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乐极生悲的案例?

用户69701497446


历史上乐极生悲的事情真的很多,比如最著名的就是范进中举,那历史上还有哪些乐极生悲的事情呢。

秦武王,秦武王四年的时候,秦武王率军打到了周朝,见到了九鼎,秦武王平时最喜欢举重物,就跟孟说、乌获等人比赛举鼎,他们都举不起来,秦武王到是举了起来,正高兴呢,觉得自己力大无穷,可没想到这个鼎可掉下来了,秦武王胫骨就断了,到了晚上的时候就气绝身亡了。

朱常洛,朱常洛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儿子,可是万历皇帝足足在位了四十八年,直到公元1620年,万历皇帝驾崩了,朱常洛继位,可是朱常洛在位在一个月就去世了,我想如果万历皇帝多活几年,朱常洛也能多活几年。

吕蒙,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发起了襄樊之战,水淹于禁七军,于禁投降,庞德战死,吓得曹操想迁都,曹操就与孙权联手攻打关羽,吕蒙白衣渡江袭击荆州,最终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被俘被杀。

荆州就被东吴拿下了,吕蒙居功至伟,孙权任命他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赏钱一亿,黄金五百斤,可是这些封赏都没传到吕蒙那里,吕蒙就病死了。

曹操,曹操先在官渡之战打败了袁绍,又经过了几年的时间打下了袁绍的幽并冀青四州,在建安十三年的时候,刘表去世,刘琮投降了曹操,曹操带着二十三大军准备攻打刘备与孙权。

可是没想到因为瘟疫的原因,再加上北军水土不服,竟然被五万孙刘联军打败了,最终形成了三足鼎立,曹操以为十拿九稳的事情,却被打得大败。

邓艾、钟会,公元263年,钟会与邓艾率领近二十万大军攻打蜀汉,刘禅与姜维投降,而邓艾与钟会最终也被杀。


历史简单说


历史上乐极生悲的故事太多了,商纣王、秦武王、楚灵王、高洋、宋徽宗等等,自古以来很多君王都在骄奢淫逸中死得很惨。也有很多本来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急转直下,比如乐毅伐齐、符坚的淝水之战。

说到淝水之战,历史上很多人为之扼腕叹息过,符坚的前秦在淝水之战前可谓空前的强大,似乎分分钟可以碾压东晋。符坚本人也是踌躇满志,立志要统一南方,并且集集了北方所有兵力:苻融率25万先锋军队。苻坚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共112万大军。


而东晋仅仅只有刘牢之的八万北府兵可堪一用,面对来势汹汹的前秦大军,东晋朝廷一片哀叹,连主持大局的谢安都躲起来不理朝政。直到前秦拿下南阳、襄阳,谢安才令谢玄开始组织抵抗,并把刘牢之八万北府兵作为主力沿淮河西上,正面迎击前秦主力。

公元383年五月,淝水之战正式开打,两军对峙淝水,由于符坚过于轻敌,同意晋军提出的后退让晋军渡河而战,并准备趁晋军渡河之时半渡击之。前秦军队由于号令不齐,土兵不知道为何后退,于是纷纷互相询问,此时东晋降将朱序趁乱高喊:秦军敗了!

这一喊,前秦大军顿时乱成一团,不顾一切的向后败退,前秦将官已控制不住场面,东晋北府兵此时已然渡河,乘机掩杀。一时间,前秦大军争相逃命,被踩死者不计其数。符坚见大势已去,只好逃命,一路上见到什么都以为是东晋士兵,肝胆俱裂,为后人留下了两个非常有名的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从符坚的淝水之战可以看出他的自信心过于膨胀,觉得统一南方指日可待,结果悲剧了,一如曹孟德的赤壁大败,都是乐极生悲的典范。

说到乐极生悲,不得不提一下二战的日本,日本在1941年达到侵略的极限,却自以为是的轰炸了珍珠港,从此走向灭亡,这也算是近代版的乐极生悲。
&日本岛上绽放的蘑菇云。


