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祛溼是首要任務,常按壓3大養生穴,除溼又養生

我們很多人平時的時候,身體健健康康的,對人對事脾氣都非常的好,但是一到夏天整個人都變了似的,脾氣也不好了,沒事就喜歡發火。

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人到了夏天就會感覺到自己明顯口氣比其他季節都要重,口裡發苦發乾......其實,這都是溼氣在作怪。

夏季祛溼是首要任務,常按壓3大養生穴,除溼又養生

另外,在炎熱的夏季,我們總是有人會感到全身沒有力氣,悶熱,身體也非常的沉重,經常頭昏眼花的,甚至消化能力都不好了,這其實就是體內溼熱重導致的。

一旦溼熱體質形成,清熱過多容易使溼氣越重,加強除溼又容易使熱象變盛,終使溼熱纏綿難解。溼氣可分成外溼與內溼,外溼是因為夏季雨水多,居處環境通風不良或除溼不足,則容易形成;內溼則多由嗜酒或過食生冷,以致脾胃功能較差,進而生溼,若缺乏運動,會導致氣血不暢,產生胸悶不舒、小便不利、食慾不振等症狀。

夏季祛溼是首要任務,常按壓3大養生穴,除溼又養生

因此要避免火氣大,飲食上宜溫和清淡,避免烤、炸、辣等刺激性食物,過於寒涼則易助長溼氣,影響消化,寒性食物如西瓜、梨子、哈密瓜、水蜜桃、葡萄柚、冬瓜、苦瓜、小黃瓜、白蘿蔔、大白菜等也不宜過度食用;適度運動有助於祛除體內溼氣,並可改善疲倦,常保持心情愉悅就能度過酷暑悶熱的考驗。

溼氣重的人,一定要多喝水,如果不喜歡喝白開水的話,可以適當喝點茶,以茶代水。推薦烏草根梔子茶,它是一種20味食材搭配製成的中藥祛溼茶,包含火麻仁、梔子、砂仁、甘草、陳皮、茯苓、藿香、薏苡仁、冬瓜、萊菔子、紫蘇、佛手等20味中藥。

夏季祛溼是首要任務,常按壓3大養生穴,除溼又養生

堅持每天喝一點,一段時間之後會有明顯的祛溼效果。

降火氣常按3大養生穴

1、列缺穴

夏季祛溼是首要任務,常按壓3大養生穴,除溼又養生

位於手部前臂橈側緣,橈骨突起之腕橫紋上1.5寸之凹陷處。屬於手太陰肺經,有宣肺裡氣、通經活絡、清熱降火之效,可改善頭暈和頭項部症狀。

2、曲池穴

夏季祛溼是首要任務,常按壓3大養生穴,除溼又養生

手肘彎曲時,肘橫紋橈側端的凹陷處,屬於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具有輕微煺熱的作用。

3、三陰交穴

夏季祛溼是首要任務,常按壓3大養生穴,除溼又養生

位於腳踝內側上3寸,在脛骨後凹陷處,屬於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的交會處,故名叄陰交穴,具有滋陰、清熱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