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他非,常見己過

不見他非,常見己過

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元音老人參學。2000年於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2000年後,遵照元音老人的囑咐,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若人發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打開本來,見到本性。有緣行者,莫失良機。

惠能大師有兩段話,在世人的眼光看來,這兩段話是相互矛盾的。然而,在聖者的眼裡,兩者卻是根本一致的。

惠能大師的第一段話: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1]

惠能大師的第二段開示:

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

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2]

(一)如何是“不見世間過”?

惠能大師所說的“不見世間過”,就是不要落在“世間過”裡,就是不落在“他人非”裡。儒家雲“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這並不是眼瞎不見,耳聾不聞,而是心不著相,見時不著色相,聽時不著聲相,食時不著味相,即一切相而離一切相,是名心不在焉。惠能大師的“不見”,也不是閉目不見,而是不著所見。若是著了所見,若是落在“他人非”裡,便是自己的過錯。何以故?譬如有人,見他人殺生,他卻落在了“他人殺生”裡,思念他人殺生的罪過,唸叨他人殺生報應。這就落在了“他人非”裡,“他人非”也就成了自己的累贅,也就成了自己的罪過。這就是俗話所說的“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這就是佛教所說的“張公吃酒李公醉”。世人學佛,多是個這樣子,結果,“他人非”就成了“自己過”,與道就不相當了。

佛教所說的“過”,不同於世俗所說的“過”。世俗所說的“過”,是違背了某個要求,不符合某個規範。佛教所說的“過”,則是當事人著相了,掛礙了,汙染了。總之,凡是著相,皆是汙染,就是佛教所說的“過”。

(二)如何是“常自見己過”?

惠能大師所謂的“常自見己過”,就是常見自己心中的習氣、掛礙、汙染,哪怕絲毫的習氣,也要見得分明。然而,這個見得分明,卻不是盯在“自己過”上,卻不是糾纏在“自己過”上,而是用般若智慧,把“自己過”化空,把妄想習氣化空。若有掛礙,若有著相,則凜然一覺,當下將它化空,便是“常自見己過”。如是覺照,如是化空,是名修道人,是名“與道即相當”。

一念貪心起,即是自己過。一念嗔心起,即是自己過。一念痴心起,即是自己過。起一切念,住一切相,皆是自己過,皆是自性眾生。若真修道人,則“常自見己過”。自性習氣,自性眾生,即是自己過。我們有無量無數的妄想習氣,有無量無數的自性眾生。常見這些妄想習氣,常見這些自性眾生,隨見隨度,直至度盡,是名成佛道。

這樣的“心學”原理,若是用宗教的語言表達出來,則會另有一番文化魅力,令人神往,令人敬畏,令人皈依,令人遵從。《華嚴經》雲:

善男子!我已獲得妙音陀羅尼,能分別知三千大千世界中諸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與非人及諸梵天所有語言。如此三千大千世界,十方無數,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悉亦如是。[3]

這一段經文,從表面上來看,則是這個人獲得了一種特殊的功能,他能知曉大千世界一切眾生的語言,他能知曉一切飛禽走獸的語言,他能知曉一切游魚爬蟲的語言,乃至人與非人等的語言。

果真有這樣的佛嗎?我們先作一個這樣的設想,假如我們能夠聽到周圍鄰居的語言,那將是一件很乾擾、很煩惱的事。假如我們能夠聽到整個城市人的語言,那將一定是一件讓人崩潰的事。假如我們能夠聽到全地球的人及非人的語言,那簡直是一件令人痛不欲生的事。假如我們不但能夠聽到全地球眾生的語言,還能同時聽到來自銀河系的無量眾生的無量語言,那將是一個怎樣的痛苦與煩惱?

當年的釋迦牟尼佛,他能聽到全地球人及非人的語言嗎?那是不能的。即使全印度人及非人的語言,他也是不能聽到的。乃至周圍鄰居的悄悄私語,他也是不能聽到的。既然如此,佛經上所說的“我已獲得妙音陀羅尼,能分別知三千大千世界中諸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與非人及諸梵天所有語言”,又是什麼含義呢?

若要明白這段經文的含義,先要明白,如何是妙音陀羅尼?如何是三千大千世界?