风云说收藏


这个很多,如果从广义上来讲,就更多了。

举个例子。

闯王算不算乐极生悲?闯王进京,崇祯自缢,觉得得天下如此容易,便放纵手下,骄奢淫逸,结果从1644年3月19日到4月30日只“乐”了四十二天,形势就来了一个大逆转.大顺军先是退出北京,最后退到了九宫山,一代豪杰终于被地主民团所杀,落得个“乐极生悲”,兵败身亡的下场。

“乐极生悲”的事情太多了,我来说说几个“不讲道理”的案例

周亚夫儿子买了五百副铠甲,作为周亚夫死后的陪葬品,被人告谋反。廷尉审问时说:你为什么要造反?周亚夫说:我买的东西都是陪葬用的,怎能说我造反?审问的官员说:你即使不在地上造反,肯定也是要在地下造反!

周亚夫在廷尉监狱绝食五天,吐血身亡。


《北史》里记载燕荣本性严酷,有威仪,经常鞭挞左右。常常达到一千以上,血流满地,他照样吃喝像无事一样。

有一次带领部属出巡,见到路边荆棘很适合用来做刑具,于是下令把它取来,拿属下试验。挨打的人求饶,哭诉自己没有犯错,燕荣答应他:“以后有罪,可以免打。”

到后来这个下属犯了过失,将要鞭打,求情说:“前日被打,允许有罪宽宥。”

燕荣大笑:“前日没有过失尚要挨打,更何况如今犯了错?”,照样痛打了他一顿,一下都没少。


宋朝张咏,做县令时见小吏头巾边悬了一枚铜钱,询问得知是库里的钱,于是下令杖打,小吏不服,抗辩说“一文钱而已,何必如此小题大做!你能为这一文钱杖我,还能为这一文钱斩我不成!”

张咏哪里受得了这个,马上下了判词:“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亲自拔剑把小吏砍了。

小吏:真的就TM一文钱啊……!


笑尝历史百态


看到乐极生悲这四个字,自然就想到了“好人妻”曹操曹孟德先生。

孟德先生成功迫降“北地枪王”张绣,那叫一个高兴啊,转眼就进了张绣婶婶的房间,然后在曹老板深夜加班操劳的时候,大儿子曹昂,贴身侍卫“古之恶来”葬身宛城。

下面让我们前线穿越记者采访一下曹老板:

记者:“曹先生,请问您那晚上是不是记忆犹新?还十分后悔?”

曹操(举着酒爵小饮一口,眼中迷离起来,似在回忆):“你说那晚上啊,这辈子我都忘不了!你还别说,张济他老婆,张绣他婶婶还真是够劲……随即正色道,那回我丢了长子,保镖,我后悔啊!”

记者:“作为魏氏集团的董事长,是不是压力一直都很大?作为前期创业,草创家底,有优秀员工张绣带着优秀谋士来投奔,可以说是大喜事。”

曹操:“可不是,我创业那么多年,平黄巾,击董卓,处汉贼,迎汉帝,没有一件是容易的事!好不容易有个张绣来投奔,那几日我高兴不已,便心中也想战事不急,且先度假几日。便夜夜留宿张氏府中把酒言欢。”

记者:“大家都传言,魏氏集团董事长因涉嫌侵犯员工亲属,被愤怒的员工一阵暴打,保镖和长子被激愤怒的员工打死,大汉新闻都一面倒认为,是曹董深夜piao妓不付账被暴打。还入选年度十大乐极生悲排行榜第一名,对此,曹董您怎么看?”

曹操(愤怒):“一派胡言,我曹某人在这撂下话,老夫上青楼就没付过钱,你看我老婆卞夫人,当年我去,我老婆不但和我相处甚欢,还钱投资我,现在他成了曹魏第一夫人。对于乐极生悲这事,老夫无话可说!来人,送客!”

