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甩掉」熱中風

一年四季,有兩個中風發病高峰,分別是在0℃以下的隆冬和32℃以上的盛夏。顧名思義,熱中風是發生在盛夏季節的腦血管疾病,可以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腦梗塞,也可以是腦出血。

盛夏“甩掉”熱中風

發病三誘因

在熱中風的發病中,血黏度改變起重要作用。當氣溫在32℃以上,特別是相對溼度在70%~80%時,人體主要通過出汗來維持體溫的衡定,每日排汗多於1 000毫升。如果水分補充不及時,就會造成血容量不足,血細胞數量及血漿蛋白濃度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導致腦血流量減低,誘發缺血性中風。糖尿病患者、血脂異常病人是缺血性中風的高危人群。

其次,氣候因素也不可忽略。高溫酷熱時,人體交感神經興奮性提高,容易使人煩躁、情緒不穩、血壓波動較大。當血壓突然升高,可使動脈硬化性小血管瘤破裂,引起腦出血。

當然,熱中風的發生也有“人為因素”——空調使用不當。酷暑時貪涼,空調房間溫度低與外界氣溫懸殊大時,頻繁出入居室,忽冷忽熱,老年人特別是高血壓或有動脈硬化的中老年人,會因腦部血液循環出現障礙而發生中風。

盛夏“甩掉”熱中風

注重預防,安然度夏

消除盛夏對人體的不利因素,控制相關基礎疾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預防熱中風的重要舉措。除了注意膳食平衡,不吸菸、少飲酒、適度運動等生活方面的常規提醒外,盛夏季節尤應注意:(1)避免或減少在炎熱的天氣到戶外活動。(2)補充充足的水分。特別是老年人,沒有口渴也應該喝水,防止血液濃縮。喝水充分的最好指標是尿量多,色清淡。尿色濃黃,提示喝水不足。(3)使用空調時,將室溫控制在27℃為宜,室內和室外溫差不應超過7~8℃。老年人,特別是患心腦血管病者最好不使用或儘量少使用空調。

對於一些高危人群,只做到以上幾點是不足的,還應加強幹預腦血管相關基礎疾病,使某些方面達標,才能使中風防患於未然。

1.高血壓干預。控制血壓<140/90毫米汞柱;有糖尿病和腎病的高血壓患者降壓目標是<130/80 毫米汞柱。血壓太低不僅無益,反而增加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

3.防治糖尿病。使空腹血糖、餐後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達標。

4.肥胖症干預。通過飲食限制與運動,分階段達到理想控制目標。首先以3個月為期,減輕5%的體重;在此基礎上,用半年時間再減5%。

6.頸部血管病變干預。提倡作頸部血管彩超多普勒檢查,以早期發現頸動脈、頸內動脈病變,及時干預。

7.抗血小板凝集藥物。有中風高危險因素者,在醫生指導下規範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

盛夏“甩掉”熱中風

小貼士:中風預警信號

(1)出現一過性黑朦、霧視;(2)突然出現一側面部或肢體的無力或麻木;(3)突然出現失語和認知、行為功能改變;(4)出現短暫發作性暈眩、頭暈、或四肢突然無力跌倒;(5)血壓突然大幅度波動,伴頭暈、眼花、耳鳴或耳聾;(6)頭痛突然加重,或由間斷性頭痛變為持續性劇烈頭痛,伴噁心、嘔吐、頸部發僵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