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早戀, 家長應該採取怎樣的態度?該如何引導呢?

面對七八年級的孩子與異性交往過密的情況時,媽媽不要一棒子打死。如果動不動就給孩子扣上“早戀”的帽子,反而會提醒那些純真的孩子弄假成真,尤其是這一時期的孩子有著強烈的逆反心理,他們會故意做些出格的事情讓媽媽生氣。青春期的孩子在受到別人的誤會誤解時, 尤其是受到諸如父母、兄弟、姐妹這些親近的人誤解的時候,情緒就會產生很大的波動,有時甚至會產生強烈的報復心理,從而做出不理智的決定,出現過激的言行。

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面對孩子早戀的傾向,媽媽應該理性地對孩子加以引導,必要時教給孩子一些人際交往知識,讓孩子學會交往,使其把對異性的好感發展成為真誠而純潔的友誼。

媽媽可以用自己的經驗、別人的心得或是一些書上不錯的故事來引導孩子。比如有一個媽媽給早戀的女兒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又飢又渴的旅人在山洞裡休息時,意外的發現洞裡有個寶瓶,帶走它,自己已經疲憊不堪,沒有這個能力了;放棄她,心裡又覺得太可惜了。怎麼辦呢?最後,它想了一個很好的辦法:把它埋藏起來,並做好標記。等到將來有能力時,再來把它挖出來。

同樣,初中時期的愛慕也是如此,因為那時孩子還沒有那份能力,好好地保護和維護這份愛戀。而且孩子當時也不能確定對方就是她( 他)命定的愛人。所以媽媽可以告訴孩子不妨先把她保護起來,把一切交給時間。時間會讓孩子長大,時間會給孩子能力,時間是這場愛慕的考驗者,真正的愛情會在這場考驗中存活下來。到那時她(他)再把它挖出來,那麼收穫的就將會是豐厚的果實。 假如他沒有經得起考驗,她(他)在看它,它也會變成一場美麗的回憶。如果在孩子青澀時就迫不及待的摘下那場戀愛之果進行品嚐,得到的味道也將是青澀的。“埋藏起來”,是個兩全其美的明智辦法。這個旅人的做法,難道不值得你借鑑嗎?


面對孩子早戀, 家長應該採取怎樣的態度?該如何引導呢?


這樣的故事,有深刻的道理也有真摯的情感,最能打動孩子的心。理性的引導孩子處理早聯,媽媽應該這樣做:

方法一:鼓勵孩子藏起對那一半的愛慕

一個14歲在各方面都很優秀的男孩,與同班的一個女孩相戀了,男孩的媽媽知道後與他進行了一場成人的對話。

媽媽:“兒子,你是不是覺得他是最好的女孩?”

兒子:“嗯。”

媽媽:“媽媽相信你的眼光,但是,你現在才上8年級,你認識的女孩有多少?”

兒子:“可是我心裡只有 她。”

媽媽:“你說你要上大學,將來還要出國深造,想成為一名律師或金融家。你知道你將來會遇上多少好女孩?其實,媽媽並不反對你現在交女朋友,但是,媽媽最反感的是見異思遷。這個女孩是你到目前為止認識的最好的女孩,可是,你將來會有更多的機會,到那時你該怎麼辦?你會不會後悔?”

兒子:“可是,如果現在讓我離開她,我會很痛苦。”

媽媽:“那我問你,你五年級時買的隨身聽呢?”

