

最近聽到身邊一些論調,當時就震驚了。除了默默把不太熟的朋友拉黑外,我想說的是,從沒有見過如此糟爛的父母。

我不知道他們的家庭教育是怎樣的,我更不知道他們的孩子未來會怎樣……我為他們及他們的孩子感到悲哀,於是,有了此文。

1:“中國家庭的奴隸式教育”?

我見過太多不負責任的父母。

我曾聽過各種操蛋的語言,例如:“懷了就生唄,反正老人喜歡,讓他們養。”,例如,

“趁年輕能生就生唄,反正多一個娃養老還挺好的。”

我對這些論調嗤之以鼻,但聽得多了,自然就能理解人世間各種慘案。我經常說的一句話是:絕大多數的家長把孩子當奴隸養,更多的時候,孩子連自己的玩具都不是,而是工具。

社會上,有一部分家長,對於生孩子是沒有計劃的:

有一部分草率上馬的家長,他們會認為一個生命的誕生只是一場意外;還有另一部分家長,一開始,就把孩子當負擔。

所以,但凡你走在路上,看到有家長可以不顧情面直接當街讓孩子脫褲子直接上手打屁股的,一定是父母本身婚姻情感出問題的;而那些直接和孩子拳打腳踢的父母,本質上,也是父母內心有心理問題的。

夫妻情感問題和個人心理問題,是父母隨意家暴孩子的首要原因。

很多父母因為情感、外遇和出軌等林林總總問題,直接“遷怒”在孩子身上,他們把自己的娃當拖油瓶,當負擔,當曾經那個年輕而傻逼的自己犯過的錯誤的罪證。

尤其某些單親離異家庭的孩子,他們直接把孩子當敵人。

在沒有根基的破敗婚姻和迫不及待開始新生活的慾望跟前,他們巴不得殺死孩子或者轉手賣了孩子。

我見過太多不留情面直接撕破臉當眾暴打孩子的父母。

在那瞬間,孩子儼然成為父母的奴隸。

無論是情感關係直接發洩到孩子身上,還是直接把孩子當成實現自我需求的工具,這樣的家庭教育都統稱為:

中國家庭的奴隸式教育。

施行奴隸式教育的父母又稱為“人渣父母”。

說難聽點,有些人渣父母就是會把孩子養大後為自己做牛做馬,如果有機會甚至會賣給別人。而有些相對正常得多的父母,其實在理念上也是差不多的,就是三個必須:

  1. 孩子必須聽父母的話;

  2. 孩子必須無條件感激父母;

  3. 孩子必須要懂得理解父母;

“对不起,你的孩子已自杀”

“孩子是他們生命的累贅”

2:逃離奴役:兒童自殺的本源

網上有一個熱詞,建議各位父母千萬別手賤。

這個詞叫:

“兒童自殺”

根據婦聯發佈的《中國兒童發展狀況報告》顯示,中國自殺人數達每年60萬以上,中國自殺率是國際平均數的2.3倍。在青少年和兒童當中,15~24歲佔自殺總人數的26.64%

5~14歲的少年兒童自殺佔自殺總人數的1.02%;而且這個年齡段的自殺人數還在呈上升趨勢。

倘若你稍微留意下這一兩年的數據,你會看到一份觸目驚心的數據:

  • 2016年1月26日下午,甘肅蘭州市安寧區一位8歲男童家中自殺身亡。有網友爆料稱,男童疑因寫作業問題遭家長斥責自殺。目前,當地警方已介入調查其真正死因。據瞭解,此事發生在安寧區中海凱旋門小區。網友稱,男童是因為作業問題遭父母斥責後鎖門自殺,於26日下午死在家中。

  • 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曾發佈《中學生自殺現象調查分析報告》,其中數據讓人心頭一顫——5箇中學生中就有1人曾考慮過自殺。

  • 2017年1月27日除夕夜,雲南鎮雄縣15歲留守少年小龍喝農藥自殺。小龍家住在鎮雄縣鹽源鎮鹽溪村沙塘組,年僅15歲,讀初三。為了生活,父母常年外出務工,只有春節等重要節假日才回家一趟,平常由爺爺奶奶隔代撫養,是一個典型的農村留守少年。小龍將個人自殺的原因歸咎於父親,並“述說”了父親對他生前撫養和教育的種種不是:火爆脾氣一直不改,常把怒火撒在兒子小龍身上,經常打罵小龍,甚至當著小龍的許多同學的面吼兒子,讓小龍感到非常煩躁和沒面子。

