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黑一雄:創作源自即興,可小說總得自圓其說

文學創作

7月8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與加拿大小說家邁克爾·翁達傑在金布克獎的活動上進行了對談,他們討論了小說創作與其他藝術創作形式的差異。翁達傑憑藉小說《英國病人》獲得了“金布克獎”,這個獎是為了紀念布克獎創辦50年而設立的,得獎的《英國病人》被評為“半個世紀以來布克小說獎的最佳作品”。微信公眾號“新京報書評週刊”整理了對談內容。

石黑一雄是個音樂愛好者,還寫過爵士樂歌詞,在接受《衛報》採訪時他甚至說,“我一直把自己看作一位音樂人”。翁達傑很好奇,為什麼石黑一雄會對音樂如此投入。石黑一雄說,他其實有些羨慕音樂這樣的藝術創作形式,因為有些東西在小說創作形式中無法實現,但在其他形式中是家常便飯。比如在其他藝術領域裡,有一種鼓勵大家自由創作的氛圍;音樂、當代藝術工作者能夠更自由地依靠直覺去創作,而不需要像小說家那樣得不斷地自圓其說。小說家有時要去解釋為什麼自己會選擇某個年代作為小說的背景,石黑一雄認為,“事實上,解釋歸解釋,卻未必是創作原因。我通常創作的惟一原因就跟音樂人自我表達是一樣的,當時感覺對了,就那麼幹了。人們老這麼盯著小說家,卻忘記了創作源自即興。”

石黑一雄還發現,在油畫、爵士樂、搖滾樂以及美國一些獨立電影中,都可以看到“未完成的粗糙感”,比如他看到雕塑家、油畫家賈科梅蒂的作品上,畫漆有點掉落,但仔細看後才明白那是藝術家刻意製造的效果。與過度打磨的精緻藝術品相比,石黑一雄更喜歡亂糟糟、不乾淨、帶有“未完成的粗糙感”的作品,他認為這才是藝術創作的長處,但在傳統審美觀念中,這樣的作品算不上成功,大家都期望創作者帶來完美的作品。

翁達傑對石黑一雄的這兩個觀點表示贊同。首先,他認為爵士樂等音樂家的創作是動態的,這是作家靜止的寫作狀態沒法與之相比的。而且音樂創作有著寫作所缺乏的公共性。翁達傑也不喜歡過度打磨的精緻,他從來都不願意寫一部結局完滿的小說,每次小說結尾處他總會留一扇“門”,在他寫的故事裡,有的角色會消失了25頁以後忽然又回來了,他也不會為此而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