兒子:“前兩天,你給我買了個高級的,我覺得音質比原來那個好,就把它送給別人了。”

媽媽:“這是一樣的道理。你如果把握好每一個機會,你以後的成就只能比今天大,你面對的世界只會比今天更廣闊,到時候你的選擇也只會比今天更好,而且更適合你。如果你現在與這個女孩兒真有那份情,到時候再讓它開花結果多好。兒子,一個人一生不可能不做些讓自己後悔的事,但是,人生大事只有幾件,選擇錯了,就會遺憾終生。”

兒子:“媽媽,我懂了……”

從那以後,男孩把對女孩的特殊感情像一個種子般深埋心裡。他明白,即使愛的種子發芽了,也還沒能長成參天大樹,更不可能結出甜美的果實。而在這之前,他只能做一個默默耕耘的農夫,等待莊家的成熟。

這個男孩無疑是幸運的。首先他與他的媽媽之間存在著朋友式的信任,男孩才敢把深藏內心的秘密告訴媽媽;其次,媽媽知道後,並沒有責罵他,也沒有居高臨下的教育他,而是對兒子的戀情娓娓道來,有道理,有啟發,有暗含規勸的比喻,最後使兒子心服。


面對孩子早戀, 家長應該採取怎樣的態度?該如何引導呢?


方法二:試試和孩子“談情說愛”

在處理孩子早戀的問題時,很多聰明的媽媽都會採取柔軟的態度,來“以柔克剛”,這樣一來,既磨掉了青春期孩子的稜角,又能有理有據的說服他,一舉兩得。

下面就來看一位教師家長的博客文章:

作為一名母親,我和兒子是一對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有一天週末,我和他坐在沙發上聊天,兒子突然問我:“媽,你和我爸談戀愛的時候,他吻過你嗎?”我一時發愣,不知該怎麼回答。片刻,我穩定了一下情緒,然後解嘲般的笑了起來:“你這孩子,怎麼突然問這個?”兒子也跟著笑了起來。

又有一天,我和兒子在樓下散步,兒子突然又鄭重其事的問:“媽,如果我處了對象,你會怎麼樣?”這次我吃驚不小,兒子才上8年級啊!我極力掩飾自己的情緒,故作鎮定地對兒子說:“媽媽相信你不會的,你是個聰明的孩子,有遠大的理想,不會因為這種現在不該做的事情而放棄前程,但是如果真的這樣,媽媽也不會反對。”

這下兒子瞪大了眼睛:“你,你說真的?”

“是的!”我肯定的點點頭。

“我才不相信你,肯定有問題!”

於是,我笑著說:“你想想,今年你才14歲,媽媽怎麼會同意你談戀愛呢?學習肯定會受一些影響,可能還會影響你的未來。可是,媽媽不能不讓你去學校啊!也不能左右你的想法,只能鼓勵你為了喜歡的女孩好好學習。為他和你自己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兒子感動地說:“媽媽,你說的這些我信。”

這次談話之後,我心神不寧的過了好一段日子,擔心兒子真的有什麼“行動”。但是接下來的幾天,兒子好像有所感悟,所有的業餘時間都扎進了書房,學習成績不斷提高。看到這些,我心裡十分高興。

但有一天他放學回來,沒有像往常一樣去溫習功課,而是神情沮喪地坐著發呆。在我的追問下,他才告訴我。原來放學路上,兒子意外地碰到了那個女孩子,正當他用欣喜的目光向她行注目禮時,卻聽見他用汙穢不堪的語言對一位行人破口大罵,起因是那個人走路時不小心踩髒了她的鞋子。兒子的目光裡流露出深深的悲哀。是啊,他心中的“維納斯”自己破壞了完美的形象。

從那以後,我發現兒子更專注於自己的事,並不輕易和女孩子交往。如今,兒子長成了一個挺標緻、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小夥子,屈指算來,距離我們第一次“談情說愛”已經5年有餘。

在兒子成長的路上,我一直用心靈把握著她感情的脈搏,向他傳遞一種信息:愛是一種很神聖的情感,任何人都不可以輕率觸摸,因為一不小心就會傷害他、玷汙他。他只有把這種感情小心地珍藏起來,到了收穫的季節,才會最終擁有它。

媽媽和孩子“談情說愛”,解達孩子感情上的問題,將自己的經驗與孩子分享,既能獲得孩子的信任,與孩子成為朋友,還能夠對孩子進行合理引導,避免孩子偷偷摸摸早戀,把家長看成戀愛的絆腳石。


面對孩子早戀, 家長應該採取怎樣的態度?該如何引導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