  • 2016年2月25日晚,武漢市一15歲學霸女孩跳樓身亡,從18樓家中跳下當場殞命。據瞭解,女孩成績一直很好,但因去年期末考試不理想,離目標差幾分想不開,產生極端行為自殺。

  • 2016年1月17日下午,陝西省晉城市龍鳳苑小區,一10歲男孩跳樓自殺,其寫作業被母親訓斥,之後再半頁稿紙上寫下遺書跳樓,男孩經搶救無效死亡。

  • 2018年5月20日,無錫市錫山區北鎮把紋路華夏青城小區,一男孩因玩遊戲回家太晚,被母親訓斥後跳樓自殺。因自家樓層太低,男孩從18樓跳下。

  • 2018年1月27日,住在福州一小區13樓的一個女子跳樓自殺,跳樓前女子手部有過割腕的痕跡。據說這位媽媽可能患有抑鬱症,並且存在嚴重的家庭問題。跳樓前曾跟孩子發生過比較激烈的爭執和衝突,因為兒子期末考試沒考好而吵架,孩子的爸爸也不在家。便拿起身邊的手機充電線錯手把孩子勒死,之後割腕未果後跳樓。他的兒子今年在福州的一家重點小學上學,學習成績十分優秀,並且鋼琴也彈得非常好。

分析兒童自殺案的本源,很多人會以“抑鬱症、承受能力太差”一言蔽之,但其本質,恰恰就因為父母們的“奴隸式教育”。

對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兒童而言:

他們對“死亡”的認知是遊戲化的,他們對“生命只有一次”的認知不足,因此,很多孩子會把“自殺”當成逃離遊戲、懲罰父母的唯一路徑。

而當我們更深一點,我們會發現:

絕大多數自殺的孩子,其骨子裡的動機,都是要逃脫現有的被父母奴役的現實世界。

有一句話說得很現實:

每一個自殺的孩子,他們馬不停蹄想逃離的,無非是父母的“魔爪”。

“对不起,你的孩子已自杀”

“自殺,是逃離父母的唯一方式”

3:比肉體奴役更可怕的心智奴役

如果說兒童自殺,是基於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行為的固化、控制和奴役。

還有一種奴役,比“自殺”更可怕,它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這就是“心智奴役”。

心智奴役,說的是絕大父母的眼界和知識水平,侷限並阻礙了孩子的未來成長。

心智奴役,說的也是:

父母為孩子展現了怎樣的世界,孩子就會形成怎樣的世界觀。

而事實上,絕大多數中國父母的教育觀並不成熟,知識結構也不健全,在兒童教育層面,太“一分為二”。

關於這點,魯迅說得好。

在1933年,魯迅發表了一篇名叫《海上的兒童》的雜文。

文中說:

中國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兩種法。

其一是任其跋扈,一點也不管,罵人固可,打人亦無不可,在門內或門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網的蜘蛛一般,立刻毫無能力。

其二,是終日給以冷遇或呵斥,甚於打撲,使他畏葸退縮,彷佛一個奴才,一個傀儡,然而父母卻美其名曰『聽話』,自以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他們外面來,則如暫出樊籠的小禽,他決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

過於單一,並過於“非黑即白”的教育模式,讓中國絕大多數家庭教育無比僵硬和死板。

最終,家庭教育不是家庭教育,而成為家庭管理。

而事實上,教育不是管理。

教育是能讓人感受到愛的,而管理只有冷冰冰的條例和約束。

死板而僵化的家庭管理,只會讓孩子進一步淪陷為父母的奴役。

“对不起,你的孩子已自杀”

“大人們說著階層躍遷,但他們的孩子卻是奴隸”

4:家庭教育:宇宙第一超級複雜工作

前幾天看到一句話,深以為然。

“真正能幫孩子提高成績的是家庭,而非課堂。”

以時空為度量標尺,家庭生活比學校和老師佔據了孩子的更多時間,無論是耳濡目染還是言傳身教,父母始終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關於這點,高智的父母都會明白一個邏輯。

這個邏輯又叫“簡單的工作、複雜的工作和超級複雜的工作”

什麼叫簡單的工作?

