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讓孩子自己做主

目前,在許多家庭中,強迫餵養已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為了讓孩子多吃一口飯,家長們用盡了各種辦法。

Q:孩子不好好吃飯,讓他多吃幾口,會有什麼問題?

事實上,強迫餵養會產生許多弊病。

首先,它會引起肥胖。有些家長從孩子還是小嬰兒開始,就會強迫自己的孩子吃過多的奶,或者在母乳足夠的基礎上再增加額外的配方奶粉,生怕孩子餓著或是營養不夠。

在這樣強迫餵養的狀況下,使孩子的胃容量逐漸增大,進食量也不斷地增多,甚至延續到了幼兒期和學齡前期,從而導致了肥胖。

Q:一些孩子的飲食規律很不正常,怎麼辦呢?

有些孩子經常該吃東西的時候不吃,不該吃的時候吵著要吃,家長不給的話又覺得心疼,打過罵過也是這樣。這就是強迫餵養的另一個弊病,它打亂了孩子餓飽分明的進食規律。

如果家長髮現孩子沒有完成自己制定的進食量,常常會延長孩子的進食時間。短則半小時,長者甚至將近一個多小時,或者增加進食的次數。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始終不會有飢餓感,也就不可能正常進食。家長這種強迫餵養的行為很可能會引起孩子對進食的恐懼感,進而喪失食慾。

還有一些家長常會在孩子不願進食時進行責罵、威脅甚至體罰。其實,這種方式更會讓孩子感覺到吃飯就要捱罵,從而喪失進食的愉快感,甚至變得厭食。

Q:為什麼有時候孩子的食慾時好時壞呢?

家長在餵養孩子的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相信孩子自己有調控進食的能力。用通俗一點的話說即孩子懂的飢飽的。

如果孩子第一餐吃了高熱量的食物,下一餐則會減少進食量。有調查發現,孩子兩餐的進食量可相差40%,但每天的進食總量僅相差10%。這說明孩子自己會控制他每餐的進食量,使其一天的進食總量保持相對穩定。

食慾是調節體格生長的重要指標,如果孩子生長的遺傳潛力是高大的,其食慾就相對較大,通過增加攝入量來滿足生長需要。孩子的體格有大有小,生長速度也有快又慢,並不是每個孩子的體重身高都能達到平均數以上,因此,食慾也有很大的個體差異。

Q: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呢?

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定時進食的好習慣。

在用餐前一個半小時內,不吃任何其他食物,使孩子有飢餓感。

用餐的時間一般控制在20分鐘左右,一般不超過半個小時,如不吃完,則取走。

在餐後2小時內,不再給予其他食物。

兩餐之間的時間間隔一般為3~4個小時。

用餐時,家長要保證孩子進食時的愉快感,但切忌為了哄騙孩子吃飯而與孩子玩遊戲,或者責罰孩子。

培養孩子獨立用餐,當孩子能很好的自己完成正餐時,家長要及時地表揚和鼓勵,有助於增加孩子的食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