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封號,莆田人的驕傲

我是小默,一個想讓媽祖文化變得更好玩的學霸,哦不,學渣。

自北宋徽宗起,媽祖因扶危助困、護國庇民獲得歷代朝廷長達64字的褒封——

「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鹹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祜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導流衍慶靖洋錫祉恩周德溥衛漕保泰振武綏疆嘉佑天后」

封號既高度概括並頌揚了媽祖的豐功峻德,也見證了媽祖護國庇民的歷史功績,值得我們每一位莆田人為之驕傲。

媽祖封號,莆田人的驕傲

誠感鹹孚

“誠感”意指確實使人感動、感激,“鹹孚”指全都為之信服。此封號褒揚媽祖的豐功峻德令人感動,使人信服。

媽祖封號,莆田人的驕傲

據《媽祖文獻史料彙編(第一輯)·檔案卷》記載,乾隆二十一年(1756)朝廷官員出使琉球往返途中,眾官兵在海上遇險獲救的經歷——

在“波浪兼天,舟身震撼”之際,媽祖示意他們要停泊靠岸,不得離去;等到二十四日,“萬迭驚濤”,情況更為危急,在眾官兵認為百死而無一生時,媽祖神光顯現,救下眾人。因此朝廷賜封媽祖封號“誠感鹹孚”。

顯神贊順

“顯神贊順”意為:神威顯赫之神,使人讚頌、順從。此封號頌揚媽祖是顯應的神明,使人為之讚美、順從、皈依。

乾隆五十三年三月初七申刻,福康安率官軍鎮壓臺灣叛亂準備更換大船,候風歸航。

有福州駐防官兵三十三人,已到港口,尚未登船,突起風暴,拋椗不住,桅杆和篷帆被吹折。船內只有四名船員跳過別船,其餘二十九名官兵來不及過船,隨風飄至大洋。

媽祖封號,莆田人的驕傲

正在危急之刻,有隻罕見的飛鳥至船頭盤旋。有船員說這是海神來庇佑,必然平安無事。

果然船隻在海上飄流兩個晝夜,奇蹟般地沒有沉沒,最後在黑水洋遇見其它船上兵丁而獲救。

船員在搬運物資之際,見船底下有隻數丈的大魚依附在那,等到人員和物資都安全登上大船,大魚才悄悄隱沒。乾隆聽聞奏報後,賜媽祖“顯神贊順”的封號。

媽祖封號,莆田人的驕傲

安瀾利運

“安瀾利運”意為水波平靜,使海(漕)運順利、吉利。

此封號褒封於道光年間。江蘇巡撫上奏疏言道,朝廷運糧船在海運途中連續突遇風暴,危急之時,如有神助,結果糧米損失微乎其微,人員一人未損。

此次加封不僅是對媽祖“海運化險為平”的褒揚,還提及“天后之神在元代護衛海漕加封致祭”的功績,說明媽祖在國家海運中的靈應顯赫。

媽祖封號,莆田人的驕傲

千年以降,媽祖封號早已不是一個簡單的符號,於天下信眾來說,更像一盞心靈的明燈,指引人前行,引領人向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