例如造汽車,別看汽車零件多,但你按照說明書去拼裝組合,看汽車能不能正常發動,你就知道自己有沒有做對,這類可以快速檢驗並且“照本宣科”對照著去完成的工作,叫簡單的工作。

什麼叫複雜的工作?

例如造火箭,你可以根據設計圖紙去拼裝,但是沒有檢驗方式,要不成功要不失敗的工作,就叫複雜的工作,因為他檢驗成本之高,所以複雜。

那麼,什麼叫超級複雜的工作?

傳說中的教育孩子。

原因有三:

  1. 你永遠不知道如何去檢驗正確與否;

  2. 你沒有檢驗的機會和能力,畢竟,你看不完孩子的一生;

  3. 你完全不知道自己創造了一個英雄,還是製造出一個怪獸。

因此,教育孩子被稱譽為“宇宙第一超級複雜的工作”。

“对不起,你的孩子已自杀”

“教育孩子:宇宙第一超級複雜的工作”

5: “羅森塔爾效應”

關於家庭教育這一點,我分享一個實驗。

叫羅森塔爾效應。

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來到一所小學,號稱要進行7項實驗。但實際上,他們只是簡單的、象徵性地從一至六年級各選了3個班,對18個班的學生假模假樣地做了一個 “未來發展趨勢測驗”

隨後,羅森塔爾以一份絕密並讚許地口吻,將一份“最優發展前途者名單”發給了校長和相關老師,並要求他們務必保密,以確保實驗的準確性。

但實際上,這份名單是羅森塔爾隨便選的。

而8個月後,羅森塔爾和助手們對那18個班級的學生進行復試。

結果奇蹟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且性格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慾旺盛,更樂於和別人打交道。

實驗者認為原因有兩點:

  1. 教師應收到實驗者的暗示,不僅對名單上的學生抱有更高期望,而且有意無意地通過態度、表情、體諒和給予更多提問、輔導、讚許等行為方式,將隱含的期望傳遞給這些學生,學生則給老師以積極的反饋;

  2. 這種反饋又激起老師更大的教育熱情,維持其原有期望,並對這些學生給予更多關照。

如此循環往復,以致這些學生的智力、學業成績以及社會行為朝著教師期望的方向靠攏,使期望成為現實。

後來,有人將“羅森塔爾效應”做了一條簡化的公式:

期許—反饋—共同成長。

因此,雖然我們不知絕對正確的家庭教育是怎樣的,但良好教育的本質是清晰的,那就是:

  1. 家長不對孩子具有偏見並給予好的期許和鼓勵;

  2. 積極強化孩子的閱讀能力、總結能力和表達能力;

  3. 讓孩子帶著家長去同步學習,從而以突破家長本身的認知瓶頸。

所以,我想說的是:

與其讓孩子被動學習,與其讓孩子被動去感受文化,不如讓孩子主動學習。

在這方面,我有一個經驗就是:

讓孩子成為家長的眼。

讓孩子模仿課堂上的老師去教家長重新學習,而在彼此的交流和反饋中,建立親子之間的“知己”關係,而當孩子成為父母的知己和好夥伴,孩子自然不會被家長奴役。

所以,請你務必記住這一點。

千萬別本末倒置。

畢竟生命一大意,一切就得不償失。

明明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你,千萬別成為把孩子訓練成一個懵逼呆滯,宛如奴隸的,木訥機器訓練師。

最後,重要的事必須重複下:

拜託您,別做人渣父母,別把娃養成奴隸。

“对不起,你的孩子已自杀”

關於孩子的教育,千萬別大意

品牌獨家福利:本週必買好貨

“对不起,你的孩子已自杀”“对不起,你的孩子已自杀”
“对不起,你的孩子已自杀”

我近日閉關結束,出關在即

掃描以下二維碼可加我為好友

搜搜“STUDBABA”直接添加

(讓我們一起進步和生活)

“对不起,你的孩子已自杀”

如您所見,全世界有趣的妞

基本都關注了本號

新浪微博:小日先生20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