闲来无事调侃一下,各位看官看看就好。

以上


木剑温不胜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极佳的案例。

说的是赤壁大战当夜 ,曹操大败,一路狼狈奔逃,动辄遇上东吴追兵,好不容易到了五更时分,总算暂时安全了。这时,曹操所在的位置是乌林之西,宜都之北,此处树木杂乱,地势险要。

这时候,乐观主义者曹操哈哈大笑,诸将问其缘故:丞相为何大笑啊?曹操答曰:周瑜和诸葛亮还是不会用兵啊,若是我,就在此埋伏一队人马,那么……

笑声未止。忽然窜出一彪人马,乃常山赵子龙。曹操大惊,只得继续奔逃。幸好有徐晃、张郃两员大将护驾,曹操才得以脱身。

行至葫芦口,曹军人困马乏,大家暂且休息一下。这时候,曹操看了一下周围地势,第二次哈哈大笑,说:周瑜和诸葛亮还是不行啊,若是在此埋伏一彪人马……

话音未落,燕人张飞就率兵拍马赶到。曹操再次大惊,只得上马,继续跑路。

后来,行至一泥泞小道,兵士前行困难,连马腿都陷进了泥泞里,这时候,大无畏的曹操第三次大笑:哈哈哈哈,我就说周瑜和诸葛亮不行吧,若是在此处埋伏一些人马,我们岂不是束手就擒了吗?

如你所料,话音未落,关云长出现了……

这三处桥段,可谓把“乐极生悲”这个成语渲染到了极致。幸亏,最后曹操说服力关云长,放了他一条生路,否则,真就只能束手就擒了。

通过这三处桥段,我看到了曹操身上最宝贵的一个品质:即便身处危难,依然谈笑风生。


趣谈秘史


看到这个问题,小编我立马就想到了三国里刘禅乐不思蜀笑死司马昭的情节来,哈哈,这也应该算是乐极生悲了吧。

当司马昭把刘禅抓到洛阳后,没事就整天去戏弄他。在宴会上,他让优伶们演奏蜀国的音乐、跳蜀国的舞蹈。当被俘的蜀国官员都伤心落泪的时候,只有刘禅一个人在那儿自得其乐。司马昭对他的亲信贾充感叹说:“这人啊,无情到了这个地步,即使是诸葛孔明在世,也辅佐不了他,更何况一个区区姜维呢?”贾充说:“正是他无情,您才能吞并蜀国呢。”

过了几天,这司马昭又想起刘禅来了,便问他:“你想念蜀国吗?”刘禅说:“这里这么快乐,我一点也不想念蜀国。” 这恰好被随着刘禅来的前蜀国官员郤正听见了,郤正私底下就对刘禅说:“下次司马昭再问你思念蜀国的时候,你就说:先父的坟墓都在远在陇蜀,我内心非常悲伤,每一天都想念蜀国。”

果然,司马昭又见到刘禅,又问他这个问题,刘禅按照郤正的回答说了。司马昭说:“你这个说法怎么像郤正的语气?”刘禅回答说:“我就是按他教的说的啊。”这时,司马昭和左右都大笑不止。结果司马昭这一笑不要紧,居然笑得中风死掉了。

后来还有人笑称,说是刘禅大智若愚,这就叫“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


三四七笑生


乐极生悲的意思为物极必反高兴到了极点就会发生使人悲伤的事情,这个成语在刘安等人所著的《淮南子·道应训》和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滑稽列传》里面都有提及。

《淮南子·道应训》中所提到的夫物盛而衰,乐极生悲。他是说当事物到达了一个顶峰,若是不知忧患,必然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在《史记·滑稽列传》中司马迁又向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在战国时期,齐威王是一个喜欢成天饮酒作乐的君王,有一次楚国要派兵来攻打齐国,齐威王吓得赶紧让他的谋臣淳于髡前往赵国借兵,淳于髡不辱使命将兵借来后, 齐威王非常高兴,为淳于髡摆酒庆功,将战事抛到脑后。齐威王问淳于髡能喝多少。淳于髡回答:臣喝一斗也醉,喝一石也醉。齐威王非常奇怪,问他原因,淳于髡说他的酒量会根据不同的场合而变化,并对齐威王说: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淳于髡想用这个例子来告诉齐威王若是只知享乐,那么便离衰败不远了。他想要让齐威王明白极之而衰的道理。说一句题外话,关于淳于髡和齐威王还有另外一个比较著名的成语,便是一鸣惊人,有鸟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这个是不是许多朋友也听说过呢。

关于乐极生悲我还想说一下范进中举的这个故事,想必这个故事大家都听过,在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中也有这篇课文。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半生穷困,考了二十多次都未能进学,到了五十多岁终于勉强考中了举人的范进,得知自己中举的消息竟然高兴的疯了过去,且不说这篇文章讽刺的是什么,单说得知自己考中,高兴到疯这件事情算不算得上乐极生悲呢?

