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霜凍大白菜

愛上霜凍大白菜

十多年前第一次出差到北京,同事們為我洗塵,在東來順請我吃涮羊肉。當時的我只聽過東來順的大名,涮羊肉卻是第一次嘗試。這一餐確實是吃得津津有味,北方毫無羶味的細嫩羊肉,蘸著香氣四溢的濃郁芝麻醬,只能用齒頰留香來形容。但是席間令人印象深刻的並不是羊肉,而是隨處可見,最平凡不過的大白菜。

在臺灣並不喜歡吃大白菜,因為過去臺灣的大白菜總是帶著土腥味,燒燉來吃勉強還可以,吃火鍋就嫌土味太重,所以一般吃火鍋的時候大白菜總是墊底,一開鍋就先放大白菜,吃到最後大白菜在鍋裡熬煮到完全軟爛,基本上已經吃不出土腥味之後才能入口。

在北京的第一頓涮羊肉,我正準備如法炮製,同事們卻跟我說,北方的大白菜這麼熬煮可惜了。建議我就像羊肉片一樣略為涮一下,嚐嚐北方大白菜的本來滋味;一試之下果然令人驚豔,不僅完全沒有土腥味,清甜脆嫩的白菜,爽口而多汁,跟羊肉、芝麻醬的濃郁口感相互映襯之下,不僅清口去膩,更有一種獨特的清香,從此對大白菜完全改觀。

愛上霜凍大白菜

長駐北京之後,每到冬季,無論是四合院,或是居民樓的樓道里,總是能看到一堆一堆上面蓋著厚紙板的大白菜;起初不明所以,菜市場這麼方便,白菜也不是什麼名貴東西,而且從來沒聽說過大白菜缺貨,家家戶戶囤積大白菜究竟是怎麼回事?

後來慢慢更瞭解北方大白菜,我才知道,原來最好的北方大白菜並不是一年四季都有,最好的是霜降之後經過霜凍的大白菜,這個時候的大白菜因為經過霜凍,白菜就像釀造冰酒(Icewine)的葡萄一樣,水分含量自然降低,甜度增加而且更為爽脆。

北方寒冷的冬天就像個天然大冰箱,正好適合大白菜的儲存,據我家樓下北京老太太說,過去北方一道冬天除了大白菜就沒有其他葉菜,所以霜降之後北京人家大多會採購、囤積一批足夠整個冬天食用的大白菜,過去他們家會挖個土窖來窖藏白菜,現在沒那個條件,只好直接放在室外讓它經歷大自然的霜雪封凍,蓋上厚紙板是因為不能讓大白菜直接接觸到霜雪,否則會把白菜凍壞。這種自家窖藏的大白菜風味極佳。也就難怪老北京人家總會一入冬就儲存足夠整個冬天用的白菜。

愛上霜凍大白菜

冬天北方的大白菜好吃,用大白菜作成的菜餚口味更是清新爽口。除了跟羊肉一樣在紫銅錫裹的火鍋裡涮著吃之外,拿來包大白菜豬肉餃子、作成帶著鮮湯的北方大餡餃子,或是作白菜豬肉餡餅、烙盒子、一口咬下去滲出一股清甜,不僅清爽適口,而且冬天羊肉吃多了容易上火,大白菜正好敗火。

如果想試試北方大白菜的清甜,最佳的選擇還是涼拌白菜心,取經過霜凍的大白菜心,與纖維成九十度仔細切成火材棒粗細的細絲,別切太粗、太粗了不入味,也別切太細、太細了不爽脆;切好的白菜絲拌上蝦皮、精鹽、醋、香油、蔥絲、辣椒油,如果你喜歡的話還可以加一點木耳絲、燻乾絲,拌勻了就可以上桌,香油的香,加上醋的酸,映襯出大白菜的清甜脆嫩,正是冬日裡最好的一道開胃涼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