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孩子的「攻擊行爲」

3歲孩子的“攻擊行為”

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呢?

冷靜沉著

家長知道了1歲多-3歲孩子的咬、打、踢等行為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攻擊,意識到這一點你就能夠冷靜沉著去處理這個問題。

3歲孩子的“攻擊行為”

▲ 制止不當行為

冷靜沉著並不意味著只能袖手旁觀並“任由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在孩子打人或推人的行為會對另一方造成傷害時,父母必須立即介入並向孩子表明不接受他的行為。隔離是一個合乎邏輯的後果:拿走孩子搶來的玩具,並立即把孩子和“受害者”分開。當孩子在遊戲時打了其他的小朋友,你應該帶著你的孩子離開,並且每次都這樣告訴他:“打人是不對的。你不可以那樣做,會弄疼別人的。”如果孩子繼續“嘗試”,那就採取“暫停”措施——就算你自己是孩子不當行為的“受害者”,也要這樣做。

3歲孩子的“攻擊行為”

▲ 接納孩子的情緒,平靜友好地說話

當父母感覺到不安和無助的時候,經常會高聲怒罵孩子、斥責孩子、對孩子惡意相向甚至打孩子。如果你保持冷靜沉著,那麼你就可以用堅定而溫柔的語氣跟孩子說話。接納孩子的情緒,理解他的憤怒、生氣、好奇心或笨拙的交流方式,在孩子情緒平復後,清楚地向孩子表明,你不能接受他的行為。

3歲孩子的“攻擊行為”

▲ 表示關注和肯定,強化孩子正向的行為

當孩子和其他人一起和睦地玩耍時,當孩子自願歸還別人的東西時,當孩子恰當地表達生氣的情緒時,不要認為這些都是應該的或正常的,作為父母,應該向孩子表達出你的喜悅和肯定,不要錯過任何一次機會。這樣做會強化孩子正向的行為,會讓孩子有自信地跟別人交往。

3歲孩子的“攻擊行為”

▲ 練習友好的行為舉止

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你也可以帶他進行一些簡單的練習:輕輕地撫摸其他孩子的頭髮,而不去揪扯他;和其他孩子牽手,而不是去推他;學著說“不”,而不是打人;和其他孩子輪流使用某件東西,而不是搶來據為己有。金寶貝有一條重要的育兒方法:Show & Do,你先示範給孩子看,慢慢地孩子就會模仿你。孩子並非時刻都願意那樣做,這沒關係,你要有足夠的耐心,給孩子足夠多的機會,越小開始越好。

3歲孩子的“攻擊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