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童謠殺了2個大臣,眾人都膽戰心驚,李淵聽後卻欣喜若狂

在中國古代史上因為文字下獄的人很多,可是因為一個童謠而丟掉性命的卻不多見,這種事情就在隋煬帝時期發生了。

這首童謠其中的兩句是“桃李子,洪水繞楊山”。預言了會有新的政權出現,而且在當時的百姓之中很是流行。

一首童謠殺了2個大臣,眾人都膽戰心驚,李淵聽後卻欣喜若狂

這首童謠具體是誰寫的就不是很清楚了,史料上沒有記載編寫人。但是這個童謠在當時統治者和有心人的解讀下意義就不一般了,當時李淵聽後是欣喜若狂,覺著這不就是說的自己嘛。

李淵是這麼解讀的,桃李中的“桃”這個發音跟上古的堯帝名字發音相同,堯帝的名字是“陶唐”。

一首童謠殺了2個大臣,眾人都膽戰心驚,李淵聽後卻欣喜若狂

再加上他家的封號就是唐國公,他認為這個桃李指的就是陶唐之李。還有下一句的“洪水繞楊山”,這個 “洪水”不就是他名字裡面的淵的解讀嗎,種種跡象表明這不就是上天給他的暗示嘛。

唐這個封號是西周時期分封時候有個唐國,另外還有個傳說是山西古代是唐國,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李淵被委任為山西太原留守的時候他欣喜若狂,感覺這個地方就是他的天命所歸。

一首童謠殺了2個大臣,眾人都膽戰心驚,李淵聽後卻欣喜若狂

有人歡喜有人愁,這個時候隋煬帝因為民謠的事很是惱火,正想殺人洩憤,可是殺的不是李淵,殺的兩個人一個是李金才一個是李敏,為什麼要殺這兩個人呢,這事得從李金才說起。

李金才這個人也是關隴集團核心成員的子弟,他的父親叫李穆,當時隋煬帝還是太子,李金才的父親李穆已經去世多年。可是繼承李穆爵位的不是李金才而是李穆的孫子李筠。

但是沒過多久這個李筠就死了,有很多人都說李筠的死跟李金才有很大關係,有可能就是李金才殺的。李筠的死隋文帝非常震怒,當時還下旨要徹查此事,但是不知道李金才用了什麼手段,讓他的堂兄李瞿曇當了個替罪羊,把自己的罪名下洗的是一乾二淨。

一首童謠殺了2個大臣,眾人都膽戰心驚,李淵聽後卻欣喜若狂

可是李筠死了這個李穆的爵位需要有人來繼承,皇帝下令把這事交給下面的大臣商討,這個時候李金才是十分想繼承這個爵位的,於是他找到了太子身邊的紅人宇文述。

他對宇文述說:您只要能讓我繼承這個爵位,我就把國家每年給我的俸祿的一半給您。這宇文述一聽這事好啊,於是向太子進言說李穆現在要立嗣,這李穆的後人之中只有李金才還算是個人才,立嗣非他莫屬。

一首童謠殺了2個大臣,眾人都膽戰心驚,李淵聽後卻欣喜若狂

於是太子就去皇帝那建議立這個李金才為嗣,就這樣李金才成功的繼承了爵位。李金才之後過上了富裕的生活,可是這人很不地道,答應給宇文述的錢財就給了兩年之後不給了,宇文述發誓一定要報此仇。

於是機會來了,此時社會上童謠四起,有個術士叫安伽陀跟隋煬帝進讒言說,既然這個童謠指的是姓李的要謀反,那就把姓李的全殺了吧。

一首童謠殺了2個大臣,眾人都膽戰心驚,李淵聽後卻欣喜若狂

這事肯定沒法操作,這個時候宇文述說,也不用全殺了,咱先把這個造童謠的人找出來,我覺著有個人十分可疑,他就是李金才,這個人手握禁軍,經常和李密私下密謀事情。

本來隋煬帝是不信的,可是架不住宇文述不斷在旁邊吹風,於是隋煬帝下令把這兩個人抓起來,可是兩個人咬緊牙關就是不承認。

這個時候宇文述又出場了,他跟隋煬帝說我有辦法讓他們招認。

一首童謠殺了2個大臣,眾人都膽戰心驚,李淵聽後卻欣喜若狂

他去牢中並沒有找李金才兩人,而是找到李敏的夫人宇文氏叫出來說道:現在是這麼一個情況,李敏兩人是肯定要被殺頭的,可是你是皇帝的外甥女,不能因為這個原因把你們家族的榮譽都不管了吧。

於是宇文述口述,宇文氏寫供詞,之後交給隋煬帝,隋煬帝大怒直接下旨連帶著其餘三十多口家屬全部處斬。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隋煬帝因為一個童謠就殺兩位大臣的多疑性格,註定了他本人牆倒眾人推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