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祥云:农村合作经济路子越走越宽

云南祥云:农村合作经济路子越走越宽

“我们从合作社把母牛牵回家养了两年,产下两头牛犊,卖了16000块钱。”张云彩说合作社以每头牛犊8000元的高价保底回收,没有后顾之忧,经济来源越来越稳定。

张云彩是云南省祥云县沙龙镇白石岩村四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张云彩的收入来源仅靠种田和打零工,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前年,他将金融贷款扶持的钱入股到喜三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寄养托管”的模式实现了创收。

这种发展模式在祥云县呈井喷之势。据祥云县工商部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县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132个,入社农民4904名,股金高达37.16亿元,服务农户14.75万户,帮助农民实现收入2.24亿元。

“合作社等新型农村合作经济解决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最后一公里’。”祥云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杨云生介绍,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造就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带动了特色产业发展,为全县产业结构调整、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发挥了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有力推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此外,祥云县“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订单农业路子越走越宽。由政府补助种苗资金,公司给予技术指导并签订收购合同,推广“烤烟+秋豌豆”“桑树+马铃薯”等把间套种模式,已培植成为年产值超亿元的新兴富民优势产业。2015年至2017年,全县发展“烟+豆”19.6万亩,产值达10.8亿元。

同时,“大产业+集体经济+扶贫开发”模式也是风生水起。该县实施50万头生猪养殖扶贫项目,以“农户入社分红,社企合作经营”的方式,以村为主体,联合打造生猪全产业链。具体方法是:政府与企业共同筹资建设100栋标准化猪舍,由合作社将养殖小区按10年期租赁给县内龙头养殖企业,每栋每年可获取租金收入26万元,建档立卡户户均每年有3000元分红收益,93个行政村每年有村集体收入2万元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