“妙音陀羅尼”,這不是一個口耳相傳的陀羅尼,而是一個流出百千萬億陀羅尼的源頭。這個流出百千萬億陀羅尼的源頭,就是這段經文所說的妙音陀羅尼。這個妙音陀羅尼,就是我們的廣大無邊的妙明真心。何以故?一切有聲的陀羅尼,皆從此心流出。這個陀羅尼是從此心流出的,那個陀羅尼也是此心流出的,乃至無量百千萬億陀羅尼,皆是從此心流出的。譬如,我們念一句“阿彌陀佛”,我們反問自己,這句“阿彌陀佛”,是從何處流出的?顯然,這一句“阿彌陀佛”,是從此心流出的,乃至無量百千萬億聲“阿彌陀佛”,皆是從此心流出的。所以禪師問學人,唸佛的是誰?禪師這一問,直指人心,讓我們認識這個唸佛的人。這個唸佛的人,這個歷歷孤明的心,便是這段經文所說的妙音陀羅尼。“我已獲得妙音陀羅尼”,即是我已證得此心,我已證得此佛,我已證得“本真的自己”。

我們念一聲“阿彌陀佛”,哪怕是心裡默唸,我們也能觀察到這個唸佛的聲音。我們反問自己,這個唸佛的是誰?這個聞聲的是誰?顯然,唸佛的是此心,聞聲的也是此心,此心是觀音的人。所以禪師問人,觀音的是誰?禪師這一問,直指人心,讓我們認識這個觀音的人。這個觀音的人,這個歷歷孤明的心,便是這段經文所說的妙音陀羅尼。

唸佛的是此心,觀音的是此心,乃至起一切作用的,皆是此心,此心是起無量妙用的人,此心是現無量萬相的人,此心是生無量萬法的人,此心是流出無量陀羅尼的人。

這個妙明真心,流出百千萬億陀羅尼。這個妙明真心,知曉大千世界一切眾生的心聲,知曉大千世界一切眾生的語言。自性中起一念貪心,是自性眾生的心聲,是自性眾生的語言。自性中起一念嗔心,是自性眾生的心聲,是自性眾生的語言。乃至自性中起一切心,動一切念,皆是自性眾生的心聲,皆是自性眾生的語言。廣大無邊、體相一如的自性世界,便是這個大千世界。自性世界中的一切現相,這個妙明真心悉知悉見,是名分別知曉大千世界中一切眾生語言。

知曉自性眾生語言的這個妙明真心,教下稱作佛,宗下名曰心。一切習氣,一切妄動,這個妙明真心,悉知悉見。這個了知一切眾生語言的佛,就是了知一切自性習氣的妙明真心。這個了知一切的妙明真心,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悟了這個了了常明的心,是名獲得了妙音陀羅尼,故能知曉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自性眾生語言。

如何是三千大千世界?若從迷人而論,每個人的心靈世界,皆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三者,貪嗔痴也。貪有無量,假數一千。嗔有無量,假數一千。痴有無量,假數一千。三個三千,統稱三千大千世界。

若從悟者而說,每個人的心靈世界,皆是一個具足萬德的淨土世界,所以永嘉大師雲:“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諸佛祖師,悟了這個自性妙體,以自性妙體為自己,所以說,諸佛祖師的世界,是具足萬德的淨土世界。這個具足莊嚴的淨土世界,也只是他自己的廣大無邊、清淨莊嚴的心靈世界,而不是世人所妄想的更高級的物質世界。

如何是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語言?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語言,也只是諸人心靈世界中的自性眾生的心聲。起一切心,動一切念,皆是自性眾生的心聲,皆是自性眾生的語言。一舉手,一投足,皆是自性眾生的心聲,皆是自性眾生的語言。見一色,現一香,皆是自性眾生的心聲,皆是自性眾生的語言。無量貪嗔痴,皆是自性眾生的心聲,皆是自性眾生的語言。無量戒定慧,也是自性眾生的心聲,也是自性眾生的語言。了知自性眾生,即是了知大千世界一切眾生語言,而不是了知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裡遊的生命個體的語言。除了自性眾生的音聲語言,除了自己的心聲,若是聽到了天堂的音樂,地獄的哭聲,且以為真,那便是精神錯亂的前兆,那不是神通,而是神經。《楞嚴經》雲:無論何種境界,或聞空中有說法聲,或見毗盧遮那千佛圍繞。如是等境界,皆是心識的變現,“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4]


[1]《六祖法寶壇經》。《大正藏》第四十八冊,第三五一頁下。

[2]《六祖法寶壇經》。《大正藏》第四十八冊,第三五一頁中。

[3]《大正藏》第十冊,第三三八頁上中。

[4]《大正藏》第十九冊,第一四七頁下。

不見他非,常見己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