其实除了淳于髡用酒讽谏齐威王、范进中举还有许多乐极生悲的例子,所以不管大家在遇到什么事情时,都要戒骄戒躁,以免乐极生悲!


口袋里的喵


战国时期,楚国侵犯齐国,淳于髡被派到赵国去求救,他到了赵国便送上厚礼经赵王,赵王借给他十万精兵和千辆战车。楚国听说这个情况后马上退兵而回。齐威王得救后设宴赏赐淳于髡,酒席上齐威王问淳于髡说:“敢问先生喝了多少酒醉了?”淳于髡回答说:“我喝酒一斗能醉,一石也能醉。”齐威王再问道:“一斗也醉,一石也醉,这是什么道理呢?”淳于髡说:“大王赏酒周围都是达官贵人,我因为害怕所以一斗就醉了;如若跟父母有贵客来时,我便尊敬的请他们喝酒,这样喝喝不到两斗我便醉了;若是跟我的朋友们相聚的时侯,因为很久没见面所以很高兴,这样可以喝个五六斗方醉;到了乡里跟大家一起聚会的时侯,感觉没有什么限制,很开心的喝,这样我就算是喝七八斗也才三分醉意;如果主人在天黑的时侯单独把我留下来这时侯我的心里是最高兴的,这时侯我能喝一石哦。”这时侯淳于髡讲起了道理:“过于高兴往往容易发生悲伤的事情,这就叫做乐极生悲,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酒喝多了就容易出乱子。”


用户80398964227


看到这个题目,让我想起了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怎么也想不到平时一副忠心耿耿的安禄山,会有谋朝篡位之心。

安禄山体型胖胖的,为了表现自己的娇憨与忠心,曾在唐玄宗面前表演胡旋舞,如此体型竟能旋转如飞。皇帝看着龙心大悦,问道:你这大肚子有什么啊?安禄山回答说:唯赤心耳!唐玄宗大悦。

正月二十是安禄山的生日,皇帝和杨贵妃在内廷中宴请他吃饭,生日宴会三天后,杨贵妃还招安禄山进宫,用一个大号的襁褓把他包裹起来,号称“洗儿”。这是唐朝的风俗,孩子生下来第三天洗澡,亲戚们都要来,还要赠送礼物钱财。一大堆宫女在杨贵妃带领下围着襁褓里的安禄山嬉笑不已,热闹非凡。最后连皇帝都听到动静参与进来了,还赏赐若干钱财,这下子更热闹了。

就是这样一个惹皇帝和杨贵妃欢心的安禄山,在蛰伏期间一切以讨好皇帝为目的,整天一副谄媚的样子,皇帝为此万分信任他。但是安禄山早有反叛之心,时机成熟后,发动安史之乱,使当时的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最后唐朝元气大伤,都城搬迁,自己心爱的杨贵妃自尽,唐玄宗也退位成为太上皇,从此在悲伤中过完自己最后的一生。


蜗牛小小姐


李自成当年进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身亡,江山得来的如此容易,李自成及麾下的一些大将们得意忘形,以为天下大定,可以为所欲为了。李自成先是霸占陈圆圆人,然后又纵容部下,骄奢淫逸、烧杀抢掠、军纪败坏,无所不为。结果从1644年3月19日到4月30日只高兴了四十二天,形势就来了一个大逆转。吴三桂打开大门联合清军,大顺军不敌先是退出北京,最后退到了九宫山,李自成在逃亡的时候被地主民团所杀,落得个“乐极生悲”,兵败身亡的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